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太极功夫上身内功修炼

太极功夫上身内功修炼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2 14:54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功夫上身内功修炼-------<<五字诀>>解读 (2013-03-02 17:39:54)

标签: 太极拳

由武式太极拳的第二代传人李经纶从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者二三十年,仿武禹襄总结经验体会之法,随时记录,黏贴于墙壁,一再修订,最后整理而出。

五字诀内容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能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来意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吸呼通灵,周身无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间腰,发于脊背,形于手指。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出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然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丝毫不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
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指,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筹,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练拳与练气相结合是大多数习练太极拳的必由之路。俗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反之,练气不练拳,空练一场功。这些话实际上是无数人习拳练气实践经验与教训的高度总结。我的感觉是,唯有真正做到练拳与练气相结合,太极拳才能达到内外兼备,性命双修的成效。实践中,如何把练拳与练气结合好是需要我们下功夫认真研究把握的关键问题。传统经典拳理有许多好的经验,《五字诀》为我们练好太极拳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五字诀》一日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意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所制,我不为人制亦。

体会:心静是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太极拳的初练者还是已有点功底的人,入静应贯穿习拳练功的始终。静应包含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环境的宁静。这是习拳练功的外界条件,应尽可能寻找一块绿化好、少嘈杂、无干扰的幽静场地,这为自身入静营造必要的条件。
二是情绪的宁静。每个人都会受学习、工作、生活、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生活拖累、体弱多病的状态下守住一份宁静十分不易,须不断调节情绪,提高自身控制的能力。

三是心态的宁静。这是人体入静最主导的部分,是要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一种功夫,在意念的引导下,使自己在习拳练功时段迅速进入心理平衡、意愿放松、身体协调状态。

从自身练功的体会来讲,一定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首先,保持心理平衡。心态的宁静是经过自身训练达到的一种心理平衡。初练时,可能有难度,功夫上身后,通过意念引导,就会产生气感,在气感的引导下使自己快速入静。即使在较繁忙之时,只要有数分钟的时间,也能使自己通过心理调节进入气状,调和气血,趋于入静,呈气贯周身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除杂念,达到心理平衡。可以说,能否在短时间内入静,也反映了太极内功根底的深浅,这需要习拳者从实践中不断摸索锤炼。

其次,把握动中求静。静与动是相对而言。入静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中犹静静亦动,是内动外不动,相对的静。如打手挥琵琶这一招式时,手挥的弧线很细小,但在推手中,作用到对方手臂时所产生的闪电般能量足以让其弹射出去。其道理就是内动,而外相对静止。内动外面很难看清,只有自己能感觉气感的触动。所以,吴式新架子的特点,就是形紧凑、气感强、弹性足,在缓慢、贯通、舒展、协调的拳架中,实现动静转换一瞬间。

再次,分清静与松关系。应该说静与松是同一范畴,两者相互相存,须臾不可分开。没有静就没有松,没有松就没有静。只有心静,才能体松。所以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石。然而,实践中,静与松较难准确把握。准确把握好静与松的度,才能符合太极原理。对不同习练层次的人来讲,对松静的把握要求不一。初练者应先进行物理放松,将体内的后天之力,尤其是僵力、硬力,通过思想意念放松,引导肌肉、神经、关节放松。走过简单的从有到无的过程。练习一段时间后,通过站桩、打坐等,逐渐形成气感后,在气感的引领下,再将放松的意愿、肌肉、神经、关节连接起来,形成贯通协调的整体,达到气形合一的要求,激活先天潜能,产生与一般常人无法做到的功能。这是每个习拳者都要经历的过程,第一阶段相对简单,时间也较短,经老师的指点认可后,可以再转入第二阶段训练。而第二阶段的训练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有老师的指导,也需要自己的悟性,有了实践体悟才能循序渐进,豁然开朗。其中,自己的用心研究,勤学苦练,坚持不懈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克服自己的主观片面性、争强好斗的天性、好要面子的自尊性等弊端。推手过程中,不愿输、用力顶、固执己见等往往是制约自己进步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提高自身太极功夫的最大敌人。一旦克服了这些弱点和弊病,就扫清了自身障碍,使自己能尽快进入静松状态,为太极入门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至于五字诀中讲到的不丢不顶、用意不用力等,只有真正达到静与松的境界才能融会贯通,熟练运用。至于松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阶段的习练者会有不同理解和感受,更有真太极与假太极的区别,需要习练者从实践中不断体悟,加以鉴别,使自己按照太极原理不断提高行拳练气的质量和水平。

