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说老子(72)
李光昭
2012年7月20日第十三讲
第二“虚者,静也”,虚静,老子在这里面告诉我们,这个风箱,这个风的本体是静态的、是静的。我们大家坐在这儿看,摸不着、抓不住的这个气,你感觉不到它的动,因为它是静态的,它对外的显示是静的。所以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虚。
那么我们太极拳的修为,其中我们讲“静”是我们拳修的一个重要基石,我们无极桩功也讲第一个要素就是要“静心凝神”,其实我们修为很重要的一个是“修静”。因为修静、静、虚静是气的本体、气的本质是虚静的。那么老子在这儿所说的虚,虚者,静也。所以后面老子还告诉我们“致虚极,守静笃。”虚要极,静要笃,因为这个是大道最本原、最本质的特点。我们拳也一样,你不能够让自己静下来,你就不可能找到拳当中那个真意,所以只有在静当中才能够抓到那个最本质的东西。
那么我们说老子所说的虚是“虚者,静也”,同时“虚而不屈”,老子在这一章提出重要的“虚”的概念还告诉我们“虚者,无也”,虚无。我们说这个风箱,所言的这个充斥在天地之间的气,看不见摸不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博之不得,抓也抓不住。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本性是“无”,所以老子在这儿说这个虚、这个气,气一个最大的特征是无、是看不见,无形、无相,这是老子要告诉我们的。
同时老子还告诉我们,“虚者,空也”,虚才能空。那么大家知道其实风箱里面什么都没有,是空的。如果风箱是一个实心的、里面不空,就不可能“动而愈出”,就不可能由气而生成风,之所以它能生成风,是因为这个风箱是空的,所以它是虚、空。
那么老子在这里面告诉我们“虚而不屈”,提出了虚的概念,所以大家在今后各章当中都能体会出老子的这个思想,他是用虚来言这个气,实际上告诉我们这个气的本体是柔弱、是虚静、是虚无、是虚空。所以说老子这儿告诉我们,天地之间这个橐龠是空的、静的,是看似什么都没有的。
下面老子又告诉你,是不是这个虚就是柔弱的,虚就一定是柔弱,是不是虚就一定能静?是不是虚就什么都没有?是不是虚就是空而无物?其实老子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虚是虚,但是虚是柔,它是不屈的,“虚而不屈”。老子在言虚的时候,马上告诉我们本体是虚,但是它不屈,“不屈”二字才是老子在言虚的一个关键点。如果没有“不屈”就虚而说虚,只能把它理解为什么都没有、是空的,就是静止不动的,是非常软弱的,不是。后面一有“虚而不屈”两个字点出来最关键的。其实老子还是在告诉我们“此两者同出而异”,虚而实。虚和实这两个,一对矛盾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老子是在用虚说实,老子绝非就虚说虚,要想说这个实老子要从虚来说,因为这个实是虚而实。
我们这样去理解它,就看到老子所说的“不屈”,咱们说“屈”是软、屈服、软弱可欺;屈是回、是收。不屈呢?不屈就是不软、不服。不屈在这儿在言不屈服,就是刚毅。这个人不谓权势所屈服,这个人有一种刚毅的品格。
所以一方面老子在言这个气的品质,是柔弱,这个气多柔啊,但是它又不屈,屈在柔弱当中而不屈,告诉我们是柔中有刚。所以《太极拳论》上也告诉我们,“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就是说太极拳所言的刚是由柔积出来的,是积柔成刚,如果没有这个刚、积不出刚来,柔就只剩下软了,就要屈了。所以老子在这儿就告诉我们“虚而不屈”虽然是柔,但是它是不屈,是柔而有刚。如同我们这个天地一柔一刚、一虚一实,天地之间的这个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这个地球确是有形的,这个有形的地球是在无形的这个大气包围当中,实际上也在告诉我们天地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也就是告诉我们天圆地方,也就告诉我们外圆内方。同时也就告诉我们方圆这两个是相生的,这个圆是由有内方而成圆,这个方因为有这个圆才有了内方。如果我们把圆看作是松柔,那么方就是刚毅,也就是告诉我们,实际上太极拳一直在“刚和柔”当中要做到什么?刚才我讲了《太极拳论》有一句话“柔行气、刚落点”,告诉我们拳就是在由外柔内刚、内外相合而成为拳,要做到外柔内刚。如果只有外的柔没有内在刚,这就是不堪一击的软弱,如果只刚没有柔的话,这个刚就变成了一种一折就折,就变成了以力相抗,太极拳所说的病----顶、匾、丢、抗,都是由于“刚和柔”这两个不能完美的统一,做不到外柔内刚,所以说一虚就屈而做不到虚而不屈,一实就变成了刚硬,总是在这两个东西不能相济而合的状态下,和太极,“刚和柔、方和圆”、内和外合起来才是太极。所以老子其实在这儿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用虚而不屈就告诉我们,这才是太极,关键要做到外虚内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