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几种陈家沟太极拳的内功修炼方法

几种陈家沟太极拳的内功修炼方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21 23:35 编辑: 网络 查看:

4、太极桩功
    太极桩功是学拳者之必修的桩形之一,桩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套路的发挥。就好象盖房前必须打地基一样。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基不牢,盖不了几层就会自己倒塌。练拳也是一样,桩基不稳,就无法继续下去,即使你强学下去,也是摇摇晃晃,神形欠佳。
    太极桩功在意识修练方面不如无极桩功,但在体能训练上又优于前者,同属陈氏太极拳内功修练的主要功法之一。其方法如下:
    脚步双重着力与肩同宽,两足五趾抓地,悬脚心无碾物之志。右手呈瓦垄状置于前胸,左手四指相拢而中指外露,扣关节上勾,以‘合谷’对于腰间之‘命门’。虚领顶劲,下凳微收,牙齿微拢,舌顶上鄂,以牙缝和鼻孔自然呼吸。身体下沉,呈蹲状,默念:“啊、啸、嘻、嘘、吹”。
    意识支配,中指领劲,
    下绕三圈,落于“劳宫”
    劲走“大陵”,绕道“少海”,
    穿过“肩贞”,再到“天突”。
    落于“膻中”,又下“脐中”,
    经过“气海’,定于“关元”。
    由小及大,又大及小,
    下降“中极”,归于“会阴”。
    枝分两岔,两腿缠绕,
    过了“梁丘”,继续下绕。
    经过“照海”,定于“涌泉”,
    往复多次,脱离等闲。
    太极桩功在整个运功过程中提倡:“上虚下实”和“中指领劲,意贯丹田,牢固根基”。劲行轨迹以螺旋方式层层深入,或缠臂,或绕腿,其根本是培养和增加自身的“缠丝劲”。一但负有螺旋的缠丝劲形成,就“无柔不化,无坚不摧”,进能循序渐进,退能固守城池。
    太极桩功在练习时一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注意姿势要端正,切不可翘臀弯腰。因为姿势不正就气血难通,就不便于“清气上升于百会,浊气下降于涌泉”。第二要有挑战自我的决心,一般人易半途而废,站不了几分种就会因为受不了而停下来不不练了。其实不然,只要坚持往往还可以多站几分钟,只有超跃自我,超过极限才能进入佳境,否则,即便你多么爱好也是“终与太极无缘”。
    由于太极桩功在练习时在精神上要求全神贯注,动作上又要求立身中正,特别虽下肢体由于变弯曲负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加速了周身血液的循环,提高了血液中的氧含量。所以对气血不通,关节炎,肩周炎和心血管以及大脑血管还有肠胃系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大家在练拳的同时也要多站站桩,太极桩功一下会让你受益终身。
1、单式定桩
    单式定桩是动中求静,属动功修练的一种,是将太极拳套路折开一节一节单式练习,每节都要求“以劲催形”和“内动而外随之”。特别要做的是“定桩贯劲”,所以也叫“定式子”或“正架子”,一般由于老师根据学拳者的情况而定。或开档,或扣档,或三七定桩,或四六定桩。单式定桩是校形阶段,也是再上一层楼之必需。俗话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定式子就是在上规矩,是将招招式式规范化,是将“形”与“式”进一步理念化。否则就难“神形兼备”和“劲随意走”,只能在圈外徘徊,进入不了高极阶段而“最终难入化境”,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晨练者或太极爱好者。