   
《五字诀》二日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亦。

   
体会:身灵即轻灵。举手投足,无处不轻灵才能做到身灵。要做到轻灵非得靠太极内气的贯通协调,才能达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力”和“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要求。这里的贯力与贯顶的内涵,绝非是用力,而是指意、气、力的融合贯通产生的神聚,进而做到虚灵顶颈,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在练拳与练气的过程中,始终用轻灵的内涵要求自己,久之便会形成身灵的体会,使自己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练习过程中,应注重把好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立身中正,百会悬。初练者往往不知虚灵顶颈的内涵,通过机械动作,用力将头顶直。虽外形正直,但内里因力挺而气不贯通,易成僵硬状态,而难以做到立身中正。太极要求的虚灵顶颈关键在虚灵二字上,它是要通过人头顶的百会穴的悬,起到纲的引领作用,纲举目张,牵动全身各个部位。此牵动是虚灵牵动,不是力牵动,这个虚灵应是通过内气训练,形成的百会与涌泉经过脊椎多个穴位贯通的虚拟中心线,看不见,但自己能感觉得到。在习拳练气中,用心把握好这条中心线后,就会对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有真正的体悟。可以说,此条线是太极内功的生命线,有了它才会有其它,没有了它,其它一切无从谈起。这就是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

   
二是西山悬磬,满身轻。百会穴如何悬领身躯十分关键。太极经典理论中的西山悬磬原理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人体犹如西山悬着的巨石,通过人的百会牵引人体周身,此时,人体悬在旷野高空,呈一种四肢不着边,全身透空,重心自由落体下垂的状态。当你闭上眼想象这一意境,体会一下自己的感觉时,会有一种在半空中漂游,双臂下垂不带一丝力,从而验证了经典理论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原理。我们在习拳练气中,把这种意境感觉应用其中,很快会使自己对松沉有新的深刻感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有轻如鸿毛,松沉空透的感觉。我在推手中,之所以会手松如蛇,少用劲能让对方起根摇动重心,主要是得益于对这一重要原理的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练功受益匪浅。当然轻、松并不等于漂浮、松懈,因为有百会的牵引,人体的轻、松就犹如放飞的风筝,再高再远始终有一根绳索牵住。轻、松作用到梢头,任何部位的交接点犹如胶水沾之便粘,轻易脱不掉,从而使内劲连绵不断,似水无孔不入,似气充满弹性,能轻易调节自身、控制对方。这就是我对纲举目张的体悟。

   
三是气遍全身,贯满拳。拳架练熟、练工整后,要同步练气,借助气功运气方法,逐渐形成腹式呼吸,做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并努力通过气感使这些要求融合一起,相互相存,互为作用,使自己的形体由松而沉相协调。气感上身后,通过以意领气,注入拳架中,重点在行拳过程中强化动中练气。努力做到每个招式贯满气。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气的贯满,决不是力的贯满。有的练习者用掤劲打拳,认为气感强,见效快。实际上是认识的偏差。掤劲是内气运行的终端,久用就会使自己失去平衡协调,达不到贯满的要求。贯满的涵义应是整个行拳过程的贯通与饱满,气与拳架同步协调,不偏不倚,做到虚心实腹,又松又沉,下盘稳固,无论手足如何动作,都能重心中定不散乱。而掤劲用久,就会出现相反结果。推手中,手重感太多,易被对方功夫高者借力发力,引进落空;被功夫低者、力气大者以力相顶,易使内气受挫。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轻灵的内气运行方法打拳,真正达到贯满的要求。

《五字诀》三日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勿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体会:气敛是练拳行气的关键要领。所谓气是包含了人的自然呼吸之气与人体内固有的元气或真气。通过练拳和运气的专门训练,把这些气融合一体,在意念的引导下,形成由粗而细,由短而长,由浅入深的腹式呼吸,呈大小周天循环运行,产生气沉丹田、气遍身躯的体悟。太极内气按照拳理的要求,在周天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敛入脊骨,把太极内功五形八卦融入丹田,输导至脊椎,形成以丹田为原点全身整体协调一致的中枢,使人体的指挥系统由人脑的主观意志变为应物自然的反应。其反应之轻灵、快捷,翻滚之惊乍、爆发所产生的现象令常人所难以理解。内气的贯通运行,有效疏通人体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使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也妙在其中,其乐无穷。

