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转载]太极拳内劲的追求与探究

[转载]太极拳内劲的追求与探究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22 23:3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内劲的追求与探究

   

    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呢?

    众说纷纭。当地太极拳培训组织认为其实最简单的太极拳内劲解释,就是能在一瞬间把体内所有集聚的力量集中在一点发出的能力。蓄力时上松下沉,虚领顶颈,将全身的劲沉至脚跟,如拉满的弓,发劲时蹬腿立腰瞬间把劲集中至某一点送出,快如闪电,力如山崩。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太极拳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在开始修炼阶段要通过放松等手段,结合意念、内气等因素综合磨炼而成。广州陈氏太极拳馆认为内劲的形成,是因为人体的筋骨、肌肉等结构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许多人就误以为内劲仅仅是一种用力的感觉,而忽略了内劲的产生是人体结构微观上发生变化的结果。

    外家拳**,就是肌肉力,完全可以以人体生理学机械学来解释,但是内家拳区别于外家拳,就是这个内劲,不产生于肌肉,而发源于丹田,根源在五脏。太极拳的内劲,它不是简单地肌肉收缩做功所产生的力,它是人体心身经过特定的拳式修炼,经过长期磨练凝聚而成的。它是人体心身多种功能综合协调发挥的结果。广州陈式太极拳馆认为从量化的角度剖析它,它是由机灵劲、缠丝劲、整体劲所组成的。只有当这三种劲配合合理时,才能产生威力无比、无坚不破的内劲。

    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念神经的指导又有独特的运行路线,再配以肢体的圆运动,练就一种混圆一体的圆匀力场。太极拳内劲活动在这个圆匀力场内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凹不凸的太极体,且是应付一切外来侵入的变化无端的圆形体。时时慢练心悟,突出以柔化、借力、粘走化发的攻防意识,形成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要特色的劲路,加以灵活多变的和、眼、身劲、步的同步习练,从而显示出太极拳独到的攻防技击特色。

    内劲从何而来呢?我们认为来源于呼吸。不论是练习拳术,还是练习气功,都离不开呼吸。不过,演练武术,所采用的呼吸与平常人是不同的,它要求有规律地呼吸。有的采用胸式呼吸,有的采用腹式呼吸,能在意识指导下完成某个运气过程。

    俗话说:力气是奴才,不使不出来。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都是通过锻炼,气力才能增长。例如体力劳动者就比脑力劳动者力气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要比一般人的力气大。练习武术和气功的人,力气就更大。总之,锻炼与不锻炼人们的力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坚持锻炼力气才能增长,但是锻炼要有适当的方法,要在老师或有经验人的指导下练习,这样就会少走弯路。如体育锻炼要配合各种器械,练习硬功者,举石锁,打沙袋等,练习内功者通过意导,加大运动量逐渐增强力度。

    陈式太极拳的内劲锻炼方法与外家拳练功是不一样的。它的独特风格就是缠丝劲,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绞转,松紧交替的锻炼方法形成的。

    太极内劲追求的过程,可用四个宇概括,即通、充、疾、冲。这四个环节是在追求中循序而达到的。

    所谓通,就是要求内劲通达四梢。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当拳架练习正确熟练后,骨节和经脉畅通,气流运行不再受阻。正如流水滔滔,先修河道。气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太极拳内劲气好似一种水,腹式呼吸好似压力器。丹田好似压力容器罐,浑身经脉好似流水的管道,四肢是较大的管道,心是指导气流的总机关。用心意调整腹式呼吸使内气先沉于丹田。然后使丹田部位鼓荡,加强压力器呼吸的功能。呼吸要做到:深、长、细、缓、匀、柔,务必与动作合拍。通过呼吸使压力容器罐向四梢送气。

    从压力罐向四肢分发的过程是,用意识将六分气上流,分达两肩,缠绕运转,至膊、肘、腕、掌达于两手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同时将四分气分流往下,运行经胯,分达两腿,缠绕运转,至膝、足达于两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这是气流随着动作的开展、引伸、呼气而运转缠绕到达四梢。

    所谓充,就是要求内劲要充满之意。当内气能运行四梢时,还要追求内劲的充满。拳论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怎样使内劲无微不到呢!关键还是意识指导呼吸。通过逆式腹呼吸,使丹田的鼓荡性逐渐增强,在呼与吸换接时,要有稍微停顿,使丹田腹部充实圆满,浑身上下,就像打足气的气球。有外似棉花、内似钢的状态。太极拳内劲此阶段会出现手指尖麻、胀、针刺的感觉,手臂有膨胀的感觉,有气遍身躯的感觉。广州市陈氏太极馆认为在推手时,棚劲充足,沾连粘随劲增强,处处能与对方气力相吸合。久练既有抗击力,又有爆发力。

    所谓疾,指的是气流运转的速度要快。内劲潜转,要疾如闪电。拳论曰:意之所注,气即至焉久练推手后,才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才能达到依着何处,何处击的随心所欲功夫。

    内气疾,送气快,关键还是用意,这里的用意,要有较复杂的想象。要刻意揣摩调兵遣将的练习方法。加速内气运转速度。如向前必想后,有左必想右,有上必想下,有来必想回,有攻必想防。要轻重、刚柔、快慢、虚实、忽隐忽现等相结合地形象思维练习,逐渐能在瞬息之间完成各种想象及动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