    在单式定桩的训练过程中,若无老师在旁指导可采取以下措施:现以陈氏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金刚拘捣碓”为例。一、先调脚步与肩同宽,然后双手微微抬起<由内及外,以劲催形,以肩带肘,以肘领手>,定势三到五分钟,双手与双脚呈对拉状,双手有明显的上捧感和双脚有充分的沉重感。二、双手慢慢下提按,身形下沉,肘膝有相合之意,在双手下按的过程中也要有“由内及外,以劲催形,以肩带肘,以肘领手”之意。然后定势三到五分钟,由于于双腿充盈会有强烈的沉重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定要挑战自我,多站一分是一分,直至极限,能超 过更好,三、重心微向右移呈四六桩,坐右胯,双手由右下而左上托之,在双手上托时还要有“劲由内出,以劲催形,以肩带肘,以肘领手”之意,在右胯与双手对撑的过程中,使右腿沉重感继续加重,有明显的左虚右实之感觉,然后定势三到五分钟。四、重心慢慢左移呈三七桩,左坐胯双手旋掌心朝外右捋外托,在旋掌心朝外和右捋的过程中要注意“劲由内出,由内及外,以腰带肩,以肩领肘,以肘带手”,定势时双手与左胯要对撑之意。五、双手先含而后捋(与左脚铲步形成对拉),撑劲不丢,重心完全右移,提左脚左前方铲步呈三世桩,定桩三到五分钟。在左脚前铲和双手后捋的过程中,应有“劲由内出,胯催膝而膝催足”和“以肩带肘,以肘领手”之念。六、重心前移呈三七桩,双手后捋旋掌朝前,随下肢重心左移呈上撩状<劲由内出,以肩领肘,以肘领手>,定桩三到五分钟。七、左手继续上撩引右脚虚步上前,右手上托与左手相合,左手下按于右肘弯。在右手上托的过程中,与左脚要有对撑感。双腿左实右虚(右脚尖点地)呈九一桩形,左腿因负重载而气血充盈,会明显的觉重感,最好能定桩三分分钟。八、左手继续上撩引右脚虚步上前,右手上托与左手相同,左手下按于右肘弯。在右手上托的过程中,与左脚因负重载而气血充盈,会明显的沉重感,最好能定桩三分钟,尽量独立支撑,劲贯涌泉。九、左手下按于腹前旋掌心朝上,右手以掌变拳落于左掌心(有意识的将周身之劲贯于丹田)。双腿双重着力呈五五圆裆桩形,定桩三到五分钟,尽力锻炼自身平衡。十:身体下沉,猛震右脚(劲由内出,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与肩同宽,同时右拳心朝上猛落(以肩领时,以肘催手)于在小腹的左掌掌心。
    在“金刚捣碓”的整个练习过程中,从起到落共分了十个小节,每节的“裆法”和“着力点”以及肢体的“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练习时可根据不同的长短将每个动作或分分三节,或分五节进行分解,然后按要求而为之,尽量使动作到位,该虚则虚,该实则实,该挤则挤,该按则按,否则,即便你练的满身臭汗,也是徒劳无功。
    二、单式弹抖劲
    弹抖劲在太极拳运动中属高级劲,随着内功的不断修练功力会越来越深,功力越深弹抖劲就越脆。如果将“化劲”概括为阴劲的话,那么“弹抖劲”就正正规规的属阳劲之范畴。弹抖劲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力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是内力的快速爆变。“积累”是“蓄”,亦为储备。“爆变”是“发”,亦为释放。前面已讲过“丹田鼓荡”,讲过内压,内力的不断积累其实就是将内压不断加大,内压越大爆变<爆发力>的能量就越大。陈鑫和陈照丕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和《陈氏太极拳引蒙入路》中曾有:“劲如火药,无压不爆,燃者无弹”和“蓄劲如卷炮,卷的越紧,爆的越响 ”之说。其意明确的表示要想发好劲,其关键是在于劲要蓄好。
    弹抖劲在实际中对抗中应用极广,无论推手,散手都有其精彩的表现,最能体现“弹”的要数 “贴身靠”和“沾身跌”,最能体现的“抖”的要数“下栽捶”和“外摆式”。这些招法都属瞬间爆发力,都是通过内压的“量变”产生的弹抖劲,弹抖劲的练习方法与骤,一直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现取陈氏太极碰撞套路中的“掩手宏拳”一式为例,介绍如下:
    定三巨型档,左虚右实,右膝与右脚尖上下垂直。左手掌心朝下平伸于左膝上前,右手卷拳心向上置与右胯,定桩三到五秒。然后身猛然逆旋前移,同时左肘后击,伴随右拳猛然发力。<以意领气,以劲催形,将丹田之气通过以胯催腰,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快速传于拳面>。每次练习应不低于五十次,能超过一百最好。最初几天练习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化,一但动作准确,就可以使全身之劲而为之。其后,可对每个发劲一一照搬而行。久而久之弹抖方有大成,最终可随我所愿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