如何做到气敛,关键要在三个“气”的锤炼上勤下功夫:
一是要固气。固气就是要凝聚自身元气,以气为主导,使周身动作一体不散乱,达到“呼吸通灵,周身罔间”的要求。内中的道理,我已经在“浅谈太极内气的基本原理”中作过系统介绍。特别强调了内气与呼吸之气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问题,我们要在练拳练气的实践中,善于用心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借用气功载体,强化腹式呼吸训练,就是运用潜意识保持胸廓不动,利用膈肌的上下运动,按照一定的路径进行周天循环,达到呼吸换气,由肺部浅呼吸变为腹部深呼吸,最大限度地排除体内废气,吸入新鲜氧气,激发腹部所经过的肾、胃、脾、肝等九条经脉,调和气血,以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促进人体各个系统稳定平衡协调运行。经过坚持不懈训练,人体内气运行感觉逐步增强,并进而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运气模式加以固化,使人体内的元气或真气不断充实,为下一步深化太极内功训练奠定重要基础。

二是要养气。气宜养为主。对人体来讲,养精蓄锐主要是指自身的元气或真气的养蓄。精、气、神是身体的三宝,运气训练,就是要把元气养得充盈,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状态,在提升太极内功的同时获得养生健身的效果。对于养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习拳者都要予以高度的认识。可以说,这是血的教训促成的反思。我曾对民国以来,杨、吴、陈三大家12位太极拳传人寿命作过粗略统计,平均年龄65.9岁,其中年龄最高79岁,最低51岁。杨家平均年龄65.8岁,吴家平均年龄70.3岁,陈家平均年龄63.2岁。这些在武林叱诧风云人物的过世,原因固然众多,但其中有些是共性的因素,即死于心血管系统病发者较多。这就给了我们以警示,是否老前辈的练功发力的方法尚不够科学,尤其是与人体生命延续长寿的基本原理相逆反。按照正确的运气原理,真气运行带动气血平衡稳定循环,使人体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顺畅、平稳,为人体各个系统、部位提供重要的养料,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理论上讲,内功高深者应该都可以生命过百。然而,结果为何相反呢?再深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功夫高深者的争强好斗、善于发放猛劲,尤其是聚集全身之劲发人于丈外,动辄伤人;练功中,发出的上天入地的采冽劲、抖震劲、劲颤劲等,有的可以震死牛,作用到对方让人颤脚、颤脑、颤脊椎、颤气血,功效之大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辩证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甚至走向反面。心平气和练内功是按照气血平稳协调运行的原理进行训练,真正有助于养生健身。但是,过多的集聚运气,多发劲、发猛劲,经常使运气处于顶端,就会造成气血流速突然加快,使血管内壁承受的局部压力突然增大,特别是人脑血管难以承载高度集聚膨胀的压力,到了年龄逐渐老了后,血管功能老化,弹性减少,容易产生血管堵塞,导致脑溢血、中风、猝死频发。作为后来之人,我们对这一主要成因必须要有深刻而清醒地认识。绝对不要走愚昧之路。在我们日常的练功、生活中,也不乏此类实例。因此,我们可以作出判断,练功中过分用力用劲,推手中习惯乱顶乱拼,随意多发,其结果都是违反了上述原理,不仅自身元气大伤,严重折寿,功溃于一亏,还要误人害人,有损太极形象。此话绝非耸言,作为明理之人都应引以为戒,要对传统武功进行科学反思,从中悟到养气对于充盈人体三宝、获得延年益寿的极端重要性。吴式太极拳最精华之处就是注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追求元精、元气、元神的高度聚合,以此来指挥协调周身由武式太极拳的第二代传人李经纶从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者二三十年,仿武禹襄总结经验体会之法,随时记录,黏贴于墙壁,一再修订,最后整理而出。
,举动。在推手中,善于轻灵运化、引进落空、借力发力,几乎很少用自身力量,是四两拔千斤原理运用的典范。严格遵循太极运气原理打拳练功,推手中逐渐养成不用力、少用力的习惯。多年下来,深深体悟到按照这样的方法练功,就能有助于我们养气蓄气,使人体元气或真气日积月累,达到厚积薄发,练功又练身的目的。希望想练出真太极功夫的拳友们用心切记。

