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转载]师傅传授我们的陈氏太极内功心法(5)

[转载]师傅传授我们的陈氏太极内功心法(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29 05:56 编辑: 网络 查看:

   下心既下丹田,在命门穴和气海穴的连线中点,下丹田是力量的源泉,是人体的结构的中心,它里面都是大便,或者恶露,因此我说它是脏心。恶念常常从此而生。在男子身体里下丹田的位置是消化吸收系统,是产生力量的主体。在女子身体里,是子宫的顶部,是生殖孕育的主体。

   因为是脏心,这个心常常往后移动,在往后时自己常常看不到于是尾巴翘往往会起来,在矛盾中挣扎!因此,我们练习的时候练的是把它收敛好!收敛好了尾巴也就不翘了!一收敛它就到中定线上了!

   我们在练习过程中这三心搞定了,都在我们自己的中正线上,于是接着对二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

   在前面的认识里,我们是强调三心归中线,但是一般情况下,要它们很老实地就位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自己最难调服的就是这些东西。

   有一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常人好径多因贪,心猿意马为利忙,元神不安东西走、精舍飘摇阴阳伤。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意到无意的练习帮助自己寻找中正清静的状态!

   在自己心猿意马,元神不安,精气难盈的阶段里,我们先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按照要求去做。

   在自己身上设定好一根线,将百会穴和会阴穴联好,当自己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的时候,中心就已经在这根线上,只是要求自己不要做作,保持自然稳定的状态就可以,因为中心它本来就任劳任怨,你只要不增加他的负担就好,中心定神必安。

   上心是贪心的主体。因为它常常不知不觉地往前伸,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所以只要自己适当往后移,让它平静下来即可!控制好上心的状态,上心静气必顺。

   下心是脏心是恶念的主体,恶念生常常背人往往朝后跑,常常伴随专横跋扈同行!就象屁股翘伴随挺胸一样!因此,自己在练习的时候,尽量将它收敛起来,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退化的尾巴想象着夹起来,尾巴尖去找鼻尖,下心收精必盈。

   有意识的强迫自己按照要求练习,在儒家学说就是所谓的格物阶段,一段时间以后,自己便逐步适应了中定清静的状态,当自己适应了中定清静的状态后,即意味着格物阶段的结束。于是,便不需要有意识的强迫自己了,自己也会一直保持中定清静的状态,这样自己就产生了无意的中定清静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三心归一法,熟练之后,便是天人合一的状态。进一步练习即为乾坤一体的功夫!

稳控贪心气必顺,忠心不累得神安,脏心收敛精力旺,身强体健天地宽。

   看过前面的文字后如果能给朋友以启发,当是目的,胡说八道之处还望包涵!最后用一副对联作为结尾:常人好径层次径,大道无门处处门!共勉。

田地金玉有尽

此道世世无穷

三回九转归一

万变不离一心 (2011年8月15日)

*涌泉涌泉,接地连天,位于脚底,虚空一点。

十趾铺地,荡漾回旋,进如载舟,退可翻船!

式起涌泉,动由势变,命自主宰,阴阳循源。

源头腰际,势势同根,虚领百会,实守涌泉!( 2011年8月18日)

*“气沉丹田”与“气宜鼓荡”:“丹田”是道家的一个名词,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是中医经脉学中的气海、所处的位置在肚脐(神阙穴)下面有关元穴、气海穴。所谓“气海”、顾名思义,就是气汇聚的地方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所说的内气,或者叫中气。气和血,在中医认为气是存在的认为气和血是相辅相成的。中医理论讲“气是气血之帅”,没有气,血就不能运行;又说“血是气之府”,没有血气也就没有依存之地。所以,气和血二者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传统武术引进中医理论,讲究内气;又引进道家学说,讲究丹田修炼。太极拳更是依据中医理论,提出了”气沉丹田”的要求。“气沉丹田”就是内气向气海这个地方汇聚.具体做法是利用深呼吸引导内气向下行走,加强气海的充盈感觉,加强下盘的稳固。当然.呼吸之气是不可能达到丹田的,但是.在深呼吸时,横膈膜上下移动幅度加大,会产生气下沉的感觉。这就叫”外气引动内气”,也就是用呼吸之气引动真气。

    太极拳不仅要求“气沉丹田”,还要求”气宜鼓荡”。所谓鼓荡,就是吸气时,内气贴于命门穴,使内气沿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任脉下落,汇聚丹田。这样.随着呼吸,就有内气鼓荡的感觉。荡.就是荡漾一一内气要向四肢百骸荡漾开去,无微不到。做到“气沉丹田”和“气宜鼓荡”,对健身技击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从实践来看,中国的传统武术.比如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没有一个不讲究“气沉丹田”的。经过这种“气沉丹田”的长久训练,练习者会出现小腹如鼓,伸缩鼓荡,柔软而富有弹性.跟常人的腹部是不一样的。另外,太极拳论还提出了“气贴脊背”,久练太极拳的人也是有这种感觉的。这些都说明,内气通过锻炼,是会更加旺盛的。内气充沛.血液运行也就旺盛。内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到”,则能促使血液周流全身,使微循环更加畅通。这样,人的身体就会更加健康。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脸色就苍白暗淡;气血旺盛,面色就红润。另外,人说话的声音也能反映出中气是否充足人体自然就是健康的;说话声音底气不足,内气不足,人体也就是虚弱。我们从中国的京剧艺术中,也可以看出丹田内气的作用唱戏的演员,也是讲究丹田发声的。所以,从中国武术、中医、戏剧来看,都是讲究丹田之气的。

 这中“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的练习仿佛对技击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太极拳,它并不仅仅是一种肢体运动,而是要将内在的意、气、神和和外在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因此,内气在拳术中就起到了极大的以内催外的作用太极拳在发劲时,一定要用丹田内气喷发出,发出,哼,哈的声音,这样才能以内催外,加大击打力度,这就叫“以气催力”,这里的气,就是丹田内气。中国武术中的许多拳种在发力时,都要求“丹田发力”.以气催力,比如心意拳也是这样发力,发力时发出“咦”的声音。另外,战士在冲锋的时候.也都是发出呼喊.这也是发出丹田之气,能增大力量,壮大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