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陈立清太极拳网

陈立清太极拳网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7 23:19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在传统叫法里叫懂劲阶段。王宗岳《太极拳论》里把太极拳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著熟,二为懂劲,三为神明。王氏所说的著熟,从内讲,就是此文所论的意守丹田。因为本文是从意气的角度来论太极拳,重的是内,所以用意守丹田来命名其初级阶段。著熟一说重的是外形。
  何谓著熟?过去太极拳架子没有规范过,一师一个架,对于各拳式的解法,更是见仁见智,五花八门。实际上著熟是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的。王氏之所以用著熟来命名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我猜想主要是强调当时学艺的一个重要原则:尊师。


  过去由于资讯条件的限制,既没有研究资料、练功心得可读,也无录像带可看。要学真功夫,就得要找到好师傅。功夫的传递主要靠动作,而不是靠资讯。这是中国武功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延续的一个基本特征。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循规蹈矩,把老师教的动作、套路都做得十分熟练。在这一熟练的过程中,自然也就获得了入静、放松等初级阶段所需要的基本功。


  懂劲应该说是学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练太极拳的中级阶段。后面的所谓神明,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中悟出来的,因此很难把它独立为一个太极拳的阶段。神明既没法教,也学不到,只能是在懂劲以后明理,从而越练越神,一旦运用,能随心所欲,出神入化。


   
 由著熟懂劲,从内讲,就是由意守丹田气沉丹田。这是太极拳中的重要转换关节。它实现了由外到内的,由无力到有劲的转换,从而达到了修身的目的。


   
 如何实现由外到内的转换呢?前面说过,太极拳的初级阶段通过入静放松,把身体原有的僵劲都给丢掉。身体一无所有了。这时就需要找到一种新的东西来代替所丢掉的东西,也就是说要给身体注入一种新的力量。太极拳所找到的这种新的力量就叫做内劲


  获得力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根据力学的原理锻炼肌腱,身体能长出一个个表示力量的肉疙瘩,可见是很有效的;而根据儒家心学的道理用意不无力,也能使身体充满力量,而且也是很有效的。但内劲这东西不像肌肉疙瘩那样表现在外面,是看不见的。要获得内劲,就需要有点悟性,所以太极拳里把寻求内劲的过程叫做懂劲


  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对懂劲二字多有误解。他们把懂劲简单理解成懂别人的劲,就在推手里去求。练习推手在太极拳中固然很重要,不练习推手就把握不住别人的劲路。但推手本身并不能产生内劲,相反,无明师指导的推手,通常只能产生硬力。也就是说副作用很大。


  由于推手是一种对抗性练习,它可以作为一种对自己功夫的检验方法,但不可以作为把太极拳带入高级阶段的方法。太极拳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跃是由悟性而生。懂劲讲的是懂自己的劲。这道理就像做人一样,懂自己总是比懂别人难。所谓懂劲阶段是指自己的内劲产生和增强的过程。

 

  内劲是什么?简单说,内劲是在入静放松的条件下,周身协调运动所产生的一种人身能量。


  注意,不能说一切身体的协调运动都能产生内劲。舞蹈为了舞姿的优美,也要求周身协调的动作,但它并不产生内劲。这里的区别主要是用意的不同。


   
  内劲从哪里来,它是如何用意的?关于这个问题,说的最明白的要算武当山所传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其论认为:


        “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的前辈,如顾留馨先生,对武当山所传张三丰《太极拳论》的真伪存疑。以张三丰命名的《太极拳论》是否明代道士张三丰所著,这是个考据学问题,这里姑且不论。但张文因为点出了以下太极拳的四个重要原则,因而不失其为太极拳经典的价值。


(一)用意不用力的原则;
(二)势势相承,连绵不断的运动原则;
(三)内劲的产生原则;
(四)内劲的劲别。


  欲手上有劲手上求,腿上有劲腿上求,这是力学的办法。而内劲获得的方法则完全相反:欲手上有劲从腿下求,一点有劲全身求。张三丰《太极拳论》道出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练习内劲的方法,具体说就是:首先放一个特定的,认准从脚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这一内劲运行路线,然后以这个意所包含的理去做太极拳圆弧运动练习。经过长期的练习后,内劲逐渐在体内形成,所谓运柔成刚。由此获得的劲力,由于有一个把全身连贯起来的意在做指导,其特征就是个字。


