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秘诀 | 桩功对太极拳内功产生至关重要 [2015-11-02]
桩功也叫站桩,是身体保持一定姿势、神意保持一定状态、静止站立或小动的练习方法,是太极拳内功产生的最好练习方法之一。俗话说“百练不如一站”,讲得很有道理。我们要通过站桩锻炼,一是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提高气血环境,增强抵抗力。二是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通过站桩,会产生身体越站越轻的感觉。
站桩的要求:意念要求高度入静,身体要完全放松,各个关节不能出现死弯,松中有紧,松而不懈。武术行家说:“未习武,先扎马。”“未习拳,先打桩。”可见,练习桩功的重要性。常练桩功,一可使重心稳固,产生内功;二可使内劲饱满,提高功力。
内功产生的迹象:练功者通过站桩,会体感内部的胀麻感、温暖感、局部跳动,站得暖,感觉舒服,可多站一会。但如果浑身或局部发冷,或拌有头痛或呕吐感,要适可而止。否则会伤害身体。
内功产生的标志:站桩者在打太极拳中,越松越感到自身肢体沉重、浑圆。有体内气血流动感、挡人即摧之感,和强烈的搏击冲动。此时,如果与人搭手,那么对方会明显感觉到你强烈的整体感、厚实感,如坦克一样。这说明你已产内功,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气循环,气脉的走行到眼,出现“灵珠子”境界。而且,通过不断站桩会使内功功力增强。
下面介绍几种对产生内功有很好效果的太极拳桩功:
1、太极静桩,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目视两手之间。要求: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膝脚相对。 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
2、开合桩,从太极静桩开始,两腿自然伸直,两臂平伸,两手掌相对,与臂同宽,徐徐向外拉开,目视右手。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左掌。 要求:开吸合呼,起吸落呼。呼吸要深、长、匀、细,动作要柔和、饱满,开时两手体现“运劲如抽丝”;合时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大气球一般。 吸气到后背,呼气下沉到后腰。
3、升降桩,站平行步,两腿自然伸直。头上顶,下巴内收。命门后撑,敛臀。后背、后腰鼓胀。“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两掌与两膝、两脚均相对,目随手而动,升吸降呼,举臂伸腿,按掌屈膝。
4、弓步桩,与“弓步”相同,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反之亦然。头上顶,下巴内收。命门后撑,敛臀。后背、后腰鼓胀。两臂下沉,肘外乍,腋下空,手球型。重心从裆下陲,支撑脚爪地,重心在后跟上,涌泉穴要空。凝神静气,气沉丹田。
5、虚步桩:头上顶,下巴内收。命门后撑,敛臀。后背、后腰鼓胀。两臂下沉,肘外乍,腋下空,手球型。做到虚实分明,重心坐在后腿上,支撑脚爪地,重心在后跟上,涌泉穴要空。既轻灵,又沉稳,不可忽高忽低。凝神静气,气沉丹田。如练手挥琵琶,海底针。
6、无极浑圆桩:两脚略宽于肩,全身放松,肩自然垂下,头上顶,口微合,舌轻抵上齿龈。含胸拔背-,感觉后背肩甲骨鼓起,和两臂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圈,胸内含感觉胸前的衣服随着内含贴到了胸上。
命门后撑:用休息桩的两手背扶在两肾处感觉后腰上下拔向外鼓出顶住手背,裤腰带有微小下落。
似尿非尿:-小腹不要想松圆,否则容易做作的向前鼓肚子,时间长了练成大肚子蝈蝈影响体形。要体会下腹部(肚脐以下)有向下放松之感,好像小便时膀胱一松就尿出来的感觉。
十趾抓地:十趾向下向后扣住鞋底,重心在足弓稍靠后脚跟部,同时两膝膑骨上提。这样大小腿和脚就连成一体,气血可以更畅通。膑骨上提可以防止膝盖受损发生炎症。
7、起收桩:
两脚自然站立分开,距略宽于肩,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秒。 两臂平举,与肩同宽,手心向下,手指下搭,同时气从丹田吸到后背。然后两肘下沉,屈膝半蹲,两胯放松,身体下降。
两掌心向上相搭,右上左下,两臂一字向左右展开,吸气到后背,两臂上升至于略低于头。然后徐徐呼气达丹田,然后在胸前两手心向下,指尖相对,缓缓下降,至胯侧乍肘,身体下降,两手贴腿,并步站立。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