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练功中的效感和反应
在练功过程中,不仅治疗了疾病,使体格健壮,增加了拳术,姿势上的优美,提高了技击能力,在生理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反应。现将一般常见的几种简述一下。
(一)练功入静后,气下沉,全身关节肌肉放松,心神舒畅,精神非常愉快轻松。食量大增。毛发生长快,黝黑,面部光泽红润,眼珠有神。有色。
(二)由于呼吸之锻炼,腹肌动之伸缩强度加大,肠胃蠕动加大加快,消化力强。
(三)长期循环意守,可感觉有一股热流随气沿着两下肢运行,脚心发热。有时出汗。
(四)由于长期守命门,感觉腰部及前丹田,前后贯通发热,热流从命门散放到腹部及会阴和全身。
(五)由于抓闭呼吸之锻炼,气达于背(神通于背),此时背部发热,热气上行达两肩推动两肘、两手,手及臂发烧发胀,非常有力。也有提肛,缩睾之感觉。
(六)带脉充实后,气通全身,感到腰部周围,似有一条铁的带子相护。内里又似有一触即发的爆发力量。
(七)长期练功,性欲亢进津液生多,不思饮水。
(八)内外合一(动静合一)后带功练拳不感觉疲劳,动作连贯自如,体轻、神凝。练功后机能旺盛精神充沛,体适神逸。
十一、个人练功心得
(一)原太极内功介绍:
1.调息:姿势和太极拳预备式相同。自然呼吸法,进行调息,使心神达到安宁,心平气和为止。
2.吐浊气:将腹中气由口向外吐出,越细越长为佳,最好做到周身吐空为止,然后再做第二口。初练可三、四口吐完,久练一次一口即可达到吐空。
3.凝神:立式:用意推动两眼之光,使视野向前方最远的地方放出,找个目标,如太阳、月亮、星辰、山川胜景、花朵、湖泊等。采其精华,然后不停的收回,离眼一尺二寸左右的时候停住,精神贯注,两眼目不转睛的盯住,三、五分钟,久之则产生象气球一样的一个气物。
4.采气物:气物出现后,再把凝成之气物,用眼和意送入会阴。作法:用鼻子吸气,随吸气,头慢慢下垂,到鼻对肚脐为止,两眼垂帘看会阴,舌贴于下齿与齿龈之间。开始锻炼,三、四口即可,最后达到一口为止。
5.吐纳:吐的第一口开始,口对会阴,细长吐气,随吐气身子下降,至两腿发酸为度。用意摧动气下降到脚心(涌泉)。纳气:用鼻吸气,以意引导气由脚而腿经会阴到命门(后丹田),如此周而复始的吐纳。锻炼时间长短,以两膝发酸不支为度。
6.内转法:将吐纳的吸气引到腹部,再向中丹田(前丹田)吸气,使气充实后,再以意引导,由小圈从里到外,先从右向左转三十六次,再大圈转小圈,由外向里,从左向右,转二十四次。
7.神通于背:由吐纳之吸气不放,再领气至背部,使气达于背部,此即神通于背。姿势有二:①.静练式取站桩
②.动练式取走式。
8.灵机于顶:由吐纳之吸气不放,提到背部,使气达于背部(神通于背),再于背部至玉枕、百会达上丹田(印堂),此步不可早练,必须有人指导。
9.步法锻炼:练完以上各功,方可进行步功锻炼。步法分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二) 太极内功的几个结合:
气功和太极拳的结合
古代用以养生的方法,本有内功和外功两种。据传说古代人为了求取长生,以内功进行修练,结果有的在深山多年修练的人,达到了长生目的。但这种人虽然寿是长了,而身体不能活动,有气无力,丧失了劳动力。这说明内功修练是可以使人长生,在锻炼方法上,还存在一定偏向,这就是缺少外动。古人针对这种情况又创造了外功和内家拳等。外功着重身体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通过古今实践证明,只专门练调息静坐,而不使身体参加活动是偏差的,必须内外合一,动静相兼进修锻炼。现在流传最广的太极拳,就是配合内功锻炼最理想最科学的外功。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气功疗法的医疗单位,几乎全部都配合太极拳运动。
内功发源的时间比较悠久,在两千多年前,总结上古医学的经书“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外功则晚于内功,而太极拳产生的年代就更近些。
太极拳创造于三百多年前,是综合当时各家拳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结合古代的“导引术”(俯、仰、屈、伸运动肢体)如“吐纳术”(吐故纳新)以及武术运动中的意识、动作、呼吸等整理出来的一套锻炼方法。锻炼方法上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成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太极拳动作的弧形,螺旋形地伸缩转折,始终用意识引导气血循环周身,达于“四稍”(两手和两足尖端),内脏作自我按摩运动,是与中医的“经络学说”有密切关系的。