  内劲是一种人体内强大的能量,也叫太极刚劲。有的太极拳家说太极刚劲无坚不摧,故而称之为神力。无坚不摧大概有些夸大,但当刚劲骤发时,所产生的能量有确让人瞠目。


  内劲在体内产生以后,人体力量实现了由外到内的转换。这时,太极拳的豆腐架子就变成了外柔内刚的架子,就能够实现后发制人了。


  内劲在太极拳里是通过特定的形式发放出来的。关于这些形式,张三丰《太极拳论》里提出堋履挤按,采冽肘靠的八门劲别,陈式太极拳却发展了缠丝劲的理论。


  堋履挤按,采冽肘靠是八个不同拳式的名称。这些不同的拳式之所以能够构成太极拳的八门劲别,主要是因为通过这些拳式的练习,使人体构成一种以自己为中心,把内劲向周围的四个正方和四个斜角发放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八卦阵。因此,只要明白了太极拳内劲发放具有以自己为中心,向八方发放的特征,就等于掌握了八门劲别的本质。至于具体的拳式如何,则可以任其在太极拳的发展中不断创新。

缠丝劲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它形象地表现了太极内劲的基本特征,表达出太极内劲与其它内家拳内劲的区别。因为太极拳的基本运动形式为连绵不断的圆弧运动,其内劲由脚跟向上,在圆弧中缓缓运出,所谓运劲如抽丝,形成一个上升的螺旋形式,所以太极劲就是缠丝劲,并不独是陈家拳所专有。这种内劲在骤间发放出来时,就像龙卷风拔地而起,具有拉枯摧朽,势不可挡之势。故称一动一太极


  今天讲缠丝劲的,大概为了教学上的方便,许多拳师把其解释为手臂的内旋与外旋。其实,缠丝劲是内劲,在内不在外。外形的旋转是不会产生内劲的。内劲是用意贯注,由内而生。 


  仅仅明白内劲产生的机制,这还不够,还必须研究内劲产生的气机气理,练拳才能得理,由此才能阶及神明


  关于太极刚劲在人体内产生的气机,在王宗岳《太极拳论》里被概括为两大基本要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我们先来看看气沉丹田


  在内劲从脚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这一运行路线中,腰是全身的关键。在腰间带上意与气后,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气沉丹田。太极拳练习要经过意守丹田阶段的锻炼,由于长期把意念放在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的气开始向身体的下腹部集中,习拳者有了气感,这时意守丹田就成了气沉丹田
  在一些介绍太极拳的书里,经常把意守丹田气沉丹田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运用在同一个意义上。严格地说,这两个概念是不应该混的,尽管二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意守丹田重的是意,气沉丹田重的是气。意和气并不是一回事。气沉丹田是长期意守丹田的结果。只有把这一因果关系弄清楚了,才能明白用与用的区别。

 

  太极拳的柔化刚发都是通过气沉丹田而来的,因此气沉丹田是内劲产生的关键。气沉丹田即为中气,因为人的身体以腰为中界,把气集中到人体中央下腹部,自然形成中气。


  对的认识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他明确提出了极高明而道中庸命题。中气在人体内的形成,的确是太极拳比一般武术的高明之处。太极拳把气集中到人体中部,从外形上讲,就使太极拳获得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稳若泰山的特征;从内体讲,使人体内产生了令人瞠目的太极刚劲。


  中气对于太极拳的重要性,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说:


     “
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


     “
打拳中气所往,人孰能禁!


     “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一以中气御之,不失大中至正之道。


     “
拳以中气运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


  现在一些拳师及书籍对气沉丹田的解释,由于没有把太极拳的气机气理弄清楚,经常把气沉丹田解释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指的是小腹部随呼吸节奏的一开一合,重的是外形,并不包含中正的意义。如果把气沉丹田解释为腹式呼吸,让学者克意去求小腹的开合,气并不一定真能沉到丹田,却容易使学人不懂或忘却中正之道。


  太极拳由外向内的转换,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关节。在意守丹田阶段,身法很重要,要求在每一个拳式里分开合虚实,到了气沉丹田阶段,身法就不那么重要了,所谓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这时的开合虚实都是意,在内不在外。一次发劲,就是一次丹田的开合,所以陈鑫说:


   
 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发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


   
 至于外形,包括呼吸在内,应听其自然去配合意,以意导形,最后达到形意的统一。 


  我们再来看看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这句话很有意思,所谓指的是用意而不是用力,具体说就是通过头部向上顶的意念,把内劲从脚跟向上领。这样才能完成由脚到腰到手的内劲发生过程。


  通过气沉丹田而形成中气,通过虚领顶劲把中气转换成内劲。这就是太极拳内部的气机气理。这时的中气,经过顶劲一领,就形成了体内的正气。对此陈鑫说:
        “
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
        “
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思领起即行到头顶上,中
   
 气自然领起来,非有物以提之,是意思如此。
   
  人体内的正气就是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它一出现,人体就有了至大至刚的能量。所以陈又说:
        “
得其中正即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
        “
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
  
   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
   
  太极拳转来转去,柔化刚发,说到底靠的就是一股正气。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此文开头把修炼太极拳的基本目的归纳为培养体内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