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练习太极拳老架的体会

练习太极拳老架的体会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3-02 12:2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是一种境界,追求的是“大道”。

练者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心情平和、愉悦,身法中正自然,天人合一。

 

太极拳是整劲,全身使的是一个劲,每一个动作都要明确,劲始于何处,达于何处;意念、内气、神情、眼睛、动作配合一致。打拳过程中不要想招势,虽然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攻防的要素,但其目的不是练招,而是练“劲”,“劲”练好了,可以生出许多“招”;不要有对敌的意念,对敌则产生怒气,气必滞。

 

金刚捣碓

 

动作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绷出,左手绷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向外,右手绷至胸前中线,手心向上,目视左前方。

内劲:丹田气下降至涌泉,随身体左转,由右脚顺右腿缠腰间;腰左转,使劲通过通过肩肘,贯于两手,形成上绷劲。

 

注意:此动作关键是利用好腰裆劲(练好腰裆劲是练习太极拳的关键之一,会使用腰裆劲,才能产生整劲,才能化打结合,必须细体会)。在保持身体中正松沉情况下(以后每一动作都必须保证),松胯沉腰(顶劲不丢),裆走后弧。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前方。

 

内劲:内气由脚上缠至丹田一部分下缠于左脚,另一部分通过腰脊右转缠至两臂、两手,形成捋劲。

 

注意:在动作一的基础上,在后捋时,走外弧加绷劲,不能挑肩架肘。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绷,目视身体左前方。

 

内劲:接上势,两手绷劲不丢,继续后捋,劲由左腿缠至右腿,提左膝松胯,劲合丹田。

 

注意:左腿上提,身体下沉,形成上下相合;腰下沉,顶劲不丢。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绷劲,目视前方。

 

内劲:气由丹田上行,劲催至两手加绷劲,气下行至左脚。

 

注意:向前开步身体要端正,上引下进,劲不丢。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绷,左手绷至胸前,手心向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

 

内劲:劲由右腿里缠,裆走下弧移至变外缠至左脚,腰劲左转。松肩沉肘,劲随两臂左逆右顺向前形成挒劲。

 

注意:转身,移重心,手前绷要协调一致,塌腰旋裆,裆走下弧向前(走下弧不是身体压下,而是身体沉下的结果),左臂保持半圆,绷劲不丢,右臂切勿夹肘,与身体要有一定的距离。左膝与左脚跟上下对照,右腿屈膝松胯,保持裆劲圆活,立身中正。

 

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左手心向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内劲:劲在左腿,腰略左转,劲贯左手前撩,带动右手右脚,劲贯右脚尖、右手指。练至内劲充盈饱满时,一动即可达于四梢,周身浑圆一气。

 

注意:上步时,要屈膝松胯,轻灵自然,稳重,两手与身体有上下相合之意。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内劲:劲由腰起,塌腰松肩,沉肘贯于右拳,两臂绷圆,周身放松下沉,气归丹田。

 

注意:两手与两臂与身体留一定的距离,有圆绷之感,随落拳腰劲下沉。

 

动作八: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腿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内劲:塌腰松肩,劲贯右拳上提;塌腰松胯,劲贯右膝提起。

 

注意:提腿时,身体要下沉,有上下相合之意,提拳时要松肩沉肘,促进内气下降,脚步稳健。同时注意“顶劲”上领。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两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内劲:此式是金刚捣碓的成势,即内劲归原姿势。从太极初势起,内劲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走肌肤毫毛,行一周气仍归丹田,但一招一势均要结合腰劲。腰为肾之府,心为周身之主,肾为发气之源,腰脊如车轴,四肢如车轮,一动以腰为轴,节节贯串。

 

注意:右拳与右腿同时下沉,震脚发劲,松胯屈膝,气沉丹田。

 

眼睛一般看动作的主手的中指尖,但要随身体而动(不能上身不动而眼睛单独动),随主手动,眼睛才能活,打拳才能专心。

 

以后各式的动作中同样不介绍眼睛的“动作”路线,只介绍动作结束时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