三是要炼气。就是要通过内气的修炼真正气敛入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化神还虚是太极内功修炼的三个阶段。传统的经典理论有许多描述,告诉我们炼气要循序渐进。对于每个习练者来讲,因基础不同、感受不同、程度不同、拳种不同,情况各异,练功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才会取得好的效果。炼气是内功的内炼过程,不同于拳架的外练直观易掌握。但是,共性的基本原理必须掌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练功。首先,要做到人与自然相合。即天地人合一。人的元气或真气来自于自然,最后还是回归于自然,生命的演绎发展过程时刻与自然紧密联系。因此,炼气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自然,从自然界中采气,获得旺盛的生命本源。采气主要是采日月星辰、江海湖河、有强劲生命力的绿色植物之气,产生借外气助内气的功效。其次,要掌握周天运气方法。修炼周天功一般采用坐姿,又分双盘坐、单盘坐、自然坐几种。其法初步是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小周天。即用意念的力量炼精化气,使气自会阴起,由督脉上通任脉,再下降丹田,如此反复运转。小周天以意领气的循行与后天八卦有关,从卦象讲是“坎离既济”,从五行讲是“水火交融”,从生理构成讲是“心肾相交”。通过打通任督两脉,取坎填离而为乾坤,恢复先天八卦元气,起到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作用。弄懂弄通这内里的道理至关重要。在小周天打通后,进而炼通大周天,达到炼气化神,贯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炼成精、气、神三宝合一。掌握周天运气方法后,太极内功便上了新台阶,使练拳行气渐入“阴阳互转通天下,气形合一归无象”境界。要走通周天,实际是需要付出非常辛勤刻苦地努力,比较漫长的时间,任何急于求成的想法,往往会事与愿违。最后,要气敛脊骨。气敛入骨的运行方法就是内气紧贴人体脊椎骨作周而复始循环运行。此种运行方式,是太极内功进入内动外不动的较高级阶段。人体的脊椎骨是动力原点,所谓力由脊发概出于此。因此,气沿脊椎运行是内气训练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期训练,内气与脊椎融合一起,节节推动,上下贯穿,激活了脊椎神经潜在功能,形成了太极内功的超常能量。欲练好此功,须在内功相当厚实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路径训练,才能产生真正效果。如果仅凭主观意愿,用机械方法训练,只能是练操和练舞,难以练出真正的太极内功。

《五字诀》四日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所谓劲整是练拳行气的极其重要的基本要领,唯有做到劲整,才能周身一体,意到、气到、劲到,形成贯通协调一致的整体合力。整体合力是太极内劲经过长期专门训练后形成的一种内在凝聚力,非人体后天养成的自然力,它似力非力、似气非气、似意非意。其中的意蕴只能意会,难以言表。许多人常常会把劲与力等同起来,会在练拳行气中运用主观意愿以力增加劲感,其结果身手僵硬,难以使气下沉,久练不得法。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太极内劲的训练要领至关重要。实践中的体会是,先要明太极内劲之理,才能逐渐掌握练太极内劲之法。明其理先要明其特点,从一定角度上讲,太极内劲是意加气加“四两”力经内气的催化而在体内产生的化学聚合。其外形柔软如水,连绵不断;内里坚硬如钢,刚柔相济。实际运用中,软硬转化一瞬间,发劲如闪电,于对方浑然不知不觉中;劲到如水涌、如泰山压顶之势;引进如抽空,令对方如坠落无底洞;运劲如抽丝,轻灵、婉转、细腻而无止境。同时,又与力学原理相吻合。我们只有把握了这些特点,才能逐渐体悟到“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的深刻内涵。

如何做到劲整,太极各门派均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各有擅长之处。吴式太极拳总结了十种太极内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我在打拳练功的过程中根据太极内功的基本原理,积累了三个方面较深的体会:

一是要把握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原理。引进落空是太极内劲最难以掌握的运劲方法之一。一般来讲,走直劲、往前发劲比较符合人的用力习惯,较易掌握。一些初练者,尽管内功还未上身,与人推手用力发劲,还常常能以自身实力把练过多年的人推出去,便沾沾自喜,感觉不错。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认识误区。误就误在与太极用意不用力、借力发力基本原理相差甚远。以力取胜、以大力胜小力不是太极功夫。真正的太极功夫是善于借势发力、借力发力,如引进落空合即出。引进落空就是牵引对方的力点,通过虚实、螺旋变化,改变其力的运行方向,使其人体重心漂浮,引入你的八卦圈。合即出就是在丹田的聚合作用下,凝聚成一个弹射点,向对方失势之力点顺势一击而使其跌出。整个过程轻灵运化,丝丝入扣,快慢自如,发劲点精准,自身用很少的力。可以说,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的聚合。关键要做到立身中正,身体各个部位平衡协调,形成以丹田为核心的指挥系统。大家可以通过视频观察我在推手中的形体变化,双脚站立位置基本不动,在做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过程中,外形变化不大,其实内气上下循环、丹田翻滚的内动力度较大,只是外表难以看清。这就是符合了太极内动外不动或微动的基本要求。今后随着内在功力进一步提升,外动将越来越小,更难察觉。

