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训练太极,如何用劲不用力?

训练太极,如何用劲不用力?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12 13:59 编辑: 网络 查看:

猫大头124

0

细读杨澄甫宗师“用意不用力”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指出,“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力是什么呢?物理学中所指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武术上的力指练武之人体发出的力量。而这里的“不用力”并非完全是前二者所指的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所谓拙劲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运动中不能运用巧劲,而使用的蛮力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拙劲留在人体会使人体变得僵硬,呆板,不灵活,因而作茧自缚。】拙力僵劲如生铁,易粹易损,不经锻造不为好钢,太极拳造就刚柔相济的弹簧钢。太极拳只有经过去僵为柔,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杨澄甫宗师所讲“不用力”,就是说练太极拳,必须周身放松,不能有一分一毫之蛮力拙劲停留在身体内筋骨血脉之间,否则将使人体变得僵硬,呆板,那是作茧自缚。练太极拳“不用力”,就是指不使用蛮力拙劲,如此才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太极拳“不用力”, 太极拳用什么呢?下面杨澄甫宗师作了精辟的解释: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首先杨澄甫宗师讲到了人体经络,人体经络是人体的调节、控制、传输 等系统,是经脉与络脉、经筋与皮部的总称。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动的通道,可以将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现代医学认为“循经感传” 内系中枢外连经络皮部,既引起脑的感知,又通过外周神经末梢网络、递质和感受器,产生循经感觉传导带。同时有循经电磁振荡导引电化学振荡,沟通体表与内脏的效应器官,产生内脏及全身各部的调整作用。由此可见人的意念是可以通过人体经络进行感传的。修炼太极拳“以心运气,以气运身“正是人体经络进行感传来实现的。】 杨澄甫宗师讲述修炼太极拳时,使用蛮力拙劲的后果,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在人体经络进行感传中,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人的意念,气血将会停滞,转动不灵,若是对敌,将被敌人一发而全身动,击翻在地。] 由此可见修炼太极拳经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不闭则气通,气通便能气运全身,气运周身不停滞,内气鼓荡,气到劲随之可到也。修炼太极拳是不能使用拙力僵劲的,否则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杨澄甫宗师明确的解答“太极拳“不用力”, 太极拳用什么呢?”这个问题,指出太极拳“不用力”,而用意。意是一切的统帅,“心为领,意为帅,气为旗”.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太极拳“不用力”,而炼太极拳增长是太极拳内劲,真正内劲必须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坚持太极拳意气的修炼才能得到。杨澄甫宗师强调修炼太极拳意,气之作用,“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太极拳的根本是意,气运动,太极拳行拳走架,一举一动必须先意动再气动而后形动,只有神能驭气方能气到劲自到,长此以往,时日长久,太极拳真正内劲即得矣。]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修炼太极拳就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历代太极拳家无不重视意气的修炼,如果离开意气的修炼,太极拳与外家拳无异。太极拳修炼关键在于神能驭气,“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只有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坚持太极拳意气的修炼才能得到真正的太极拳内劲,如能得到真正的太极拳内劲,便能从容应敌。 经过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坚持太极拳意气的修炼周身柔软,如绵裹铁;“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经过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练习太极拳内劲,便能百炼成钢,浑身皆是太极劲,用时方显“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

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 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