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裆即裆部微微下沉。提顶吊裆做到后,形成上下一条线的对拉劲,百会穴与脊柱、尾闾、脚跟垂直,好象施工吊线用的线坠子,上提与下沉同时存在,使身体主躯干更加顺畅、灵活无碍、圆转自如。今后的空松圆活、腾挪闪战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三、呼吸要通灵,贵在气势圆
呼吸问题是修炼太极拳需要注意的,如同一切练功一样,都存在调身、调心、调息的问题。根据功夫层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呼吸、动作配合呼吸、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喉头呼吸和体呼吸(闭呼吸)。
调身、调心、调息在太极拳的呼吸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加以认识和学习。
这里说的呼吸通灵,是指修炼太极拳基础阶段的打通呼吸,即实现精能化气,使呼吸日趋圆满、通畅,逐步达到气遍周身。在这种状态下练拳才能逐步体会到什么是意气。
如何打通呼吸?即在放松的状态下,注意呼吸的饱满和深长,但不要故意做作,不要憋气,不要脱气(亏气),要顺其自然。随着练功质量的提高,功到自然成。
呼吸通灵之后,在意识的作用下,就产生了内在的气势,这是功态的反映,与练功的程度成正比。功夫程度越高,内在的气势越大、越圆满。太极名家郝月如先生说: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足见气势在练拳中的重要地位。
四、周身一家劲,意气来贯穿
一动无不动,最忌身架散。周身一家是武式太极拳是否入道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周身一家,才能向推手中的听劲懂劲发展。不能周身一家,太极拳推手中的功夫都谈不上。周身一家最直接的表现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劲。
这种整体劲不是僵劲、硬劲、拙劲、笨劲和霸劲,而是靠意气贯穿的浑圆劲。在浑圆状态下的身体;就象一个坚固而完整的物体,只要动其中一点,整体都动。
最忌讳的是一动就散、手脚腰腿不能完整一气。所以在练功过程中,要认真按照“内三合”和“外三合”的要求去做,同时要做到用意不用力,靠意气的贯注,慢慢去做,悉心体认。正如太极拳歌诀中说的:处处留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五、心平气又静,灵机自出现
许多太极名师都教导人们:跑架子要慢不要快。因为快了心气不能平静,不能认真仔细地完成太极拳的各项要求,也不能悉心体认自己的感受。那么,心平气静的标准是什么?是中和。即中和之气和中和之劲。中和是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运动的最佳环境。
中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种状态下才能产生和合之气,因此叫中和。如汽车的经济速度,是发动机最省油,最有利于机器持续正常运转的状态。乐器的调音定调,定高了和定低了拉出来都不是个调。
古代的弯弓上弦,弦松了发不出箭,弦紧过了头,不是劲小拉不开,就是把弓拉断。练太极拳也是如此,失去了中和,身体机能就失去了了平衡。不仅不能产生新东西,可能还会损害身体,既不利于养生健体,也不利于提高功夫。
六、腰腿能主宰,远化出自然
腰脚腿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前辈拳师们有过许多论述。武禹襄先生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必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李亦畲先生在撒放秘诀中说:放时腰脚认端的。李逊之先生说:太极拳打人用的不是手,是腰胯。魏佩林先生说:下脚越强,发人越远(下脚指腰腿脚)。姚继祖先生说:腰腿换劲应万端。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练好腰腿功夫的重要性,而太极拳身法的核心和终极目的也正是为了练好腰腿。
能不能把腰腿功夫练到身上,是太极拳登堂入室和门外汉的重要界限。具备了腰腿功夫,太极拳所说的一切东西,都能逐步显现出来,做到意动身随,物来顺应,随心所欲,无所谓不对。与人推手就能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
结语:综上所述,您对太极拳的入手于心和成就于身是否了解了呢?坚持练习太极拳会有功夫上身的感觉,想要达到太极拳的养生功效,需要长期的坚持,太极拳养生会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