太极拳深奥的内涵使得太极拳的学习者会很容易就陷入误区之中,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纠正呢?今天就来介绍几个比较普遍的误区,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以便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视频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吧。
一、太极拳这么柔缓,能否应用问题
太极拳源于无极,演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已为人所共知,其中实际已包括阴阳,又为不争之事实。阴为柔,阳为刚,则其柔与刚已然含蕴其中矣。我们在练习时,以松柔为尚,旨在除了筋肉锻炼之外,尚有内气之运行。行气是「艺」,所谓「道艺双修」是也。御敌时,初则为柔,无力,此及吾之手掌接触敌身,乃变柔为刚,变缓而快,变无力而有力。平时练习是在蓄力储劲,一旦遇敌摧敌,在乎霎那间之全身整力,所以太极拳虽练时柔缓,而却为可用之拳艺。
太极拳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一门武术被创造出来的,因而它的实战技击功能十分的强大。即便现在太极拳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健身养生的要求,减少了很多的技击内容,真正的太极拳也没有削减技击的能力。
二、呼吸是否与动作配合,且如何配合问题
直截了当的说,呼与吸与动作应当配合。大体上说,发的动作是呼,收的动作是吸;开是呼,合是吸。但仔细的分析,就不一定这样截然分清楚了。大极拳的动作缓慢,所以呼吸也既不深且长,往往拳艺中掤 挤按连绵动作,不容你把呼与吸划分得清楚,有时长呼中须要小吸,长吸中须要小呼,那你必得作些不是等量呼等量吸的配合才行。因为太极拳既法天地现象之自然,你的呼吸也得以想呼时就呼,想吸时就吸,才符合此自然道理。否则,你会有憋气努气的情形出现,这是练太极拳的大忌之一。
事实上,很多人一直使用的是短浅的呼吸方式,他们并不了解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如何进行。因而在探讨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之前,很多人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正确的进行呼吸。
三、是否式式都分清虚实的问题
式式分清虚实,这是一种流入俗气的说法,由于流入俗气,识者习而不察,人云亦云,以致产生出偏差来。这句话的真词,载在十三势歌诀之中,原文是变得虚实须留意,气偏身躯不少滞,窥诸其本意,乃指前式转变后式之过程而言,不是指的每一个式子都要把虚实分得一清二楚。譬如你推人,如果后脚离开地面,把重心都放在前脚,你推人能得力吗?一定不能。假如你的后脚撑着地面,有一股撑住的力量,你会觉得能用上全身之力,在物理学上这叫反作用力,是合乎科学的。所以当你击敌时,两脚必都有力,其力实为二成八成也好,三七也好,四六也好,乃至二五,在实用上都不是错的。
如果你是从前式变为后式,就必须把重心移到一只脚上。作前进转变时则后脚毫不着力,作后退转变时则前脚毫不着力,这样转变起来才灵活。这个问题,毛病出在习而不察上,是人为的因素,不是根本原则上的问题。
四、有腰无腰的问题
人都有腰,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现象,何致于无腰?无腰的人岂不是违反了生理现象?!有腰、无腰,「是十三势歌诀」中「...命意源头在腰际」的通俗解说。太极拳术语也有「主宰于腰」的说法,意思是练习太极拳时,其四肢动作,都是腰劲左右它。一般人多不细察,往往演成局部动作;或是把胯关节、膝盖关节同时扭转,以致身躯整个的像被丢出去一样,既不得机得势,架子又难看,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有腰就是腰先动而后带动胯动膝动。如果腰、胯、膝一齐动作,就是无腰。
以上是几个普遍的太极拳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对太极拳的练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想要掌握太极拳,提高太极拳水平就必须坚持对太极拳的研究,同时注意拳架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