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是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92年组织老一辈武术专家集体创编的。该套路集各派太极拳之长,将太极拳攻防招式的组合和应用贯穿于对练套路始终。推手对练套路是太极拳技巧性竞技招法训练的基本练习形式之一,双人搭手演练,步法灵活多变,进退自如,圆活连贯,上下相随,攻防技击,顺势走化,可进一步培养练习者熟练掌握"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的技击技法,认识体会太极拳 “舍己从人,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这一套路丰富了太极拳运动的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太极拳练习者的兴趣。
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学习了这一对练套路,如韩国、日本等国家普及推广程度十分可观,而我国自套路创编以来,普及开展的却不够广泛,因此大力推广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已成为当务之急。北京武术院华园武术培训中心主任、参与创编该套路的曹彦章老师近年来多次组织培训推广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教学态度严谨认真,亲身示范,深入浅出,严格按照中国武术协会和亚洲武术联合会审定的教材进行教学。笔者一直追随曹彦章老师学习探讨太极拳的深刻内涵。此次受命办班,在对学员的培训学习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借鉴。
合步单、双推手中包括平圆、立圆和折叠的基本技法,双方搭手要注意"节节松开"和"节节贯穿"。进攻方松腰松胯,松肩松肘,手臂放长向前送出,黏住对方,在腰腿的催动下,向前弓步,弓步要到位。防守方后移重心,同时转腰坐胯松肩松肘粘住对方,化解来力,一攻一防,来而复往,动作尽量舒展,且双方搭手的接触点力要均匀无凸凹和断续。
合步四正手是推手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推手套路中的核心重点,并贯穿于推手套路始终,只有四正手运转熟练,掤捋挤按动态位置准确,劲力准确,劲路变化衔接自然流畅,进入套路的学习才会更容易。由于套路动作的要求,初学者尤要注意,左手双掤和右手双掤的准确位置应在两人之间的中心位置,且重心在稍偏后,只有掤的位置准确了,捋挤按的位置相应也容易做准确,如乙掤手弓步前攻,甲后移重心转腰坐胯变捋,乙顺捋势转体变挤,挤时要弓步到位,甲顺挤势变按,此时重心偏后,乙随按势即转双手掤,双掤时,双方的重心应保持在稍偏后,循环往复。四正手俗称打轮,要以腰胯转化,打轮速度要均匀,劲力也要均匀,分布在掤捋挤按前弓腿和后坐腿运行的每一点上。
四正手应处处体现掤劲,掤应是松掤而不是硬掤,硬掤谓之顶,要保持极灵敏的听觉,通过粘黏连随的运动形式,借助双方相互间的接触,感觉出对方力的方向、大小和意图上细微的变化,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掤捋挤按相生相克,顺势变化,达到圆活如珠的感觉。挤,一臂横在胸前,另一臂合在前臂内侧打挤,同时腰、肩、胯整体向前弓腿挤出。按的双手要轻扶住对方的外侧小臂,意在看住对方的肘和腕,劲力是向下向前的按劲,由虚转实。捋应顺对方掤劲移重心转腰坐胯,旋臂沉肩肘向外侧引带,注意旋臂时动作均匀,避免突然的翻掌动作。捋要轻,轻可保持高度机敏,随时察觉对方劲力的细微变化,顺势应变。
绕步缠臂採靠的组合分三个部分,双缠臂、交叉缠臂和绕步缠臂採靠,要点在缠臂而非缠手,应注意避免手的多余动作,不用手掌去扒对方的手臂,呈现凸腕的弊病,注意手与脚的配合,做到步伐协调,进退相随。
活步四正手重点在活步,双方搭手一进一退时,必是彼进一分,己退一分,后退方要保持高度警觉感受对方进的速度和力度,匀速后退,做到不妄动,前进方需要照顾后退方后退的速度等待上步和向前移动重心的时机,做到不盲动,进与退合上节拍,双方都必须避免突然的起动和带重心落步。脚下分清虚实,四正手打轮圆活不停,无停滞和丢顶凸凹。
大捋时甲乙双方一捋一靠,互成夹角,定势时,均呈马步,并相互对视。第四次大捋,乙捋甲靠,乙的落脚点应在正东(按乙面向正西起势),以便于接下一式顺步四正手时保持方向正确。
顺步四正手注意双方移动重心要充分,挤势弓步在前,按势坐步在后,前弓后坐,一方撅肘引捋和另一方顺势用肩肘挤靠,要避免由于只有手上的动作、不移动重心或动作幅度小,而缺乏动态的美感。鸳鸯步换位时,仍要屈腿迈步,走出太极味道。
活步捋挤和托肘挤靠时,甲乙双方如影随形,“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出脚即是太极步,两人屈腿迈步同起同落,步幅协调一致,脚步轻灵清楚,动作相连不断,掌握节奏,不急不躁。每逢转折必有一攻一防,一方做出挤靠或肘靠的进攻动作时,另一方必然扣脚转腰化开,攻防意识明确了,动作才能到位。
连环步四正手共做五次,甲乙双方进步的一方上右脚,弓步做挤势,撤步的一方同时撤右脚,后移重心双手转按掌。上右脚应上在对方左脚的内侧,上左脚时应上在对方右脚的外侧。当一方托撅另一方手臂,右转腰引捋时要开胯圆裆坐好马步,被捋方顺势侧弓步向左转腰。双方的第三步步子适当大些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