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太极不是“老人体操”

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太极不是“老人体操”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15 20:4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每天清晨,李却非都和学生们在烈士公园练太极。

  实习生 唐俊 摄

  清晨六点半,烈士公园。李却非来到西门一侧的小操坪里。他的学生陆续赶来,学生、老人、公司白领、医生……七点十分,音乐响起,他开始领着学生们练杨氏太极拳。

  这样的生活,李却非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无论寒暑,几乎天天如此。从最初对着体育课本里的图谱学招式,到现在将太极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李却非最大的感悟是:太极不是“老人体操”,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集合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精华的健康哲学、生命哲学,值得现代人好好领悟,践行。

  近日,《都市周末》记者专访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湖南省太极拳运动协会教练委员会委员李却非,听他讲述自己与太极的故事。

  当体育老师的时候,对着教材图谱学招式

  1969年,还不满20岁的李却非中学毕业,作为知青来到平江,两年后被分配到学校里教数学和体育。

  没有教学经验,他每天对着一本体育教材琢磨。教材里有一套太极拳的图谱,他照着图学动作,在体育课上带着学生做。这是李却非与“太极”的第一次“过招”,那时,他觉得太极拳“很神秘”。

  1979年,李却非回到长沙,在油墨厂当电工。“条件艰苦得很,老婆从农村来,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孩子。”李却非回忆,那时候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只是拼命地工作,从电工慢慢做到电工班长,最后升为厂长。常年的工作压力,李却非开始觉得身体慢慢不如从前,血压高了,血脂高了,人也发胖了。退休之后,李却非还琢磨着想办个厂子,老婆就问他:“你要钱还是要命?”

  听了老婆的话,他放弃了办厂子的念头,决定专心练好太极拳。

  寻师,访师,拜师,慢慢摸到了太极拳的“门路”

  李却非开始坚持每天早上到公园里打太极拳,并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在新华书店里,他发现了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赵幼斌写的《杨氏太极拳真传》,里面的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他: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西藏第一位巾帼太极大师扎西,42岁时患了肺癌,抱着一丝希望,她找到赵幼斌的父亲赵斌学太极拳。赵斌是黄埔军校六期的学生,能文能武,从小跟随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习武,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赵斌得知扎西的情况后说:“不要紧,药照吃,继续治疗,跟着我学太极拳。”

  “扎西坚持学了四十年,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李却非感叹,“我当时就想,太极真有这么神奇?我一定要找到赵幼斌老师,学好太极拳!”

  这一找,就是两年。“这方面,我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看到书里有赵幼斌在西安的地址,我就开始往这个地址写信,连续寄了好几封,但迟迟没有回音。”李却非说。有一天,在网上得知赵幼斌在邯郸召开一个关于太极拳的培训会,他就直接赶到邯郸,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赵老师。李却非开始追随着赵老师辗转西安、杭州、深圳、邯郸、武汉,跟着学拳。

  慢慢摸到太极拳的“门路”之后,李却非遇到了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王天玉,并正式磕头拜师,成为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将太极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慢慢地,太极开始引发李却非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开始习画、练书法,研习中医,研究经络穴位,并获得了营养师资格证。

  他的生活作息也越来越有规律。很多年了,他坚持每天晚上11点睡觉,五点半起床:“子午觉很重要。古人说,要睡好两个‘子午’,就是中午和晚上的11点到1点。”

  在饮食上,李却非和爱人也渐趋一致:清淡,少油淡盐,蔬菜为主,但鸡鸭鱼肉也要有。“也不能太忌口,要注意饮食均衡,什么都要吃点。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很让人担忧,这是作为微小的个体很难控制和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抵抗力提高了,那些东西就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侵害。”

  心态上,李却非和从前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这个人,以前脾气也有点急,练太极以后,慢慢地学会调节自己了,现在心态很平和,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去钻牛角尖。”

  太极不是“老人体操”

  每天在公园打拳,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跟在后面学,他开始正式带学生。到现在,跟李却非学过拳的已有好几百人。“来学拳的人追求都不同,我认为太极是修身养性,阴阳相调。而且,太极很深奥,练好它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领悟。”

  谈及社会上有不少人一听太极拳就以为只是老年人练的“体操”,他很认真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太极拳老少皆宜,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健身宝贝。但多年来人们对太极了解不多、研究不够,反而瑜伽这些外来的健身方式越来越流行。不过这几年他发现,跟他学拳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多。今年暑假就有好几名中学生跟他学太极,还有一对夫妻带着刚读大学的女儿从岳阳来到长沙,专门租房子,一家人跟他学习太极拳。

  ■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汤子媛

  李却非的健康生活经

  练太极固然重要,但要想身体健康,得从作息、饮食、心态各方面注意。李却非常年坚持不懈的,有以下几点:

  1、早晨5:30起床,晚上11点准时睡觉;中午午休。

  2、饮食均衡,蔬菜为主,适量吃鸡鸭鱼肉;清淡,少油淡盐;多吃水果;老年人适当补充钙片。

  3、尽量在家里吃饭,买肉到信得过的固定的地方。

  4、不抽烟,不打牌。酒偶尔小酌一杯。

  5、心态很重要,不能太计较名利,家庭、事业、邻里关系都很和谐。

  互动: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有好的养生方法,或者独特的“养身秘笈”,请与我们联系,和大家分享吧!

  电话:0731—84329320

  新浪微博:@三湘都市周末

  采访手记

  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对生命真正的体贴与尊重

  李却非一家算得上是太极之家。不仅他练太极,前几年身体不好的爱人,在他的带动下也学会了太极,每天两口子一起去烈士公园。小孙子跟他学了四年太极,媳妇、女儿也都在跟他学。

  现在跟他学拳的人越来越多了。多年的授拳经历,他深有感触的是,一个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都贵在坚持。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必有收获,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坚持恰恰又是最难的。

  与太极结缘这么多年,他渐渐领悟,太极不是做给人看的“体操”,它更是一种通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集合中华传统养生健身文化精华的健康哲学、生命哲学。太极也是自我践行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太极生活化,是他与太极达成的最佳平衡。现在,他已将太极的理念完全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从饮食、作息,到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在生活细节里践行自己的理念。

  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能理解生命的人,同样理解健康对人来说具有最高的价值。”像李却非一样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真正的体贴与尊重。

  ■文/记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