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与太极内功修炼的层次、境界

与太极内功修炼的层次、境界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30 00:58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与太极内功修炼的层次、境界 (2013-09-07 14:55:52)

标签: 定气 说是 老子 强健体魄 宝又分 健康 分类: 养生宝典

 

      由唐代李道子所传的太极拳授秘歌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简称“八四秘诀”。它一经传出就被太极拳界视为珍宝。笔者认为授秘歌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句一样,都是指的内功修炼的层次、境界。不同的是“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句话指出了我们修炼中的四个阶次,指导原则;而授秘歌则是在总原则指导下,把我们内功修炼中出现的各种表象、达到的境界给予了形象化的表述,使我们的修为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因此,两者对我们修炼内家拳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授秘歌不同于其他太极拳拳谱那样对我们盘架、推手给予具体指导,而是从宏观上,高层次上对我们练拳修为进行了概括,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各武术家对授秘歌都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解释,可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习练太极拳、八卦掌有年,对内家拳有了些微的感悟,现对太极拳授秘歌与内家拳修炼谈点自己认识。



无形无象



无形无象一是指,练拳时一定要身心放松,不要主观上一味追求动作、姿势、所谓功夫。人常说,功到自然成,一味死追容易着相,出现偏差;二是指,我们练拳到一定时候、火候,能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大道无形”的境界,它与全身透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种表现形式。



全身透空



全身透空一是指,练功盘拳到一定阶段出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所谓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身体飘飘然,没有重量感,似乎不存在,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练气功,特别是养气功,最容易达到这样的一种景像。二方面的意思是说,太极拳毕竟是武术,讲究内功、内劲的修炼,它通过长时间的盘架、对太极拳文化拳理的追求和对武艺的浸淫,并伴随着内劲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比如,太极拳讲松散通空,就是通过放松的习练逐步培养起内气、内功,而这种内气、内劲不能老在自己身上存留,还要散出体外,使全身气血、经脉通透,进而达到全身透空的境界。这样才能把内劲挥洒自由的作用在他人身上。从修炼的角度讲一步步走向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层次。它的空不是顽空,绝对的没有,而是伴随着一种巨大能量的一种通透现象。比如,打坐中出现的自发功,大师级拳师内力发人的种种神秘现象等。全身透空的表象为全身没有边际感,太极拳讲身体像倒扣一口大钟,内气向外弥散,八卦掌转圈到一定程度,身体空空荡荡,潇潇洒洒,内气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应物自然



应物自然。应,应接的意思。应物自然指的是对于外来的事物,要顺其自然,达到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练太极拳,一是练拳要随心所欲,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二是与人推手、要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柔克刚、后发先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取法自然。



西山悬磬



西山悬磬一说,同意王培生先生解释,即,西山指的是前胸,即西方庚辛金。悬磬好似空悬,即胸部老得让它空着。要虚其心。虚心虚到什么程度呢?象庙里的磬,一碰就响。太极拳身法中就要求含胸,即空胸实腹,上虚下实。这磬亦如磬尽,干干净净,胸部没有一点紧张度,特别的舒服,胸部老让它舒畅,特别的空。道书曰:“谷虚应声,心虚应神,神虚应炁,炁虚应精。”



另外,我感觉此句还包含有静极生动、空谷传音的意思。练太极拳讲究松和静,只有松才能达到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而静可以锁住心猿意马,扫除各种私心杂念,使心灵逐渐净化,心神越来越明亮。松的极点就是静,静到极点就会生出动,使人处于亦真亦幻,非常美妙的状态。唐朝诗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诗句,在寂静的树林、皎洁的月光下,一个“敲”字是那么警醒动人。而西山悬磬呢?一座西山巍峨耸立,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茂密的树林,一切是那么静谧自然。忽然,一种清新优雅的石謦声从山顶千年古刹传出,在山谷回荡,仿佛天籁之音从天而降,显得是那么的清纯、悠扬、大气。此情此景修行人那种玄妙的感觉与自然溶为一体。大隐隐于市。人们的修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在喧嚣的城市里也一样会修成正果。

虎吼猿鸣



虎吼猿鸣指的是,练功到一定时候后催力发声的景象。虎吼是喉头发出声音,猿鸣则是鼻子醒音。我的师父骆巨方讲,师爷安声远曾经说过,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会发出虎吼猿鸣等各种动物声音,而且可以带出形来——与动物相似的形态。本人亲自所见我老师骆巨方演示混元功发力,手中模拟十八种运球发力,高潮时出现全身收紧四肢伸长发出虎吼猿鸣的声音,使人感到一种震撼,没有多年的修为是做不到的。



