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杨式府内派太极拳传人 雍阳人
以前对府内派太极拳只是听说而已,经netvil与后来者二位先生的介绍现在 明白了许多。原来笔者推断的也有错处,将富周一系说成了杨班侯一系,而府内派的源流则是杨禄禅——富周——富英——肖公卓 --- ---一系。愚以为这是可信的。从府内派所传的十套拳法来看,李派也有相似内容。而且李派所继承的内容更多,李瑞东先生在光绪六年开始从学于王兰亭,兰亭名永泰、号兰亭。身高体壮,原来习练“十二连拳周岳图”,属心意拳一系。曾经随直隶总督官秀翁任职保定时,也就是清同治七年,有他的同学富仲权(此人是否为富周?值得研究。)到保定和他见面,富仲权是位军官,也好武术。两位同学说起了拳勇之道,富仲权对王兰亭再次(此前富仲权曾在同治乙丑年三月和王兰亭说起过一次)说起了太极拳的妙处,王兰亭羡慕不已。就在这一年,王兰亭调任京都,在端王府任“管事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总管”,为从三品官职。这时,王兰亭就到“东都门”(疑为东直门)拜杨禄禅先生为师,“从学七载”,得太极拳真传。这是王兰亭先生写于同治十三年的一篇序言中所记载的其本人学太极拳的经过。李瑞东先生在一篇序言中也记载了杨禄禅逝世于光绪初年。王兰亭从同治七年到同治十三年正好是虚年七年。王兰亭由于年长于杨班侯、健侯等,尽管王兰亭入门时间晚,所以他们都称王兰亭为大师兄,另外也可能是王兰亭官职高,故而大家尊重的缘故。关于杨禄禅、杨班侯父子进端王府教拳的事,笔者以为应该是王兰亭所引荐的才更合乎情理。杨禄禅之所以能将太极拳真谛尽传于王兰亭,其原因是,一因为杨禄禅看王兰亭人品好,为人忠厚,二是因为王兰亭把杨禄禅父子引荐到端王府教拳,(王兰亭才有这个能力)杨禄禅对王兰亭怀有感激之情。
根据李瑞东先生写于光绪七年七月三日的一篇序言记载,光绪六年四月廿八日,“忽有新津王兰亭因奉差由都赴坨,从武经过,顺便到寒舍相顾,晚间闲话,偶尔谈及拳勇,一时投其所好--- ---”,李瑞东先生与王兰亭在李家的武书房内试手,结果李瑞东先生“三战皆北”,负于王兰亭手下。但是却当场与王兰亭结拜为师兄弟,从此李瑞东先生随王兰亭进京,经王兰亭引荐,内务府核准,李瑞东先生进端王府当了庄园处的“田亩总头”,为从五品官员。由于庄园处的业务是季节性的,所以平时有很多时间学习太极拳术。再加上李瑞东 先生十分刻苦,天资聪颖,在光绪九年,王兰亭将所有“口诀心法”、“各派太极拳谱、及宗派谱系一并”传之于李瑞东先生。李瑞东后来苦练数载,终于练成了一身出众的太极拳功夫。关于王兰亭向李瑞东传授心法口诀及各派太极拳谱、宗谱一事,有李瑞东先生在光绪九年所写的一篇题为《太极拳之源起》可以左证,此文长达两千余字。详细地记载了其师兄王兰亭及李瑞东先生自己得诀得谱的经过。后来王兰亭先生进山遁入空门,临行前给李瑞东先生留下了《进山图》一张。相约若干年后在山中相见。王兰亭走后,李瑞东先生仍然留在端王府内,后来,李瑞东先生要进山和师兄相会,但是那张《进山图》因遭鼠啮,无法辨识,所以李瑞东并未能践约。王兰亭走后,李瑞东在端王府内任教。外界风传杨禄禅教端王载漪习太极拳一事,其实是个错误。杨禄禅父子进端王府时,端王才 12岁,根本不可能随习太极拳,端王学太极拳是从王兰亭和李瑞东二位先生学得太极拳,这是李派前辈传人所云,在时间上更为合乎逻辑。端王先从王兰亭学武术,后来又拜李瑞东为师,李瑞东先生三子李季英当年还珍藏过,端王载漪给李瑞东先生的拜师贴呢,李季英的弟子张万生亲眼见过 。过去对于外界的风传和唐豪等人的考证,李派传人从来未予理睬。以至于以讹传讹,造成了影响,许多假的东西被当作历史。到 1894年,李瑞东先生进宫作了宫廷侍卫兼教师,后来有江南甘凤池之曾孙——甘淡然(字霈霖)时年108岁,专访李瑞东先生。甘淡然收先生为徒,将南派太极拳108势等套路以及绝技钓蟾功传给了李瑞东先生,钓蟾功是一种能直接运用于实战中的气功功法,也称“天罡大法”,李瑞东先生后来将各派融汇贯通,创李派太极拳,其套路为天盘拳36势,地盘拳72路(即太极八法奇门拳),人盘拳108势(即太极五 行捶)。