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原创]太极禅的内气和内劲!

[原创]太极禅的内气和内劲!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6 06:17 编辑: 网络 查看:

    

    乌龟闪电出击 成功猎杀 鸽子!


    怎么才能把天上飞的鸽子变成自己的一顿美餐,这是一只乌龟苦苦思

    考的问题,有人说这是白日做梦,怎么可能?

    但有一只乌龟真的做到了。画面中可以看到,这只乌龟在猎杀

    鸽子的瞬间,速度惊人,完全是迅雷不及掩耳。

    

    视频画面

     ;  

    

  

太极拳中力、内气与内劲的关系



在中国武术文化中,对力、内气与内劲等内容的探究“是历代拳师们不休的话题。探讨这些问题的实质,自然成为身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的练武人或武术爱好者的研究课题。尽管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通过各种捷径尝试探讨,然目前对此问题尚未有科学结论。现刊出李忠京先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心得文章,我们欢迎各位参与此话题的探究。

    一、力与内劲的区别

    力的表现是克服外界的阻力,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来显示。人体由于肌肉的收缩,使关节屈伸而产生了力,而这种力是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人的力量是由肌肉收缩克服外界的阻力做功表现出来的。力量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中的每一种要素对一种力量来说都只有一个数值。而内劲虽一样具有力的特征,但它强调的是力的变化,在作用于外界的物体上时,其人小,方向、作用点都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根据物体对自己的作用力情况进行不断调整的。同时劲在人体内还强调肌肉力量的相互制约即一种控制力,表现为人体中肌肉力量的同时多向性,不只一种单向力的出现,而是相互制约的多向力的出现。因此内劲在人体中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力,而是多种力,还表现为一种神经反应。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中来看力与内劲的区别,例如一重物从人的头顶处下落,当人用手顶住此物体不让其下落砸向自己的头部时,必须用至少等于重物重量的力向上顶住才能不让其下落。这时就可以看出力F1的大小是等于重物的重量G,力的方向是向上,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底部。这种力就是人的一般的力量。图(1)。而用内劲时,就要首先判断重物下落的力向,然后朝与重物下落方向的横向或斜横向用力拨开物体,改变其下落的路线,而且还要保持自己的稳定。这时可以看出内劲首先表现的是力的方向上的准确性,这就需要神经反应的灵敏,其次可以看出这时所用的拨力F2并不要与重物的重量相当,只要有克服其在横向上的惯性力就可以了,最后可以看出内劲不仅是移开了物体,还要有控制自身稳定性的力F2''的存在,表现多向力在人体的出现。

    因此可以看出、内劲是人克服外力时,肌肉在神经反应灵敏的状态下所做的合乎省力原理下所发出的力,即产生力学的合力或力偶的效果,同时还产生一种维持自身平衡的力,这种肌肉根据不同情况而协调发出的多向的省力的力就是所谓的内劲了。

    力与劲在特征上对比表现出,力的单向性与劲的多向性,力的不易变性与劲的多变性,力的单个性与劲的多个性。如果力讲的是克服外力,劲讲的就是改变外力的路线。

    也可以说力为有形,可量化,劲则无形,是变化的;力是方的即力的方向性明确而劲足圆的即劲的方向是弧形变化的;人体内务肢体的肌肉力量分工明确,是分散的,而劲力讲究各种力互相的联系作用,是身体内力量的聚集,所以力散劲聚;力的应用往往使人体的重心不稳而浮起,而劲力的实施是多向的力量运用其中必然包括维持平衡的力,因此重心是稳定的,表现为沉稳,即力浮而劲沉。

    二、内气与内劲的联系

    练出太极拳的内劲就必须从内气的练习开始,这是太极拳的先辈们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练太极拳开始就与内气发生不可分离的关系。《十三势歌》中有“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这些句子都说明了练太极拳时对内气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的—种劲法,它就是“在意识的指导下的内气流行与外形内缠外绕合一的螺旋运动”。杨式太极拳的内劲就讲究人体  气圈的运用,“通过盘架子培养元气使之渐充.浩然之气便可由会阴周围升腾至百会周围,将胯、腰、肩三道气圈由中线向左右分隔,形成六个半径圈。浩然正气粗大,促使右肩之半径圈向前下转便能发出拉内劲。浩然正气平向前移便可发出挤内劲。”

    太极拳的发劲练习程序一般先从基本动作练习达到基本协调后,这时一般认为内气能够贯通了,此时的运动则产生了质量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渡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即达到古举谱中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宋骨肉臣’也”的意识指挥状态,内气贯通使肢体成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这种依赖内气的联系作用把肌肉的运动协调起来,而用于肌肉劲力的施展的过程就是内气与内劲互相依赖和作用的过程。

    那么这种内气与肌肉关系的生理机制是什么呢?

    (—)内气的实质

    首先弄懂内气是什么,才能揭开这自古以来太极拳一直把内气奉为至宝的原因。谈到内气就要说到经络了,按照中医的理论,内气主要是在经络中运行的。那么经络又是什么呢?经络本身既非神经,亦非血管,它具有“低阻抗”、“高振动音”和“隐性感传”三种生物物理特性,其相应的物质基础是“表皮角质层相对较薄”,“菱形结缔组织束较多”,“神经束与神经末梢数量较多”,“肥大细胞也较多”。于是认为:经络是人体的具有立体结构的相对独立的调控系统。

    有关经络系统的形成机制,人们从细胞的特性中发现经络系统的形成与细胞有关。在1939年就有人测出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lOmv—lOOmv,可兴奋的细胞(神经与肌肉)膜两侧的电位差为60mv—lOOmv,相当于107v/m的强电场,如此大的场足以使很多无机材料击穿。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的运输(如离子等跨膜运输)、能量转换(呼吸链中的电子转移传递)和信息传递(动作电位,钙位)等等都是电子转移和离子电流,还有心电、脑电和肌电等生物电在人体中的变化,又会产生磁场,所以在人体中存在着各种电场,磁场和生物电,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形成了人体的一种场。“场”原本是物理学的范畴。现代物理学把物质的形成归结为两种,即实物与场。可以说每一种实物都同时存在着它的场,两者是共存的。人体的场因与人体状态,包括人的意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将它归简单的物理场,而称之为人体生物场。而它们的各种活动的驻波叠加的峰就形成了经络系统。因此经络系统是在生物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经络系统也可以被看作是有特定方向的人体生物场。它的最小生物场即是细胞的电场。