由于心肝脾肺肾属于五脏,与六腑对应属于阴经,六腑属于阳经,又由于五脏配以五行,他们之间有相生相克关系,而我们修行练功讲的是抽坎填离,水火既济,心肾交接,从后天坎离反到先天乾坤,所以人们把此句解释为锻炼阴经。但由于五脏六腑之间互为阴阳,十二经络之间有互为表里,属络关系,我们锻炼五脏同时也对六腑全身加强了锻炼。

泉清河静



泉清河静这里指的是动极生静和功夫纯净。前一句虎吼猿鸣是大动,泉清河静这里是大静,前后呼应。动静结合的结果是功夫越来越纯净。

禅宗五祖弘忍为了寻找继承人让他的弟子每人作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大弟子神秀的畿子为:“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不识字的六祖慧能求别人抄了这样的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者相比神秀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强调修行的作用。而六祖慧能的畿子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所以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慧能。禅宗讲顿悟。很多人经常嘲笑神秀没有修行到家,其实能做到他这一步也要有相当的功底。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道书中:“扫除心界不遗尘”意思相同。收心、止念、入境、聚性、凝神等等是道家修行的必要环节。先炼精化气,再练气化神,舍去各种物语杂念,使心灵像明镜一样明亮纯净,而后才有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对于泉清河静还有水源清浊问题,道家认为,水指肾水,即肾精。源,即生精来源之所。浊水源,是以后天识神用事,肾水不清,不产黄芽,称为阴精,采之只能成为幻丹。清水源,是以先天元神为之,不识不知,无念无虑之时,静极生动,称为阳精,采之可以作为药物,而成大丹。后天识神就是我们后天形成的认识、私欲杂念,也可称为思虑之神。修道很重要的是扫去识神,回到先天元神。所以道德经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至此我们对于前人解释此句“心死神活”就不难理解。

翻江搅海

翻江搅海,一指练功到一定程度内机发动,冲关的情景。通过打坐练功到一定火候,内气从尾闾,通过夹脊、玉枕直上泥丸,就像翻江搅海伴随着一种强大的气机,而后通过任脉降至丹田,从而打通任督二脉,形成周天运转。

二指太极拳和其他内家拳练到一定程度身体像水或者水银一样到处流淌。说水是因为它极柔软,说水银是因为它比重沉。拳谱有:“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对此我们往往从外形上理解: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外形上会越来越柔软,走架行云流水,即或快慢结合,演练起来有张有弛。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内功到了一定程度,身体里面会有内气随着我们外形动作随意鼓荡,“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所以有人把自己所练太极拳叫作“水性太极拳。”李仲轩在《失去的武林》里曾说,薛颠把内在功夫比为“身体流血”,而他的理解为全身流水。我的感觉到了一定程度身体里面就像盛满水的水袋子,随着动作随意流淌。比如,我们手指的微微一个蛹动,眼球轻轻一个转动,身体里面就会跟着鼓荡、涌动;再比如,我们做一个八卦掌的行步撩衣动作,身体里面就会像水银一样顺着胳膊流向手指并流向体外很远很远。太极拳大师汪涌泉讲的松散通空,指我们身体里有了内劲,要散出去,并通过疏通筋脉、穴道通出体外,最后达到全身透空的境界。所以,我们这里解释鼓荡之气与前面的全身透空并不矛盾。

尽性立命

尽性立命。道家认为,性命二字的含义甚广,凡是属于精神生命方面的,均称为性,凡属于肉体方面的,都属于命。比如,理、心、神、意、念、德、等属于性;法、息、炁、精、形、功等属于命。道家修炼学的终极目的是长生不死,即,肉体长生须以精神不死为究竟,精神不死须以肉体长生为基址。所以,道家主张性命双修,其含义:一指性与命不可分离,分之即死,一指性与命二者不可偏废。

道谚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炁神,会用三宝天地通。”人之三宝又分先天三宝和后天三宝,先天三宝即先天先天真一之精,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神,又称为元精、元炁、元神,后天三宝即呼吸气、思虑神(识神)和交感精,修炼所有为先天三宝;常人所有为后天三宝。后天三宝,乃由先天三宝变化而来,故此修炼之时,须将后天返先天,后天三宝转化为先天三宝,所以才有“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阶次。在整个修炼过程中,“致虚极,守静笃”至为重要。致虚极:达到空虚无物的极点。致,同“至"”。守静笃:外无所见,内无所思,凝神内守,是谓守静。笃,坚定不移。太极拳走架做到排除各种干扰,扫除心中杂念,思想高度入静,心无旁骛,日久天长,就能达到通透、虚空的境界,从而使得我们慧根得到开发,身体得到强健,使性命双修跃上高的层次。