二是要把握力由脊发、发劲如放箭的原理。一些初练者难以明白不用力怎么能把人推出的道理。其实,太极劲具有力凝聚并放大的作用。人的后天用力习惯是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集聚肌肉力量发劲,所发之劲是硬力、蛮力。通常是快打慢、力大胜力小,体内有多少实力就发多少力。而太极内劲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劲,它改变了人后天养成的用力习惯,通过全身放松,内气贯通,劲起涌泉,经丹田传递至夹脊,凝聚成一个点进行发力。此发力利用杠杆原理,以小力撬动大力,可以产生比自身所发之力大N倍的能量。之所以能发出这样的能量,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力如何经丹田协调再由夹脊而发的过程。从总体上观察,经过训练,人体的指挥系统由原来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变为以丹田为核心的内气传导系统,形成应物自然反应,其反应之快捷、灵敏远超大脑想象的速度。从具体发力点观察,这主要与内气运行的路径相关,夹脊位于人体脊椎的中段,内气从足底上升,经丹田转化后,输导至脊椎,在夹脊处集聚了能量,一旦打开中关,气如泉涌,会产生排山倒海之势,形成丹田微动,经脊椎向外辐射的放大能量。这也就是小力之所以能胜大力的基本原理。从发劲的过程观察,引进落空犹如张弓,引进至极点,也就是弓张至极点,一旦弓玄脱手便箭如飞。根据发劲如放箭的原理,真正的太极内功发劲完全是借势借力发力,而非倾注自身所有力量向外发力,自身所用的力并不大。那种一鼓作气发放猛劲的方法,实际上与太极内功原理相孛,本质上还是运用蛮力,常久发力就会伤气伤神伤身体。因此,我们应学会运用力由脊发、发劲如放箭的原理进行发劲,努力在练拳、推手中掌握真正太极功夫的要领。

三是要把握杠杠原理,用好“三个力”。太极内劲的运用形式各异,无论直劲、横劲、颤劲、寸劲、抖劲、吸劲等均符合力学杠杠原理。只是触点、支点、撬点的位置随着内劲变化隐匿在暗处不易察觉,实际上每一个发劲均包含了这些要素,否则就难以借力发力、小力胜大力。我从推手实践中总结了“三个力”:一是辐射穿透力。打拳中每个招式都应有意到气到劲到的一个凝聚点,这也是衡量你拳架是否练到位的准绳。此凝聚点如运用在推手中,与对方任何一个相交点相触,就会透过其表面的手、身体等部位,形成辐射穿透力,直插对方重心,令其脚跟浮动,站立不稳而跌出。此劲不会与对方力相对抗,一旦遇到阻力会产生自然反应,通过沾连粘随,顺势控制对方重心点。推手中,一个轻触便会让对方跳出,这就是辐射穿透力的作用。二是抛物离心力。打拳中的高探马动作,在推手中应用,就是以丹田为原点,内气输导至夹脊,通过两手轻触对方手臂,一手为触点,另一手为撬点,丹田原点转化为支点,并通过撬点微动,掀动对方重心并呈抛物线状的离心作用而翻身跌出。此动作只要用很少的力,经离心作用的放大而产生数倍于发劲的能量。我在推手中运用得比较多,大家可以观看视频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体会。三是内聚向心力。练拳中提手上势转向白鹤亮翅的动作中,当右手向下翻压,与涌泉上提的内气产生的下提上压的合力,运用到推手时,会产生闪电般的颤抖劲。如通过手一旦控制对方手腕或臂膀关节处,发出内聚向心合力,瞬间会让对方顺势下蹲或下跪,其能量之大有些不可思议。当然,此动作外形如擒拿,但与擒拿有区别,它是人体百会与涌泉内气在丹田处相交产生的内聚合力,非手臂肌肉力量,体现了真正的太极内功。我与冯海滨推手中看似没有运用较大的动作,实际上是内聚向心力产生的颤劲在起作用,小冯气感好,通过接气跳出,迅速化解颤劲的作用,避免了体内着伤。

从推手实践中观察,唯有真正掌握劲整的方法,才能体悟到太极拳“四两拔千斤”的真谛。作为每个太极拳的习练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切记不要一讲劲就是力。劲与力的本质区别必须要非常清晰的认识,通过理念深化,弄通弄懂太极中的关键环节,从系统的角度把握好各种基本要领,提高自我引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能力,就能取得较快的进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太极内功解读------太极授密歌

后一篇:打通任督二脉详解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太极内功解读------太极授密歌

    后一篇 >打通任督二脉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