    从以上的经络系统的形成和经络的生物物理特性和其物质基础中可以看出,内气的实质是人体的生物场,这种生物场可以调整人体的能量和信息变化。因此内气是存在于每个细胞中的,它的主要运行方向是经络的运行力向,是一种场的能量。从经络的物质基础中可以看出它的神经数量较多,所以内气的运行是可以从神经上反映出来的。反过来人也可以通过对神经的调整而对内气产生作用。而能够对神经进行调整的就是人的意识。也就是说人体可以通过意识调整经络中的神经状态来控制内气的运行而对肌肉进行控制。人体的整体肌肉的统一作用要达到完美的协调和变化是不容易的,而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通过对内气的控制,就可以解决控制人体肌肉力量的协调问题。通过内气就可以协调人体肌肉的各种力从而产生各种的劲力。可以看出内气与肌肉力量发生作用的纽带是神经。如下所示。

    调控神经——神经作用产生意识——内气运行——全身肌肉之间山量协调变化——各种动力

    (二)内气的变化特性是内劲形成的模式

    我们同时还可以看出内气的运行方式直接对肌肉的力量协调变化方式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内气的变化特性是劲力特性的模型,有什么样的内气变化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劲力形式。内气的分散性,集中性,传递性,流动性,联系性,可控性等则引导出肌肉的相对应的劲力特点。

    内气的分散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以同时向各方向运行,那么人体的肌肉也可做出向各力向发出的力,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用的就有这种内劲来支撑八面。

    内气的集中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向同一方向运行,那么肌肉也可向一个方向发出劲力,“发劲如放箭”就是太极拳的一种发力形式。

    内气的传递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那么人体的全身肌肉力量的运用也会有这种特点。“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于手指”说的就是太极拳的发力时的传递形式。

    内气的流动性说的是内气在体内可以随意流动,变向而运行。那么人的各部分的肌肉力量相互协调也一样可以做出这种流动性的变化来,其实从以上所谈的各种劲力中都已表现出了它的流动性,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表现了这种劲力的流动性。例:太极拳的套路就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这是动作之间的劲力流动性;“立如平准,活如车轮”,说的就是内劲要像车轮一样转动,也可看为一种流动的圆;太极拳的化劲就是强调劲力在体内的流动性,而无定向,遇实则虚,遇虚则进的流动特征;而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其缠丝的特点就是劲力的—种螺旋的流动形式。

    内气的联系性是指内气无论怎样分散在人体内都是互相联系的,连通的。而且这种联系还有具特点,就是可以走捷径,从体外发生联系。比如两手的内气联系不仅有通过人体的两臂和肩胸发生联系,也可在两手之间直接发生联系。这在太极拳中叫做相吸相系。就是说练习太极拳时人体的肢体不管做什么动作都是相互联系的,“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人体的肌肉力量在这种联系下就可以表现出整体劲来。

    内气的可控性则说内气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人的意识可以决定内气的运行方式,因此太极拳练习就强调“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也就是说肌肉的各种力量的变化是可以通过人的大脑意识来支配,意识才是劲力变化的根源。

    因此从内气的角度来看内劲,内劲就是以内气为引导达到一种肌肉高度协调变化而产生出的各种劲力。

    (三)太极拳内劲训练要素

    我们清楚了内劲与力的区别和关系,以及内气与内劲的联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劲力进行训练。首先明确与劲力有关的几个因素:人体各部的力量,人的意识,神经反应,内气(经络系统)。那么太极拳内劲训练重点就是放在这几个因素的训练上了。

    人体各部的力量是劲力的基础,各部的力量越大内劲就有可能越大,因此我们要发展人体各部分的肢体力量。力量素质具有综合性,包括抗阻力能力的最大力量也有包含速度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因此发展力量素质要有克服阻力的练习,也要注意速度力量即爆发力的练习以及力量耐力的练习。当然单是力量大而没有其他几个因素的配合,内劲是练不出来的。因此在练习力量素质时要注意运用能综合发挥身体力量的练习形式,如抖大杆,推沙包等,以使力量更接近于内劲的需要。

    人的意识在内劲的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这几个因索中意识就与神经和内气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这些句子说的都是意识在练习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这里所指意识不仅是指要指挥动作,更重要的是指要大胆合理的想象。而心静则是意识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意识实际是包括人的情绪、心境、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等的心理素质。而其中与内劲最有关系的就是想象力。因为内气的调动需要这种想象力,如汪永泉的杨式太极拳中就要想象自已是个大气球,或手心里含着小气球。招术的运用也需要想象力,例如,“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之掀起而加以锉之之意”,其中的意都是一种想象力。用力的方式也需要想象力,如想像手里握着鸡蛋猛地甩向对方,并意想鸡蛋在对方的中心炸开等等。因此培养和发挥想象力在内劲的训练上是十分重要的。

    神经反应在内劲中表现为听劲和身体肌肉协调的灵敏性,听劲即是感觉对方力量变化的能力。一是通过皮肤接触来感觉对方的力量变化,二是用眼睛通过对方肢体形态的移动趋势来判断其力量的变化。因此以触觉和视觉为刺激源的反射反应就是训练提高神经反应的重点。但肌肉在获得信息后能迅速地调整达化解来力的效果才能说明其反应的正确性。因此正确的神经反应应该是反射时和肌肉有效协调两个因素组成的。即是在反射时之内使肌肉进行有效的协调。这是我们在训练时要注意的。

    内气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上所论述的是内劲的变化模式。在太极拳中内气的运用还有其特点,就是“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务使气敛人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概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撑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从这些古人的拳谱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太极拳中要理想地运用内气就必须遵循“内敛”和“下沉”这两个重要的原则。气内敛的目的是使神经反应最先抓住肌肉的最原始发出点——肌腱,因其与骨骼直接相连,因此气达骨骼就能做到神经支配肌腱的作用。离身体越深层的肌肉稍微—动就能带动较多浅层肌肉的较大幅度的收缩运动。因此气内敛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控制人体的深层肌肉达到较快且有效地调整全身肌肉。下沉是为了松弛肌肉和稳定重心,太极拳的运动原则就是以肌肉的下沉为主要特征,而这种下沉的肌肉又是具有灵性和活力的,那么只有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加强经络系统的功能;使下沉的肌肉依然能充满了内气,这样就能使肌肉神经反应敏锐而有活性。因此利用内气的下沉来带动肌肉的下沉可以避免肌肉的僵持。由此看来内气在太极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是我们训练不可忽视的。

孤岛居士 的 学习太极拳需要有“三心”

我县举办了教师太极拳免费培训班。在培训班开班时我对七十多位参与这次培训的新学员提出了要用三心来学习太极拳。何谓“三心”?就是要求每个学员具有细心、耐心与恒心。

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精粹,是唯一被认为是一门科学的武术运动。其动作处处有规矩,既要合乎阴阳变化规律,又要符合武术技击的要求,即符合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细心的反复揣摩才能正确的掌握其动作。

由于太极拳动作的复杂性以及动作对协调性要求较高,学习与掌握一套拳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因此,要有耐心参与学习,千万别抱有十天半个月就学会一套太极拳的念头。如果存在着这种念头的话,那你只能在太极拳的学习上半途而废。