我们说太极拳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就是指的它综合并融会贯通了我国源远流传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经络学说,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而说的。
太极拳本身虽然已经包含了治病保健方法的合理内核,由于时代需要不同,过去是偏重于技击。采取螺旋形的圆运动和结合内呼吸的锻炼。都是为了加大运动效果,加大爆发力量,动作上也有快有慢,有发劲,有窜奔跳跃。在一百年前,太极拳适应时代需要提出了“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逐渐演化为以治病、保健、防止早衰和延年益寿为基本功能的拳套。这就是流行国内的动作轻松柔和,速度均匀,连贯圆活,不纵不跳的太极拳。由于它有治疗多种慢性病,如治疗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肺结核、神经衰弱等功效,又适于中老年人,妇女和脑力劳动者,与祖国医学气功有同样的效果,所不同者气功是静,太极拳是动,所以影响面极广,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已引起国际医疗体育界的重视。这种医疗保健性的太极拳有杨架(杨式开展大方)、吴架(架式紧凑小巧)、武架(架式更为紧张)、孙架(步法灵活)以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
解放后党和国家为了推广太极拳增强人民的体质,国家体委根据流行最广的杨架编成“简化太极拳”易练易学,极便于初学。作为一种全身的锻炼方法,它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点在于此。大家知道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开始就要求“心静”“不存丝毫杂念”,注意力集中,并且要“用意”“不用力”,此外由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太极拳的动作,练习时要“完整一气”,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
太极拳练习中的柔和性、连贯性、圆活性、完整性的特点,又决定了它在锻炼方法上对姿势动作的种种要求。根据临床实践,气功配合太极拳的治愈率是较单用为高的,以我个人二十余年研究太极拳的经验,治疗各种慢性病以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另外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对全身关节起到调节作用,也就是静与动的结合不可分离。气功是静中求动,太极拳是动中求静,一是内功,一是外功。一是静功,一是动功。内外合一,动静相兼,真乃珠联璧合。如果大力开展气功与太极拳的配合工作,可以肯定还可以缩短疾病痊愈的过程,可以防止复发。
在开展综合快速疗法中就得到了证实,以气功太极拳为主的综合快速疗法,一个疗程仅二十一天,成功经验证明绝大多数只十至十四天就告痊愈。我们知道在开展快速疗法时,首先要病人政治挂帅,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作气功,练太极拳正是培养和锻炼病人主观能动性的最好方法。
而如果单练太极拳不练内功,尤其是太极内功,便不能使太极拳功夫深入,只有外架,没有内在的意气和技击性的爆发力。配合太极内功练拳,不仅可以弥补单练中不足之处,而且可以增加姿势的优美、柔和、自然、沉着、毫无造作。久练太极拳者没有不知道和不如此锻炼的。
(三)太极内功的“八练一句话”
1.八练:练内、练外、练静、练动、练意、练气、练精、练神。
2.一句话:通过八练的手段,采取八结合的方法,达到四用的目的,即用于治病,用于保健,用于技击,用于节育。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转载]李经梧太极内功-呼吸法
后一篇:[转载]李经梧太极内功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转载]李经梧太极内功-呼吸法
后一篇 >[转载]李经梧太极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