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太极拳内功修炼精要(视频-祝大彤) (2010-09-23 12:52:34)
标签: 体育 分类: 太极拳、形意拳
(一)、九松(“九曲如珠”以“气”贯):
胯、膝盖、踝、脚趾;肩膀、肘、腕、手指;腰
(其中“腰”要松的如一个“大空洞”)(九松中“肩部”是最难“松”的)
(二)、十要:(太极功夫的真正提高在练完太极之后——功夫在场外,生活中不断体验;一开始练拳时,不要练推手,我就是八九年不去公园)
溜臀、
裹裆、
收膝盖、
收小腹、
收左右腹股沟(“工”字步,脚尖、膝尖、鼻尖“三尖”相对,用小腹沟部带动后腿上步——即可练成此要)、
圆背(如“王八”背、龟背,让“背”鼓起来)、
展胸(为了收“胸窝”;要达到“空胸”“松胸”)、
持项(松颈部、“脖子”。古人云:猴头驰项)、
虚灵神顶(“顶”是虚的)
(“收膝盖、收小腹”是最重要的,是前中心;“溜臀”是后中心)
(不主张“气沉丹田”,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而应该主张“气流布全身”,可以说“空小腹、收小腹”,不要用“气沉丹田”这个错误观念)
(三)、 阴阳顶:
如果想着“百会穴”,则走路前进困难,但后退容易。因此,在太极拳修炼时,后退时想着“百会穴”(阴顶),而前进时则想着“百会穴”旁边的“息会穴(音译)(阳顶)”,修炼时要注意。
(四) 印阴、阳松:杨宇庭讲:每一个动作(不是“式”)不能少于九个小动作,而我教育学生时要他们每一动作不能少于九秒!广东那边我的一个学生每一动有二十几秒(练第一段用32分钟);浙江我的一个学生15秒(练第一段用26分钟)。我自己最早练拳时一个动作大概50~60秒(好慢啊,看来“慢”才能出太极功夫啊),一套拳104式我用80分钟。是不是慢就好呢?适当即可。
(五)八方线:十三式也
(六)手指的作用:“掌变拳”或“拳变掌”时每一个手指要“依次而动”。这是一个永远的原则,时间长了,你的太极拳功夫就上去了!“功是自己修的,老师是教不出来的”
使用胳膊时,不能“直来直去”,要从肩膀到手指的“节节贯穿”。
五个手指中,图中食指的尖部长出一寸来,是指该食指的尖部是主掌“意念”的,用意要到该食指处。该食指又称“轻、扶线”,如果食指不用力,则掌就不用力,腕部也不会用力。它“扶着”你的运行路线。
小指是“放松的”;
第四指是“引领的”;
中指是“中心”;
大拇指是“自己的重心”。
“钩”手一定要“低于”掌手,这样的话“重心”才会稳。走路时两手的“大拇指”竖起来,两肩放松,则老年人不容易跌跤!
小拇指是管放松的,小拇指上有“心经”和“小肠经”,常松“小指”则心胸舒畅,无便秘,且“肩部”松的快。
(七)安舒中正:指“心、神、意、气的安静”和“肢体的中正”。肘尖和脚尖要相随,身体容易“正”。
练拳,“正”是最重要的。内心“安舒”-“静”;外现“中正”,“正”着,“净”也。
(八)三动三不动:你用它来站桩和练拳,“中正劲”就来了。太极拳是“减法”,比如说太极拳有100个姿势,那么我们就只用20个姿势来“动”,其余的“不动”。
“脚动手不动”——“肩”和“胯”都长在“脚”上,它两个永远也不是动力的来源。鼻子和两个肩膀组成了一个“三角形”,鼻尖是中心,手则是鼻尖的延长!所以,是“脚动而手不动”啊。
注意:所有的重心变换都在“四隅位”。
“手动脚不动”——
“手脚齐动”——
所以,太极拳最后练的是“脚”而不是“手”(如果练得的是手,就成了肢体运动!而不是“心脑运动”!)
(九)松功:
练太极拳的“目的”不重要,“过程”很重要。太极拳练得是一个“退力”的过程,把自己的“拙力”退掉,换成“太极劲”。
第一步:站“无极桩”从3分钟开始,5分钟,最长站40分钟即可。
第二步:双手从身体前面一并抬起时,松肩垂肘、松脚,双手“好像一根绳子拉起来”。到头顶时,好像绳子被剪子剪断了,双手自然下来,自由晃动,等双手不动了,再继续抬起来。。。。。“中指指向九天,食指扶着”
第三步:双手从左右落。松肩垂肘、松脚。
第四步:双手从后面落。食指向后一翻,就好了。(第7集)
注意:举手时,气要下去。
还有几种“松功”比较复杂:
云松、阴阳掌、“头上去手下来”可治颈椎病。
视频链接([个人日记] 自然太极拳祝大彤):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