太极拳运动有很好的健身作用,这种健身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不会因为你今天进行了太极拳锻炼,明天就感觉到身体有好的变化。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是在长期的练习中潜移默化得来的,因此,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要有恒心,要坚持长久的练习。你锻炼的时间越长,你的锻炼效果就会越明显,你的身体也就会越好。

最后我还告诉大家,只要你学会了一套太极拳便可终生受益,只要你天天坚持锻炼,你每天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太极拳运动其乐无穷呢。

陈式太极拳 的 (原创)太极拳随想__之地球和月亮的故事

       随着对太极拳认识的不断加深,每天步行上班的八公里路途中,揣摸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内容。太极拳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太极拳技击的理论和技巧、对太极内功的认识和体会等等,这些都是我反复推敲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突然感觉到:往往突然的灵光一现就可能会让自己的认识更上一个新高度;不经意间把太极拳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更是能够让人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为了把这些认识和体会及时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下一份记忆,也给便于与其他的太极拳爱好者探讨和交流,我申请了博客、建立了圈子,随时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下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太极拳与人生——之初解太极拳与人生的关系密码(1-6)》、《太极拳探究(之一)__"云手"和"运手"那个名字更确切》、《太极拳明人和太极拳名人》、《天平和车轮的启示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等帖子完成并发表。就在不久前的《天平和车轮的启示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一文的最后,我斗胆作了这样一个设想:“也许随着功力的不断加深,这个“太极球”会不断膨胀、其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也许能去掉原来的支点,成为一个悬浮在空中的类似“地球”一样的球体!当然这还只是笔者的一种预感,也许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梦想!”但就在今天早上(11月6日),当我把地球、月亮和太极联系在一起时我却突然发现这个设想的现实性!与此同时,也让自己的思路和视野更加开阔!因此,又萌发了一个以把太极拳和现实生活联系来探讨太极拳真谛为目的的专题“太极拳随想”。今天,先不妨从地球与月亮的故事来说起吧!

       地球和月亮都是身处浩瀚宇宙中的两个微不足道的星球。遍布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和时常光顾地球的流行、陨石都告诉我们,它们随时都可能遭受不期而遇的流星、陨石的碰撞。但在这无数次的碰撞过后,又是什么让它们保持着基本稳定的运行姿态和轨迹呢?首先,让我们开看看地球。大家都知道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万物生灵,能够在地球与来自外太空的流星、陨石的不断碰撞中不受到伤害,完全受益与地球表面厚厚的大气层。而对于人类的感觉来说大气层似乎已经到了软得不能再软的地步了,但正是这种极软的保护层阻挡了那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的天外不速之客。从笔者的认识来看,大气层的这种作用似乎蕴涵着以柔克刚的道理。但这个问题过于复杂,再加上鄙人才疏学浅,无法探究的太清楚,这个问题就暂说到此。如果哪位朋友对此问题有研究,不妨加以深入研究。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月球。与地球相比,月球不仅要小得很多而且表面缺少了大气层的保护,因此,无数的流星、陨石直接撞击到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形成了成片的环形山。但即便如此,经过了亿万年的时光变迁,月亮在遭受了无数次的撞击之后,作为地球的卫星却始终与地球保持着这种不离不弃的关系!这又原因何在呢?这种关系的维系,主要是因为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当你把指南针的方向转动之后,指南针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当月球遭受到外部撞击之后,这种撞击力很快就会被月球的自传和地球的引力所分解掉,而月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运行状态和轨迹不会发生变化。此时,月球的自传和地球的引力就起到了一种以柔克刚的作用。

       人之所以能够在地球这个高速旋转的球体表面自由生存和活动,也是地心引力作用的结果。在神舟七号飞船完成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的电视直播中,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翟志刚太空行走的风姿。在失去地心引力的失重状态下,人是不可能象在地面上一样来去自由的,正是地心引力给了我们自由活动的能量和动力。在太极拳众多要领之中“气沉丹田”、“气透涌泉”是核心之一,这一点在太极拳技击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当一个太极拳师真正做到了彻底的“松”、“沉”,那么其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和地心的引力融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状态之一吧!从健身的角度来看,有了这种状态,太极拳师就可以用意念引导地球的磁力线,穿过身体的每个器官和各个部位。这样就很容易打通自身的经络,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从技击的角度来说,有了这种状态,太极拳师在与人交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掤、履、挤、按.采、列、肘、靠八大劲法,以及缚、盖、对、吞四大技法(当然,缚、盖、对、吞,要等太极拳技击到了更高水平才能做到),将对方的力量透过涌泉引入地下,使对方有一种扑空的感觉,失去重心或者直接摔倒。我想,这也许就是太极拳能够“四两拨千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由于鄙人有公务在身,不能一气呵成,只有边写边发表。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今后还会进一步加以理顺和完善。并会陆续推出太极拳随想的其它篇章。请各位耐心等待下文! litao-tj2008 的 太极真谛





litao-tj2008 的 武派太極推手技術要領 1 吳文翰

         舊名打手,含義較為廣泛,為適現今讀者之習貫,本文也改稱推手。早期推手程式比較簡單。武澄清(1800年—1884年)在《打手論》中曾有記述。他說:"初學打手,先學摟、按、肘。此用摟、彼用摟;此用按,彼用摟;此用肘,彼用按……二人一樣,手不離手,互相粘連,來往迴圈,周而復始,謂之‘老三著…’並注‘摟’本音樓,牽也……俗音呂。”武澄清的《打手論》不僅記載了打手的程式動作、練習方法,還可從中得知太極拳的專用名詞“  ”字那時有,尚用“摟”字來代替。

  在“老三著”的基礎上,武派太極推手有了很大的發展。首先在理論方面,武禹襄、武澄清、武汝清、郝月如、徐震、郝少如、閆志高、陳固安、姚繼祖等先生都有著作,尤其是武、李兩 家以及郝月如等前輩的打手理論、早已成為太極拳界共同財富,為眾多習者所推崇。其次是推手的形式,根據實戰時步法需要靈活多變的客觀存在,將一進一退的步法衍化為進退各三步半。後來根據教學需要又增加了推手和大 。陳固安先生在太極纏槍的啟發下創編出多種纏手,增加了四斜大 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武派太極推手的。限於篇幅,本文著重介紹一下進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為多,其他推 手程式和要求,可參閱拙作《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有關章節。

  武派太極活步推手的程式是懶紮衣為基礎,糅合雲手、倒攆猴等拳勢組合而成。下肢的攻防運用主要是棚、 、擠、按四手,因此必須遵照《打手歌》“棚 擠按須認真”的要求,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每一手都要周旋中規,折旋中矩,開合迎送,隨曲就伸,神貫兩膊,一前一後,一上一下,皆須靈活自如,中節合拍。

