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劝称赞圣号]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杨式太极八段锦是杨氏门内秘传的内功功法,是用意练气运劲的功法,里面包含了许多发劲技击动作的训练,常练杨式太极八段锦,可以练出刚、截、冷、松、弹、抖等多种劲路和腰功、腿功。练时以意行气、以气发力,非常有助于太极功夫的加深。我的老师张老先生也不轻易向人展示这路功法,只要他认为在太极上可以发展的人传授,如今本吧里对杨式太极有兴趣的很多,我就把这路功法给大家介绍一下,与大家一起学习,参考。当然,我本人水平有限,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另外,也许其他杨式分支也有这个功法,如同具体练法上有差别,也请见谅。
【第一段】:
第一式:两脚并立后微开(比肩稍宽或与肩同宽均可),两脚尖稍向外,按杨式太极“十要”的要求站好。
第二式:深吸气,两手向两侧慢慢平举,高与肩平,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指尖向外,然后以意行气,使气达于指尖(有气感就可以了),两手梢节领劲,尽量向外伸平,呼气。两手抬平的姿势至少要坚持2分钟(张老先生说,能坚持半个小时最好,长时间练此式,两手下按将产生五百金的力量)。
第三式:缓缓深吸气,身向下蹲,两手弯臂曲肘,尽管向两肋内收,手掌心依然向下,保持与肩同高,手指向外。
第四式:由鼻腔向外吐气,同时以意行气,使气达于指尖,然后向两侧快速展臂发劲,指尖尽力向伸(梢节领颈),同时身体起立。此式最少反复练习五次。
第五式:缓缓吸气,两手慢慢移向身前交会(与肩同高),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于手腕处相叠于胸前。
第六式:两掌心翻转向上,身体微下蹲,此时急促吸气,将两手快速收于左右两侧,肘尖尽量向后击出,两掌紧贴于腰,掌手向上,手指向前。
第七式:两手慢慢前伸,当两肘将至腰际时,快速向外吐气,并以意以气达于指尖,突然向前发劲,心力外伸,高与肩平。
第八式:缓缓吸气,两手向两侧平肩分开,掌手向上,指尖向外,然后缓缓呼气,以意引气,达于指尖,尽量外伸,保持这个姿势两分钟。
第九式:动作与第三式相同,只是掌心向上。
第十式:动作与第四式相同,只是手指向上。
第十一式:深吸气,同时两手五指用力慢慢向里抓勾,须节节弯曲,有握石如粉的意念在里面,直至握拢成拳。引式要反复做五次。
第十二式:两手快速抓握成拳,急促吸气,双拳用裹劲向胸前内收,拳背向外。然后,两拳同时变掌,以意引气,达于掌心,讯速向两侧发劲,高与肩平,掌心向外。此式最少练习五次。
第十三式:两掌向里收转抓勾,握拢成拳,随之呼气,双拳用力向头部两侧收紧,高与耳平。然后急促吸气,双拳随吸气升举至高与额平。
第十四式:鼻腔急促呼气,两臂快速向上升臂上托尽量伸直,两大臂紧贴两耳,掌心向上,指尖向里向下沉,十指相对,掌根尽力向上吐劲。
第十五式:慢慢吸手,两手向里交会相叠,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第十六式:双臂相叠由上转下,待与肩平时,两掌心翻转向上,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然后吸促呼气,并将两手快速收于左右两侧,肘尖尽量后击,两掌心贴于腰前,指尖向前。
第十七式:两臂向两侧分开,从外向上、向里划弧收拢,掌心翻转向下,随着缓缓呼气,以掌根往下沉按,气沉丹田。
第一段就介绍完了,此段主要是训练胸、背、肩、指的发劲,着重练刚劲和截劲。
【第二段】:
第一式:由第一段预备式动和起,两掌心贴小腹,由下向上相摩至肚脐处合掌,缓缓吸气,两手随吸气经胸前过鼻尖直上,至两臂紧贴两耳边,然后呼气,意达指尖,尽力向上伸拨。两掌要合拢,两臂要伸直,有刺破青天之意。此式最少停留2分钟(其实越长越好)。张老先生说,此式练时间长了,助骨也就拨起来了。
第二式:紧向合掌,直往脑后倒转而下,并使拇指掌缘紧贴后颈,指尖向下,肘尖上拨。劲贯前臂,尽力伸展。
第三式:两手交会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手由后往上举,同时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双手由上向前平举而下,同时身体缓缓下蹲,交会相叠之手由小腹前划狐线分向两侧, 同时向身体站立,两臂随之展向两侧,高与肩平,两掌向两侧外撑,指尖向上,同时呼气,两臂尽力向外伸展,意劲贯于掌心(这个动作至少坚持两分钟,时间越长越好)
第四式:急促吸气,身往下蹲,两臂向里收,肘贴于胁,然后起立,吐气发声,两掌向两侧发劲。此式至少反复做五次。
第五式:右手向左往里转臂翻掌而下,掌根垂直下按,指尖上翘;同时左手由外向里转臂翻掌握而上,在大臂紧贴耳际,掌根尽力上托,指尖下翘,双掌形成上下对称托按之势,气沉丹田。
第六式:左掌从外向里转腕翻掌,经胸前而下,沉左肩,掌根下按,指尖上翘;同时,右掌从外向里转腕翻掌而上,右大臂紧贴耳际,掌根尽力上托,形成上下对称托按之势,气沉丹田。
第七式:右手由下往上平举而上,左手微往右,使两手交会要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第八式:与第一段十六式相同。
第九式:与第一段十七式相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魅力 +3
贡献 +1
金豆 +3
理由
二哥
+ 1
+ 3
+ 1
+ 3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