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无极桩答疑:空而实,吞吐含;阴阳相济,得中用中

无极桩答疑:空而实,吞吐含;阴阳相济,得中用中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24 03:4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学生问:在体会上提下落之意合到膻中穴的滋味,忽然有个感觉和想法:是不是应该把上提下落之意合到膻中穴与空胸(提沉含拔左右散)结合起来寻找胸部吞吐含的感觉和滋味?请指教!

李老师答:

完全可以,太极内功的修为,就是要牢牢把握阴阳相济这个主旨。如何正确理解阴阳相济?所谓阴阳相济就是阴阳既分又合的内在关系。合而不分,不是相济,而是僵死。分而不合,也不是相济,那是分裂。只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既分又合、相互依存、互为其根、不离不弃、你中有我,我中含你、相变相化、相生相克。亦如老子所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如此方为阴阳相济之真义。 太极内功修为中,要认真体悟阴与阳在自己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首先要认识身与心,形与意是人的第一对阴阳。其余所有阴阳关系均要归结到这对阴阳的统领下。比如上与下,于有形的身体而言分有手上足下,肩上胯下,肘上膝下等。于无形之意而言,是要寻求上提下落的相互作用所出现的一种状态、所产生的一种滋味。再比如空胸,胸是人身有形的部位。且以膻中穴为中心。因此,胸是形,空为所寻之意。于形而言,胸部或膻中穴可人为划分上下、内外。于意而言,也必须分出两种完全不同相反相成的滋味。所谓“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即要求得空出真实的感觉,才是所求这个部位空的真义。如果空离开不空或,不空离开了空都不是意上的真空。因此,胸部所寻之空,必须在不空中寻求、在不空中体悟。空之意与不空相比,空为虚的话,不空既为相对的“实"。换言之,可以说用不空去体悟空之意,是求空的方便法门。

        以空胸为例,胸空之意要在不空中感悟。就要反求不空。胸之不空之意的滋味如何找呢?我们假借修真,大家对嘴里含块糖的感觉并不陌生,那么就借含糖的感觉寻求不空的滋味。接着会出现新的困惑:什么是含?我们知道,空的口腔里含着一块实在的糖,吞下去了不是含,吐出去了糖也不含在嘴里了。因此,只有既不吞也不吐才能把糖含在嘴里,所以要体悟“含"之意就必须进一步于吞吐相间中去寻求。而呑与吐恰又是一对阴阳的关系。吞如果是入内,吐就是外出。故呑与吐即归结为意上的内与外的阴阳关系。

       在借含糖寻求含之意,就要在呑吐相间中体悟。如何才能使糖既不吞下去、也不吐出来,而恰到好处含在嘴里呢?如果把这种吞与吐恰到好处的状态叫做“中"的话,我们说寻求含的滋味就是在体悟中的状态。大家会进一步问:如何体悟到既不吞也不吐而“得中、守中"的状态滋味呢?我们说必须在既吞又吐的动态中去寻求既不吞也不吐。也可以说不吞不吐而中的状态,是在又吞又吐动势调整中出现的相对平𧗽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任何求中态都必须于动态势调整而呈现的一种相对而静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太极内功的核心是阴阳相济。阴阳相济的实貭是阴阳的分合。阴阳分合在太极修为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分静合要以无过不及为原则。分与合无过不及即为所求之“中"。动分,分阴阳;静合,合阴阳。亦如拳论有云:分则阴阳。合则太极。因此,可以认为:中即太极。故:太极修为的过程,就是“求中"的过程。太极内功的修为紧紧围绕“得中用中,妙用无穷。"这个唯一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