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唐朝道家太极内功修功法

唐朝道家太极内功修功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0 00:34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亘古有之。不是谁在明清时创造的。只能说是谁发展丰富了她。其古称太乙、棉拳......等名。传至唐朝,就有道家的李道子修炼太极内功,他是用七层功法修练其技。也许此文会得罪人,但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有益学者,无所谓也!现介绍如下,仅供爱好者参详:
    第一层功法逆腹式呼吸法
  在盘架子时.配合动作吸气时收小腹、微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动作与呼吸匹配的原则是:起吸、落呼,合吸、分呼,退吸、进呼,屈吸、伸呼,仰吸、俯呼。也就是:吸合虚蓄,届退起,仰来入收化,引柔阴;呼分实发.伸进落,俯往出放打,击刚阳。呼吸配合动作非常自然以后.就可进入下一层功法。
   第二层功法意守丹田法
  在盘架子时.意念放在肚脐下1a厘米丹田处.保持逆腹武呼吸。直至丹田有发热的感觉后.进入下一层功法。
    第三层功法意守重楼法
  意守的位置在喉头下、天突穴上内里1厘米的地方。随着盘架子,逆腹式呼吸照常进行。呼吸要慢匀.直到听不到呼吸出入,方可进入下一层功法。        
    第四层功法意守命门法
  在盘架子时.将意念放在肚脐后.对着命门穴,直至意守处发热,然后再进行下一层功法。
      第五层功法丹田内转法
  此功法分三步练习;  
  第一步,在练拳的过程中继续采用逆腹式呼吸.当动作向左时吸气,用意念引导腹内内气由下边耻骨处,先向左再向右走阴阳鱼的路线至脐下,吸气结束。此时,收小腹,横膈膜自然下降,肛门微缩,如忍粪状,气聚于丹田上部。随即缓缓以鼻呼气,用意念使腹内轻轻向左顺弧形走一个半圆下沉至耻骨处,肛门随即松开,气沉于丹田下部。当动作向右时则反之。这一步做熟练以后,再做第二步。
  第二步,不分动作左右,吸气时,意念由会阴向前再向后走阴阳鱼路线,升到肚脐与命门中间停止。呼气时,由此位向前走弧形,经丹田前到会阴。再吸气时,气向后走阴阳鱼到肚脐与命门中间,呼气时向后走弧形到会阴。这步熟练以后再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随着呼吸像第一步那样,使气从耻骨向左再向右走阴阳鱼后,随呼吸向左走半圆至耻骨,然后不分动作左右,再吸气时向右走阴阳鱼,呼气向右走半圆下至耻骨,左右连续不断做下去,直至练完拳。
      第六层功法丹田呼吸法
  此呼吸法为上逆下顺,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意内敛,外示安逸。吸气时气走手三阴、足三阴,再在内视的配合下,手三阴经过天突、任脉,足三阴经会阴、气海内聚于脐下丹田。吸气后,气向后射命门,提肛,呼吸微停。呼气时气上经督脉、大椎走手三阳到指端,下经环跳走足三阳到末梢。熟练后进入第七层。
     第七层功法经络周天法   
   随着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气由涌泉穴经足三阴至会阴,绕前阴至长强、命门,沿督脉上行百会,过天目(上丹田)、玄关,下重楼、天突,分手三阴至劳官,经少商、商阳走手三阳,到重楼、天突走任脉。下中丹田、下丹田,绕前阴至会阴,分至环跳走足三阳,绕至脚背、脚趾至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