  下肢步法是進退各退三步半。初習時為了練習下肢的沾連粘隨不丟頂功夫多為合步。如甲右足在前,乙則左足在前。甲右足在乙左足外側。甲進步先進右足,再進左足,踏在乙的右足外側;甲的第三步右足要踏在乙的襠步中間。第四步是左足跟半步,落於右足後側(如搭手時左足在前則先進左足,依次再上右足、左足,方法同上)。退步一方是先退後足(設為右足),依次再退左足、右足,第四步左足僅後撤半步,成左虛步。

  這種進退步法看似簡單,其內涵卻十分豐富。現摘要述說一二:

  1。兩 腿進退步距以能保持自己重心穩定為宜,不可過大過小。橫距以本人兩胯寬度為准,兩足不可落在一條直線上,以免影響步法穩定。進退根據對方動勢,略緩隨;切勿單調地直線進退。

  2。行進要保持一定水平,不可忽高忽低。向前一步扣腳 要低,幾乎是擦地而行;出腳 勁點在腳踵,落步則似踩物;退步略高,支撐腿要松柔,身軀重量要落在足心湧泉,與地相吸,如同長在地上一樣。

  3. 兩腿要分清虛實,然而“虛非全然無力,有預動之勢;實非全然占煞,含上提之意。”虛中含 實,實中有虛,左右相系,互為主輔,保持自身中心穩定,力矩平衡,步法合度,進退有方,周身才會自然協調。

  4. 要氣沉步穩,舉動輕靈,進要迅捷則人在不知不覺 中,而我已至,避其銳而擊其虛,迫彼“退之則愈促”;安靜則自守穩 固,轉折虛無,令人“進之則愈體體長”,找不著實地,而不知所攻。外形雖有進退之分,然以進為主, 進中含退;退也是進,退中隱有進機,虛實變換,隨心所欲,務要占住有利地位。將要發人,步須暗進,一寸為先,整體 協調。

  以上所述是活步推手中對上下肢的要求。由於武派太極深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陰陽為本,中庸為用,均勻、平衡、整體等觀念貫徹。

以上所述是活步推手中對上下肢的要求。由於武派太極拳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陰陽為本,中庸為用,均勻、平衡、整體等觀念貫徹於推手之始終,因此,推手和走架一樣要遵照武禹襄制定的身法要領: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護臀,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撐;雙掌各管半個身軀,守中用中,勁敷前節,三梢合一,氣勢騰挪,轉關閃戰,做到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與人推手相觸不重(沾),相行不散(連),相揉不硬(粘),相合不悖(隨),不丟不頂,不抗不匾,起承開合,輕靈圓活,隨曲就伸,無過不及,緩急應隨,隨人而動,虛實開合,因勢而異,“五技”(踢、打、跌、拿、擲)“八法”(掤、捋、擠、按、採、?、肘、靠),練用結合,在實踐中不斷“默識揣摩”,明規矩,守規矩,脫規矩,合規矩,乃至攀登太極拳藝之上峰。

武派太極推手大體上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練習程式。

  開始練習以順遂為主。王宗嶽 《太極拳論》雲:“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走"是走化來力,不是閃躲逃避。我以中定之勁為支點,以意領牽其力,或棚或捋,彼力量強,我則運轉靈活,順勢走化,引進落空,造成人背我順之勢,再粘隨來力伺機發放,迫其敗北。欲達此境,須先求自身柔順,動作規範,要在走架上多下功夫。如果軀體肌健未能柔活,拳勢動作不能順遂,推手時就不可能意在人先,舍己從人,動急急應,動緩緩隨,開合迎送,得機得勢,故致柔求順為第一要義。

  其次再練逆中求順。在練好順遂基礎上進而練習變逆為順的功夫,在人順我背的劣勢下,我通過身法的虛實變化,腰胯的抽掣轉換,由背(逆)變順,對方由順轉背為我所制。這是練習推手的進一步功夫。

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指出走架打手“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這段話十分重要,走架打手如欲得機得勢,就須手、眼、身、腰、步 “完整一氣”。一旦身法散亂,偏倚失重,糾正之法“必於腰腿求之”,說明腰腿在走架打手中的重要,是指導推手中變逆為順的理論指標,應當認真揣摩研習。

  再次是熟練著勁的虛實開合變化。《十三勢歌》雲:“因敵變化是神奇”。習拳以練體為法,推手以應用為術,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重點練習,習者業已掌握著勁的要領,應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結合有關拳勢研求著勁的變化。要知著形諸外,勁蘊於內,勁是著的勁力,著是勁的載體,二者不可須災相離,做到表裏如一,變化自如,才算完美。在此階段仍是"舍己從人",但從人是為了由己。郝月如老師在《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中說:“若彼欲往左,則我以意領其往左;彼欲往右,則我以意領其往右;若彼欲進,則我以意牽引其而進;彼欲退,則我以意順其而退……能達此地步”,乃能“左重則左虛,有重則有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外觀之似是從人,但其內勁為我控制。我是內外結合,周身和協,外功運作嫺熟,內勁忽隱忽現,穩中有變,“因敵變化是神奇”。

  再進一步練習應以空靈為主,即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說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級功夫。左、右、上、下、前、後、虛、杳、高、深、長、促,處處空靈,毫不托力,欲達此境,外則身法輕巧,手捷眼銳,身靈步穩,內則神氣貫通,反應機敏;與人相觸,運我虛靈,虛實開合,中節合拍,來力處處落空,欲進不能,欲罷不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如陷重圍之中。我欲以巧勝人,須在輕靈上下功夫。

  循此繼往,可臻玄妙之境。

  順、逆、變、空、玄的練習教程,在於說明各個階段的練習要點,並非截然分開。王宗岳、武禹襄、李亦佘、郝月如等前輩的打手理論應當貫徹始終。惟有在拳論的指導下,明拳理,知用法,按照要求,用心研求,由初學漸至熟練,由藝粗漸至藝精,工愈久而技愈精。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欲攀太極推手拳藝高峰者,惟有“工用無息法自休”,舍此豈有它哉!

litao-tj2008 的 太極拳的發源 1 (選自《中國武術史》)

  古人把宇宙叫太極,最初見於《易經》。山西省民間武術家王宗嶽首先用《易經》中的太極陰陽哲理來解釋拳理,故名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的發源,眾說不一。例如,有的說是宋代張三豐所創,也有人認為是梁時韓拱月、程靈洗等所創,也有的說是唐時許宣平或李道子所占,並附以極端荒誕的神話。經過考證,這些說法都是假託附會。