通过我们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太极拳习练实际上是一种修真,追求的是一种境界。



道内人认为,太极拳习练是道家修行中的外功,是道人们打坐修修炼的一种辅助功法,因此,它的内在要求、基本法则和进阶应该是“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授秘歌揭示的一些现象,只有在“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原则解释下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根据道书解释:



“炼精化炁”(炁与气不同,炁指的是先天元炁,气讲的是后天呼吸之气),是将自身阳精化为阳炁,通过周天火候运行任督二脉,采入丹田,使得神炁合一,又称“小周天”。此功夫对中老年说,补足后天亏损,达到返老还童,恢复青春的目的。炼精化炁之“精”,并非指精液之“精”,而是先天真一之精。



“炼炁化神”,是在返还童体之后,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又称“大周天”。此时人身之炁进一步与天地之炁相合,天人感应,而后采取太虚中先天之一炁,配合自己元神而修炼之。使得神炁抟接,接胎于中下二田之间,和合凝聚,结为大丹。丹书云:“金丹一粒吞入腹,始知我命在我不在天。”此时内丹成就,可证肉体长生,性命合一,进入混沌,如同胞胎婴儿,称为返童还婴。炼炁化神之“炁”,乃为先天之“炁”。



“炼神还虚”经过炼精化炁阶段之后,即由肉体修炼转入精神修炼,进一步涵养本命元神,使其归于虚无,又谓“真空练形”。此时回到如同胎儿在母亲腹中的混沌状态,是为返婴还虚。此步功夫,已是元神出窍,谓之“出神”。这里的“神”乃为不神之神。



“炼虚合道”,又称“粉碎虚空”。进一步将先天虚无之元神,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之大道,出现“百千亿化身”。即《庄子》所云:“上与宇宙同体”。此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打破有形有象之胎元生命,回到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处”的超越境地,可谓返虚合道,功成道备。



炼虚合道,是还“虚”之功。又曰“合道”,此时已经无所谓“炼”了。生道合一,是为合道。既以合道,名为得道。



以上是道家修真的基本阶次,在实际修炼中还有许多的功法相配,形成道家修真学,里面很多理论功法,比较高深、晦涩,很多人穷其一生修行不能达到。理论尽管高深但是它符合老子大道思想。太极拳是一种修真,习练太极拳过程就是“证道成真”,这些我们通过授秘歌可以感到。比如,里面的通透空虚、动静结合、性命双修等都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原则相吻合,也可以说是对它的诠释。反之,如果我们的太极拳习练要达到很高层次,必须以其理论为指导。



二、性命双修是习练太极拳的重要原则。



在授秘歌中有“泉清河静”一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中两次提到神——“练气化神、炼神还虚”,可见神对于我们修炼的重要。性命双修,在增长劲力,强健体魄的同时,注重精神的修为——扫去后天识神回归到先天元神,再由先天元神还回虚空,合于大道,使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宇宙运化中去,去体会生命的常在和永恒。要性命双修,我们首要的是修德以恢复我们先天本性。要提倡胸怀坦荡、扶危济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道德观念,反对目空一切,恃强凌弱,利欲熏心、相互诋毁的旧习气、旧观念。其次,注重神意气的修炼。道诀有:“扫万象,求心安,合天地,得自然。”排除各种干扰,去除各种杂念,“至虚极,守静笃”,以神领意,以意驭气,使得身心都得到锻炼。为此,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1、单纯追求拳架的形式美,忽视内功的修炼,此种练法容易导致太极拳舞蹈化,体操花,简单健身可以,但终难步入太极拳高雅之堂;2、一味追求技击、发力的功利性,忽视神意高层次修炼,导致身体损害,过早离开人世。真正的武术家应该是长寿与武艺兼而有之。 太极拳拳是高雅的拳术,太极文化更是底蕴深厚,我衷心希望通过太极拳学习修炼,使人人都有好身体,好心态,好未来,从而使我们的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由于本人知识浅陋,学艺不深,以上观点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前辈、老师、同道给予指正。



为便于大家学习理解,特附录前人注释:



无形无象,忘记有己。全身透空,内外合一。



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磬,海阔天空。



虎吼猿鸣,锻炼阴精。泉清河静,心死神活。



翻江搅海,元气流动。尽性立命,神定气足。

 

分享:

喜欢

阅读┊ ┊┊ ┊打印┊

已投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