另外还有器械套路若干。其余拳法套路全部是继承下来的传统套路,有拳谱数据可以证明各种套路所属的流派。李派有很多继承下来的传统套路都是单势套路,象八大手、老三推、十三硬架等,我认为这也是杨式老拳。 我对太极拳的历史很感兴趣,多年来也曾经发表文章进行探讨。我很愿意和府内派传人进行交流,以便进一步探讨研究太极拳的历史。请把电子邮件地址告诉我,因有些数据我不愿在网上公开。有一些人十分武断,跋扈之极,又十分无知,未进行考证研究就敢下结论。和他们无法探讨交流,弄得不好还惹气生,实在是空费精力,最好是敬而远之。府内派太极拳的内容既然李派也有,那就可以肯定不是肖公卓所创,否则与逻辑不合,府内派传人与李派传人并无来往,更无传承关系。如果单纯就名气来说,李瑞东和李派太极拳远比富英和府内派高,流传也比府内派广,影响也大得多。肖公卓如果从李派所学,那他没有任何理由隐瞒,李派也没有任何理由不予承认。两个流派的亲缘关系是由一个来源所决定的,那就是共同发源于杨禄禅所传的杨家老拳,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王兰亭写于同治十三年正月的那篇序言所记载的,王兰亭的同窗好友富仲权很可能就是府内派所说的富周先生,过去的人都有名、字、号,仲权不是其名,那么就应该是字或者号,这一点还需要府内派来进一步证实。王兰亭正是由于富仲权的引荐,才到“东都门”拜在杨禄禅先生门下的,这一点由《王序》的文字记载可证。
综上所述,府内派太极拳正是杨家原传的原汁原味的太极拳无疑,绝非后人所创。
希望府内派传人能将此一系列太极拳发扬光大,勿使失传。本人也期待着与你们进行拳谱数据的交流,以便能真正将太极拳的源流搞清楚。
杨式太极拳府内派不是肖公卓所创 雍阳人
看了netvil先生的介绍,笔者以为杨式太极拳“府内派”所传的内容好象不是什么肖公卓所创编的,理应为杨禄禅、杨班侯父子在北京所传的内容才对。笔者之所以如此说,当然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从先生所介绍的内容来看,竟然和李瑞东先生所传的李派太极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象“五捶”,李派有“太极五行捶”,另外“大架”、“老架”、长拳、十三总势、小九天、后天法这些内容李派拳谱都有记载,部分内容李派传人也擅长。尤其是“十三总势”,李派也称“太极十三丹”,在当今李派也属于秘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十三种动物命名的,确切地说,十三丹既是动功又是拳法。这十三种动物简称“四禽六兽龙、蛇、蟾”,四禽为︰“鹊”、“鹤”、“鸡”、“凤”,六兽为︰“猴”、“狮”、“熊”、“虎”、“马”、“猫 ”,外加龙、蛇、蟾是也。其歌诀云︰“长蛇串珠扭腰功,曲伸开合身体轻。尾能护头头顾尾,柔软功夫第一宗。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 ---(略)”如果netvi先生有拳谱的话,请核对一下看看是否一样?我以为一定会相同的。历史上确实没有府内派之说,那么为什么会出来一个府内派呢?笔者以为,那是因为当年杨澄甫先生创编了后来“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而未将杨禄禅原来所传的真东西向社会普及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杨澄甫根本就没有将这些内容继承下来)。而另一方面,杨班侯的一系传人则继承了下来,为了保证原汁原味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府内派”!大概意思是指杨禄禅父子在端王府时所传的杨式太极拳法!这应该就是历史的真相!!!若要不信,就请将
此“十三丹歌诀”的开头几句核对一下,我敢肯定没什么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