  太極拳氏在明末清初逐步形成的,據《陳氏家譜》載,“陳王庭的武術,在山東稱名手”,其遺詞有“到而今老禪傳,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乘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黃庭》,既《黃庭經》,說明他太極拳吸收了道家的呼吸引導和理論等。另外,從河南溫縣陳家溝流傳下來的太極拳的動作看,于明代戚繼光(西元1528-1587)由十六家拳法中總結出來的三十二式有關,其中相同的勢名很多。在三十二勢中,太極拳就採用了二十九勢。

  戚繼光選編了“拳之善者三十二勢”,陳家溝拳譜舊抄本上抄了戚繼光的《拳經》,同時陳家溝的拳經總歌部分理論也采自戚繼光的《拳經》。從而有力的證明陳家溝拳譜採取了《拳經》內容。《拳經》原子明鑒,並非戚繼光所創,因而陳王庭創拳的素材無疑也采自民間。陳王庭是明末清初人,唐豪查陳氏家譜,譜上在“陳王庭”名字旁邊注有“陳氏拳創始人”。又據墓碑,陳王庭葬於康熙五十八年,說明他是1719年以前的人。

  清代曹秉人著的《寧波府志》載:“四明(浙江地名)而松溪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葉邁泉為之最。”陳炎林著的《太極拳刀槍劍散手合篇》也記載:“陝西王宗,溫州陳同州,海鹽張松溪,四明葉繼美,山右王宗岳,河北蔣祭相承不絕,其間雖分為南北兩派,但拳式原則均不離乎太極。厥後蔣氏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氏。”這證明在明嘉慶時就已有了內家拳,在各地輾轉流傳,不斷改進發展,比陳王庭“悶來時造拳”時間要早得多。

  據《王征南墓誌銘》載,陝西的王宗比嘉靖間的張松溪還要早,此碑文上說:“三豐之術,百年之後,流傳於陝西,而王宗為著。溫州陳同州,從王宗受之,以此教其鄉人,由是流傳於溫州。嘉慶間,張松溪為最著。松溪之三四人,而四明葉繼美(邁泉)為之魁……”。

  “三豐”,系偽造,百年之後的陝西王宗,卻有其人。但據唐豪考證,王宗所傳拳術系內家拳。內家拳不是太極拳,只能說明內家拳早於太極拳。碑文與前面材料對照,至嘉慶間傳于張松溪較為可靠,說明陳家溝拳脫胎于戚氏拳系的三十二式長拳,也晚于張松溪練拳之時,因那時還沒有太極拳的名字。只能說“內家拳”拳術特點有別於外家,一為內家,外則少林……內家則松溪之傳為正。”明末黃宗羲在《南雷文集》、《王征南墓誌銘》中也說:“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明代思想家方以智於永曆六年(1652年)前著的《東西均》中提出:“虛實也,動靜也,陰陽也,形氣也,道器也,晝夜也,幽明也,生死也,盡天地古今也皆二者也,兩間無不交,則無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因二以濟,而實無二無一也。”中國太極圖是我國古人的一種最原始的世界觀,拳術與太極說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太極拳術。

  太極拳附會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管道人,曾寫道:“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而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見《宋史.紀事本末》卷八十)。“太”大也,“極”始也。太極一詞,系古代哲學家對宇宙未產生之前狀況的稱呼。無極與太極之義相似。所謂“無極而太極”,並非言太極從無極產生,而是“太極本無極”之意。太極拳動作大都呈圓形和弧形,與太極圖相似,又因太極拳要求動靜、陰陽、虛實等互相轉化,配合成為完整統一整體,故名太極拳。

云山一叟 的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

作者:张敦熙

一、心静气和:中国人言“心”实即现代生理学上之头“脑”,亦即人身“神经系统”之中枢,司体内一切活动和协调,其大脑司精神活动,亦即是智能、思想、记忆、意识和行为,小脑司控制协调肌肉群之动作圆滑、平均、正确并维持身体在空间之平衡,因之太极拳运动,在身心并练的要求下,而以心始,属于无形,心的功能,惟有在静的状况下,始能高度发挥,使百骸听命,动合自然,此为人人经验所知,不待多释,欲求心静,必须先摒除杂念,专心壹志,恭敬练拳,先想到气,如何使之平和,此要所论之气系属广义之气,一为去其燥、愤、怨、怒不正之气,而养浩然之正气,属于精神方面为无形,一为呼吸清静之空气,属于动作方面为有形。“以心行气”,使之平和,气和则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腺,自然在平衡状态下活动,使人感觉轻松舒适,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非心静气和莫能表现,故列为首要,属于内功,从起势到收势,始终如此,故经论曰:“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即指此也。

二、 虚领顶劲:顶劲者,头宜正直(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唇轻合),虚虚领起,以意导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肌肉、神经两感紧张,不但阻碍气血畅流,且使人有上重下轻之感,必须虚领,始免此病,而使精神提起,腰部压力减轻,所谓“顶头悬”是也。

三、 眼神平视:眼以神为主,眼不旁视,则神不散,故主平视,所谓“目平视前”也,且须顾视左右,所谓“左顾右盼”是也,人之一身运用全在一心,而传神全在于眼,眼到,则手到,脚到,故眼神之所视,即精神之所注,而威力显焉,眼神平视,在应敌时,以摄服人眼,而使之不敢逼视为上,其在练习时,则应含光默默,顾视左右时快,不要呆视,视手时则以前手中指为主,总之要“目平视前,光兼四射”,才可称之曰“活眼”,眼活则手活矣。

四、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也不凹进,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凹进则成驼背,驼背则会使前胸失去脊骨支柱作用,且有害健康。拔背者,两肩松下前卷,两肩胛骨不起尖角使背部圆平,气贴于背也,非驼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则劲由脊发,所谓胸含则有松化之势,背拔则能领导全身,才能垂直中正,要与二项“虚领顶劲”相配合,自然脊背拔长,中正安舒矣,其要脊背要有上下对拉拔长之意。

五、 沉肩坠肘:沉肩者,肩不耸上抬高,微微内卷,而松沉上降,以为沉气之助,否则,气亦随上,且使臂之运动,不能灵活,而有滞笨之感,坠肘者,使两肘有往下松垂之意,否则肩不能沉,腋胁不能护,臂有轻浮之病,且患断劲之弊,故坠肘不仅能护腋胁,且能用地心吸力,增强中定之求,佰腋须有一拳空间,否则为夹腋,夹则肩耸,而臂运转不灵劲透不出,与前三项相配合,周身之劲才能完整,才能透出。肘之下为腕与指,腕要坐,指要伸(舒展)(陈家指伸使指肚突出,扬家指自然微曲)握拳宜松,庶符合全身悉任自然之旨,又手掌表示前推时,手心微有突意,以为引伸内劲之助,但勿用力。

六、 尾闾中正:尾闾者,脊骨最下四个至五个脊骨合成之骨也,此处所言应为泛含腰脊骨,即自腰以下至尾椎,要中正不偏,故外形上要求臀部微敛(“在内质上要求提阴蹻”“有语云提肛或缩肛均为误”“盖所缩提之部分为会阴部位,非肛门也”),则尾闾自然中正,与二、四、五项同时做到,则身体自然中正,自然拔长,腰脊自然松活,无腰硬背驼之病,同时重心自然下垂,自能得中定之势,故曰“中正即中定”尾闾不正,则周身难得中定,盖中定为十三式之本也。

七、 松腰松胯:腰为一身之主宰,胯为承腰之底盘,两腿之上撑点,在全身上言,腰胯实为其中枢,太极拳主灵活,故腰胯要松,能松腰胯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拙力乃消,体舒而无紧张之病,内劲自然畅通,运动乃可灵活便利,虚实变化乃不拙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处,必须于腰腿求之也

其要诀:首先心理放松,次求肌肉神经放松,最要为实腿(即支持全身重量之腿),之膝屈角度,如弓马步,前膝尖,不能过足尖,膝屈不宜小于九十度,足尖微向内扣,如丁虚步,实腿足尖外撇,外角不能小于四十五度,膝曲角大于九十度。

八、 气沉丹田:此要所言之气,系指呼吸之气,气之本体无形而有量有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其鼓荡时,在空中则生风,在腹中则生热,吸气时肺活量增大,肋骨开张,使横膈膜下降,腹部自然内缩,呼气时肺活量缩小,肋骨松回,横膈膜上升,腹部自然外放,丹田位于脐下一寸三分,脐下横通肾脏之间大小肠的部位,适在上躯之下端,以意导气于丹田,故可使下盘稳实,上盘虚灵,复因呼吸深长细慢,鼓荡横膈膜动度加强,促使腹部微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多摄氧气,腹肌增大弹性,可增强发劲源泉,进而增强肠胃懦动,使消化系统流畅,更属余事耳。

九、 内外三合:内三合为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为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合者合而为一也,内三合其目的在使心志专一,精神集中,与一、三两要互为关连。外三合其目的在使上下一致,劲力集中,与二、四、五、六、七各要互为关连,两者相合,不仅可发挥周身一家,一动全动之作用,更可增大地心引力,加强中定之功效。

十、 手随身动:身为全身之主干,脏腑藏于内,为运动之主要部分,亦为避免受损伤之重要部分,故技击之防守,重在保护主干,手系于肩,两手负保护之重责,身动手随,乃自然之现象,太极拳以健身为主,卫身为次,身动则无处不动,而健康保焉,在技击上,凡属攻击,无不以对方身躯为主,故身躯之闪避转化,实为主要之锻炼,因之身动则手随而保护之还击之,太极半以借力打力巧活为主,身动则轴心转,使对方力向落空而顺击之,故曰:要“不丢顶”必须手随身动也。

十一、 步随身换:步指脚步而言,上承身躯,下踏实地,为支持全身运动之根,不可乱动、乱换,须以身为主,而身之前进后退,左转右旋,上升下沉,太端赖脚步为之随,在盘架而言,步稳要身正,步举要轻灵,随身而换,则动为全动,自然完整一气,在应用而言,步以护身为主,俗语云:“手是两扇门,全靠步取胜”,例如人攻我左,身欲左闪而足避,故必随身换步,以卸来势,而后顺势还击以取胜,身欲进退,步不随从,则身必前俯过膝而易失重心,为人所乘,故必须进步,而后可免此病,获致取胜,所谓“胜在占半步”,步有多种,何种为宜,则视身势之动向而换。在空间上长、宽、曲度须以安舒稳实而又灵活为主,在时间上盘架时,动度求慢,藉练耐力,应用时动度求快,期占先机,此又须注意者也。

十二、 虚实分明: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分清楚,而后转动轻灵,毫不用力,如不能分,则患双重之病,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牵动,出手能分虚实,则收发均可收效,人既不易制我,而我反易使人落空,人左重(即发)我即左虚(即松化)而我右即发出,人右重(即发)我即右虚(即松化)而我奕即发出,通常左脚实则左手虚,右手实,右腿虚,反之奕然,要皆顺乎力学,以求变化耳。

十三、 均匀贯串:太极拳运动,式式势顺,不拗不背,不快不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绵绵不断,外式如此,意与内劲奕然,前八项要点做到,则此点已有完整基础,运动一开始心理上意念上就要决定姿势运动的快慢速度,故预备动作及起势非常重要,起快则快,起慢则慢,要求速度均匀,无论出手出足,或收手收足,都要相随实串,尤其在每一式演完,下式开始之衔接时和处,一不要显有停滞现象,二要有折叠转换(即手有折叠,脚有转换,身有起落旋转)无处不有曲线、有节奏、有韵律,所谓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由意的引导,使呼吸自然配合,神态安逸,精神内固,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仅在自身感受周身舒适,即使观者,亦觉有运动美感,斯为均匀贯串之极致,拳经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如是方能上下相随,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动静变换不显痕迹,毋使有缺陷、凹凸、断续处,自然均匀贯串矣,其要在全身关节先后贯串运动。

十四、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经有云:可曰全是用意不用力,故不可曰,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因为意之发动是在于大脑,大脑的组成,非常复杂,我们现在无法确证大脑的那一部分是意的发动体,但事实显出,意的动是由大脑支配,意能专一,则身心宁静智能自出,触觉反应均甚灵敏,而且意之所到,隐于内者,气必先到,显于外者,神态动荡圆融,身躯灵活不滞,也就是意动而后形动,意到气到,劲亦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使气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不用力,是不用拙力,一用拙力则经络紧张僵硬,气血停滞转动不灵,遇人攻击牵一发而全身动矣!太极拳之应敌,讲求不受力(松化),故练习时,必养成用意不用力之习惯,久之真正之内劲自出,所谓“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练高深,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否则,以用力而显力,则易被引动,此非太极拳所尚,故“用意不用力”为其要点,亦为其特点,其要仍在一“松”字。


笑傲征程 的 引用 科学家谈世界第一健身品牌-太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三院院士)


  我的每一天都是从一个小时的太极晨练开始的。我会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或树林前或草坪旁,舒展拳脚。和绝大部分太极拳爱好者一样,我与太极结缘,也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历经寒暑,现在想来竟然已达30年之久。

  我毕业留校那年,正赶上“大跃进”,北京大学也以“会战”的形式研制中型计算机——红旗机,年轻力壮的我当然狂热地投入到了计算机的设计、调试工作,甚至住进了实验室,夜里就睡在办公桌上。当时玩命到不顾身体,经常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最紧张的时候40个小时不睡觉。有时错过吃饭时间去厂饭馆,点的菜还没上来,我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熬完通宵回到宿舍,坐在床上还没解开衣服就睡着了。高负荷的紧张工作,长时间的体力透支,再加上随后而至的三年自然灾害,我的身体彻底垮了。先是全身浮肿,数月不消,时常头昏眼花,心跳过速,低烧不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到医院一查,肺部有很重的阴影,医院最初怀疑是红斑狼疮,治了一阵不见好转,转厂几次院,又被推断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这两种病在当时都是很难医治的重病。

  万般无奈我只得回上海养病,谁知刚见好转的身体又一次被“文革”击垮。 回想起以前的艰辛,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就是在这样日日与病魔相伴的日子中,我结识了太极拳。公园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曾给国民党的一个军长当过保镖,功夫自然不错,我在一旁跟着比画,起初我都没有力气打完整套路数。我对太极拳的认识、感情是逐步加深的,太极拳对身体乃至精神的作用,也是逐步加强的。依然艰苦的创业中虽然我放弃节假日、放弃寒暑假,但我已不再是年轻时那个“拼命三郎”,我开始懂得保护自己,开始懂得用太极拳保护自己。每天一小时坚持不辍的“太极晨练”使我切身感受到了太极拳的妙处。

  1998年,我向方正研究院全体员工发出一封电子邮件,标题是《注意体育锻炼》,我在电子邮件中说:“我发现,凡经常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坚持吃早饭的,体质没有下降,能胜任紧张工作,即使一段时期超负荷工作感到疲劳,也很易恢复。我本人26年来(每天)坚持晨练l小时,风雨无阻,因此,1975年至1993年这18年中经受得住长期劳累和难以想象的压力。”太极拳显现的是“道法自然”的道家血脉,切身经历告诉我,太极拳不愧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百花山 的 杨式太极拳习练技法之一:猫步(原创)



                  杨式太极拳习练技法之一:猫步(百花山原创)

       都知太极拳走的是猫步,讲究“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尤其是练习连续上步的式子(如搂膝拗步、野马分鬃),怎样才能走出猫行步?怎样在连续上步时体现出轻灵的步态,步换身随的腾挪气势,这是我们太极拳人苦苦追求的。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出步的基本方法,出脚时,脚踝要放松,先以大拇趾引领,与地面平行向前探出,随即脚跟(脚后掌)着地,前脚掌略向上扬(不要过高),将前脚掌落平后,屈前腿蹬后腿,重心前移成弓步。千万要注意,向前迈步时,体重要坐在支撑腿上,劲力从支撑腿向下松沉,迈出的脚自然被送出。换言之,尾骨要坐在脚跟上,以腰弓的弹性将脚送出。弓步完成时,弓腿以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宜,膝盖前弓万万不可超过脚尖,感觉全脚掌与地面贴平,俗称涌泉穴与大地接吻,脚上各个关节都要放松。“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之势。”澄甫先师之言不可不察。最要紧处,一定要等前脚落平后再向前弓腿成弓步,此时前弓之劲力是后腿松沉劲向前蹬出的一个沉中带转的不可抗的力,切不可不等前脚落平便一边落前脚掌一边向前弓腿移重心,此时产生的力量是一个由上向前下方落下的力且既不稳又无力。

    其次,要注意摆脚后重心前移准备上步时,后脚跟要随着重心的前移缓缓提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轻便地将后腿收回。

    脚的外摆角度要略大于 45度,以脚内侧对45度为宜。此时支撑腿的膝盖有一个向外侧的撑力,可以很稳定的支撑住身体的左、右转体,并消除迈步时带来的膝部的里外摇摆。

    身体向摆脚侧的转体一定要适度,以能将后腿轻松收回为准。而向另一侧的转体则是要等收回的腿将要迈出的瞬间才开始。

    再噜嗦一句,就是要以腰脊的开合带动四肢的收放。

墨剑居士 的 李敏弟谈她的父亲李雅轩和太极拳

李敏弟谈她的父亲李雅轩和太极拳

我采访过数十位国内外各派太极拳的传人、名家,对太极拳的历史和现状有些了解。我知道四川省成都市过去有一位杨澄甫的弟子叫李雅轩,在四川传播太极拳,为四川的太极拳发展贡献很大。他已经去世,我一直想采访他的后人和传人。1998年底,藉到四川开会之际,在太极拳朋友的引见下,采访了李雅轩的女儿李敏弟。

李敏弟说她6岁时在父亲的督促下开始学拳(在兄妹4人中只有她一人学拳)。她从小生活在父亲身边,直到父亲去世。父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每一招每一式要一丝不苟地演练到位。一次父亲教她练剑,在练到“左右拦扫”这一招时,见她用剑意识不清,几次动作都做不到位,于是用手捏住剑尖,叫她用腰来带动。不但拳的动作劲路要清楚,练习兵器也要明确用法,特别是要明确兵器使用的部位。有时在家中,房间狭窄,演练兵器不能施展开来,父亲就用鸡手掸子或裁缝用的尺子作兵器来教她如何挑剑、如何沾化等。李敏弟的拳和兵器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地学习下来。到20岁时,她已经掌握了太极拳、剑、刀、枪、武当剑、对剑、对枪、推手等。

李敏弟说,父亲在外面是一位威严的太极拳老师,在家里是一位很正统的父亲。父亲十分喜欢身边这个小女儿,有心培养她成为太极拳的传人。李敏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父亲去世后,李敏弟和父亲的弟子陈龙骧结成伉俪。夫妻俩志同道合,对李雅轩留下的太极手稿和书信加以整理,著书立说;同时不断参加一些省市和全国的武术比赛,通过公开的武术活动表演李雅轩所传的太极拳;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授徒,可说是桃李满天下。现在,陈龙骧和李敏弟在成都市成立了李雅轩太极拳武术馆,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为武术馆题写了馆名。

李敏弟得到父亲李雅轩的真传,对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有精辟的认识。

李敏弟说,太极拳的练习要保持纯正的风格,这个风格是在大松大软中落实的。松软不是身体的哪一部分,而是整体。她说:“父亲作过一个比喻,要提起一件衣服,不管你提它的前襟、后摆、袖子,都提不顺。只有提领子才顺,一提领子其他部分都被很顺地提起来了。这衣服是垂下、松软的,也是整体的。太极拳的练习也是一样。”

李敏弟指出,一个人在练太极拳时要问自己:我松了没有?松透了没有?她说:“我对我的学生说,学拳第一天叫你松软,一个月以后也叫你松软,一年以后也叫你松软,10年以后也叫你松软,几十年以后还叫你松软。为什么?时间延长了。功力在长,对松软的要求也就更高、更深入。这就是太极拳的拳味。练习太极拳动作的作用是什么?是增长内劲,内劲是从松软的动作练习中产生的。所以,要在练拳时找这松软的感觉。这种感觉最细微的是什么?是好象在空气中感觉到了阻力,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里气血的流动等等。”

她说,太极拳练习到真正松了的阶段,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父亲有一个比喻,太极拳的练习好比伞的撑开。伞不用时收起来,放松了;用时撑开,此时伞面是绷起来的。不是硬也不是懈,是整个铺开的。整个伞面是完整的,伞面上的每点都处于整体中,张力是均匀的。太极拳练习松软的情况与此类似。”

她特别强调松腰。她说,不松腰,力沉不到脚根,力量就不能从脚上像弹簧那样反弹上来上下贯达;不松腰,气也不能布满全身;不松腰,在练拳时胯也送不出去,步会迈得很小。拳诀上说“命意源头在腰际”,要多从腰上找。

在谈到“用意不用力”时,她说,用意不用力是存在的,实际上是叫人不用后天的僵劲。僵劲是后天的生活习惯,要把它丢掉、丢干净。如果不丢干净,让它老是呆在身体里,就阻碍气血运行,阻碍练习的进境。正如人一辈子要同自己的毛病作斗争,克服自己的毛病一样,练习太极拳的人也要一辈子与自己身上的僵劲作斗争,做到大松大软。比如揉面,将面揉得越软越透,面筋才能拉出来,太极拳是极柔软才能做到极坚刚。

李敏弟认为,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多处于健身的水平上,深入不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她引用了她父亲的话说:“学习太极拳要有真正练太极拳的老师,要有悟性,还要有时间、有精力来练才行。所谓学拳要有缘分,这个缘分是条件。几种条件具备才能练好太极拳。现在练拳的人多,但真正练得好的人少。”

李敏弟畅谈太极拳练法的一席话,但愿对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墨剑居士 的 方宁谈太极拳功夫


                    方宁谈太极拳功夫

              《武林》杂志1982年第12期,总第15期

习拳者每以几成功夫论其功夫之深浅,太极拳亦是如此。在太极拳推手中有时可见青年败于老年,壮者败于弱者,人们通常谓其功夫不及后者。然功夫并非不可捉摸之物,而有一定之客观标准。究竟太极拳功夫成数如何划分,如何定其级数,现分述如下,以为太极拳同好者参考。

太极拳功夫计分十成。一至三成功夫是谓下乘,也就是入门功夫,有三成功夫可谓入门,不具三成功夫不能谓为入门。四至六成功夫是谓中乘功夫,通常即为已登堂入室。七成功夫是中乘功夫与上乘功夫之过渡阶段。这是习太极拳的关键一步,常谓之炉火纯青阶段,也是中乘功夫的最后阶段。八至十成是为登峰造极上乘功夫,八成者登封而未造极。凡太极功夫至十成功夫而造极者,必是出类拔萃之代表人物,屈指可数,古今不多,非数十年苦功不可达此境地。目前,具八成以上上乘功夫者,除非不露面,一露面必在当地,省内甚至国内武术界出名。

再进一步将此十成功夫论述如下。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功夫,其过程是化僵硬为柔,积柔成刚。拳经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招熟就是太极拳推手,也就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当然,习太极拳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者可不练推手。但兼以武术为宗旨而不练推手则拳术不得入门。在推手中由招熟而渐悟懂劲,即是由一成至三成功夫阶段。

以推手言,一至三成功夫是化劲阶段。拳经有云:“退圈容易进圈难”,一至三层功夫既是退圈功夫阶段。一成者硬力多而化劲少,二成者化劲渐增,硬力渐少,是招熟标志。三成者化劲为主,渐悟懂劲。是时不仅知道而且能做到以走圈柔化任何强力之进攻。一至三成功夫是由勉强退圈进入自然退圈,习惯性走圈柔化,不丢不顶,开始真正懂劲。

四至六成功夫是进圈阶段。所谓进圈不是单纯化圈退而化圈进,而是在化圈进的过程中粘黏的情况下带有逼进,迫使对方失去重心,将之击离原位,甚至击倒或发出,开始具有发劲与寸劲,具有威慑性。所以说,练太极拳而不具发劲与寸劲,则尚不具四成功夫,尚不能谓已经入门。

四至六成功夫是进圈功夫,也是积柔成刚阶段,也是由寸劲逐渐向分劲发展的阶段。常人攻人,将手收回一二尺蓄劲再击出,是谓尺劲。而太极功夫不需退手,手只柔绵贴住对方身体在一寸内发劲,此时已具四成功夫,也就是太极拳开始登堂阶段,在拳术上此时两腿有根。

至四成功夫以上则是拳经上所谓 “是时功用一日技进一日”阶段,也是太极拳开始登堂入奥积柔成刚阶段,同时也是“功夫无息法自修”的阶段。是时“入门引路需口授”阶段已基本结束,即使不推手,个人单练仍能增加技击功夫。当然此时不脱离明师高手的指点与不脱离推手实践是更好的。

六成功夫是“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阶段,是时太极拳已经登堂入奥,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开始步入本是舍己从人,渐至随心所欲阶段,“豁然贯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朝一日确实豁然贯通,一通百通,不禁自思,“原来如此”。

据笔者自身体会,七成功夫是太极拳的关键性阶段,也是由中乘功夫进入上乘功夫的过渡阶段。也就是常语所谓炉火纯青,随心所欲阶段。至此阶段进圈已毕,是无圈阶段,也是由寸劲真正进入了分劲阶段。是时,无处不柔,无处不刚,处处能化,处处能发,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在推手技击上。一至三成是外圈化,四至五层是内圈化,六成功夫是贴身化。可以将对方力点引向自身泄力而转化发出,即见肉分离法。至七成功夫既是无圈打法,即不仅具有以上各种打法,而且可以将对方劲力引向自身不化而发,即点打法。此时在推手中立不摆架,打不露形。沾着既打,一点之处有化有发,可化可发,说刚即刚,说柔即柔,使人莫测。

八至十成功夫是谓上乘功夫,笔者未达此境界,仅据个人学习拳经体会加以推论。是时太极拳已入化境,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时拳贴人身只一哼一哈之间,甚至几乎未见其动,未觉其动,而人已打伤。出手见红,发手伤人,更不必论及封筋拿脉,点穴闭户等。当然,拳术是无止境的,功夫无息法自休的无息也正是这个意思。所谓十成,所谓造极是无止境的。有的太极拳名家甚至达到一般人几乎认为不可能的神乎其神的境地,如杨禄禅停麻雀于手掌而麻雀不能飞出即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是时拳术上甚至不那么死练外形,而只是练气养神练意,讲求道德。

以上所述想有很多不妥之处,作为个人学习心得书此以公诸同好,以为习太极拳者共勉,望指正。




太极秘境

          

          太极秘境:纯天然形成 神秘力量使江水曲折  太极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和一些深奥的哲理。据说太极图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就已经出现在陶器之上。古老的太极图对今天的人们说,仍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

          

          太极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