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什么是太极拳深呼吸锻炼方法

什么是太极拳深呼吸锻炼方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0 16:53 编辑: 网络 查看:

 

为什么说气功是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
  医疗保健运动的方法很多。气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具有先进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医疗保健方法。
  原始的气功是以“舞”这种运动形式出现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汉末名医华佗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种动以养生的思想为指导,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创编的“五禽戏”动功,更生动地表明气功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运动方法。至于以意念、呼吸为主要锻炼手段的静功,虽然从身体外形上看并无运动,但它强调的是内部意念的调节,实际上是“外静内动”,所以,静功与动功一样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气功作为一种医疗保健运动的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认识。除儒、道、佛、武等诸家都对气功理论的形成各有贡献外,气功理论的核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构成的,从而使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得以确定,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科学的殿堂。近些年来,气功工作在理论探讨、功法整理、临床治疗、机理研究、培养人才、扩大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一些现代科学理论及方法的运用,气功的实质正逐步被揭示出来。气功疗法主要以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反应环节发挥其医疗保健作用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的最终被认识,将更加显示气功科学内涵的深度与广度。
  气功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保健运动的方法,是通过意识处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特殊状态(气功态)时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而发挥其心身调整作用的。与一般的运动不同,气功态时的运动具有松静自然、动静相兼、协调舒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等诸多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动态,常常给人以一种优美的艺术的享受。而练功人随着意念的活动,意气相随,感觉自己时而如大鹏展翅,时而如蛟龙戏浪,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野马分鬃,心身完全沉浸、陶醉在极其舒适美好的感受中。气功的艺术性还体现在与其它艺术的结合上,比如,在书法、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的过过程中,都伴随有气功的成分。
太极功夫包括养身功夫和技击功夫,两者统一方和太极之道。怎样才能练好太极功夫?概言之,一要明理,二要会练,三要懂养。三者具备,才能功夫上身。
一. 练拳需明理。这个理就是太极阴阳之理,包括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和、七星、八卦、九宫、混元之含义和生化之理、逆运之理、体用之理、混元运动之理等。
无极生太极。无极者虚无之先天,天地未开、阴阳未分、混混沌沌,乃太极之基础;太极者先天一气,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生化之根,乃拳之内动。在体、腹为无极(空空洞洞)脐为太极(丹田)。在拳,为未练之先求无极,逆运先天,无形无象,无物无我,意守丹田,阴阳混合,静极自生动,虚无生一气。静为无极体,动为太极用。运动为形迹未露气机动,即一气浑然中伏。
太极生两仪。两仪者后天之阴阳。在体,两肾为两仪,上下为阴阳,在拳,为动静开合、呼吸往来,升降起落、屈伸收放。运动为环形旋转分阴阳,即一气分阴阳。
两仪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上中下。在体,头手足、精气神、梢中根为三才;在拳,为三体合一、三丹合一、三节合一。运动为内外螺旋通三节,即一气通三节。
三才生四象。四象者四时四方、阴阳刚柔。在体,四肢四梢为四象;在拳,为动静刚柔,四梢齐动。运动为顺逆缠丝运四方,即一气运四梢。
四象生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在体,五脏五官为五行;在拳,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运动为圆转中合统五行,即一气攒五行。
六合生七星。七星者七曜连珠拳。在体,为头、手、肩、肘、胯、膝、足为七星;在拳,这七个部位都是拳;手打肘击足连环,头撞膝顶肩胯靠。运动为旋转斗柄化七星,即一气化七星。
八卦生九宫。九宫者八卦加中宫。在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位;在拳,为八法加中定,出入丹田,中气贯通。运动为不离中土转九宫,即一气飞九宫。
九九归混元。混元者先天浑然太极之本象。在体,三体合一,混元一体,三元合一,混元一粒,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浑然无迹,妙手空空,练神远虚,虚至虚灵。运动为神形虚无返混元,即一气归混元。
练拳之理即为修炼之道,理即道,道即理;始于无,返于无;生于一,归于一;借后天返先天,修先天化后天;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粒丹道成。
二. 会练是关键。会练即方法对头,方向明确,掌握核心重点,得到真传练法,事半功倍,不走弯路。即功夫进步,又健康长寿。这里主要讲三点;
1. 会练以功为主,一功二拳三推手四器械。功是第一位的,功是拳械推手养身之基础。太极拳是内功拳,拳以功为体,推手以功为用。体用之道,一功二胆三技巧,力不敌法,法不敌功;拳无功,一场空。功即先天混元气,功即刚柔弹簧劲,功即虚灵混元体。不练好内气内劲内功,单凭纯体力和后天之气,是不能真正练好太极功夫的,所以;
(1) 练拳要练功,即除了练拳架套路外,必须专门修炼太极内功。
(2) 练拳先练功,即练拳之前先练功,功行圆满再练拳。
(3) 练功重练拳,即拳可少练,功须多练;若受时间所限,拳可间断,功不可间断,
(4) 练拳即练功,行拳是行功,拳功合一,将太极之气与太极之行结合起来,真正作为内功拳来练,由内动到外动,以致内外如一。
此外,拳、功、用三者须结合而练(器械是意气劲体的放长),拳功为体是练己知己,推手为用是知己知彼,体用兼备才能练好武功。三者缺一也是不能练好太极功夫的。
2. 会练不在形式,而在一松二慢三圆活,心静用意不用力。一要松,松则气通无阻力,松静可化后天力;松则气沉身如山,上虚下实桩步稳;松则开窍敛骨,松伸放长积弹性;松则休息养元神,放松多练不疲劳;松则身虚手脚虚,练神还虚至虚灵;推手能松感觉灵,人不知我我知人;推手敢松胆气足,擎引松放任我行。二要慢,慢宜行气通经络,按窍运行十三势;慢宜活桩植地中,步运太极发于根;慢宜内外合一气,周身一家俱缠丝;慢宜敛神聚精气,敷气运身蓄弹劲;慢宜化静返先天,一片神行运虚灵;推手以慢制彼快,沉制彼劲迫其根;推手似慢实虚灵,缠粘彼身难活变。三要圆活,圆活者松而不散,慢而无滞,意气神行圆满无亏浑圆灵活也。在体,十八小球圆活,整体大球圆活,气如车轮圆活,神圆活,在用,推手圆活不受力,一触即转引落空;混元旋转离心力,发环落点即成功。概括起来,松练臻化境,慢练出真功,圆活有奇效。
3. 会练知层次内容,明先后顺序,步步深入,才能走向成功,余从师学练太极,共七易其拳,始知奥秘无穷,理境难尽。今将所得真传和自身经验归纳为八条,曰:“八步功法”即修炼太极功夫的八个阶段,公诸于世,以示有缘。这八步功夫互依存,递相承,各有练法内容,体用要求和阶段目标。因篇幅所限,这里谨例条目和提示;
第一步. 养气混元生太极。主练先天混元气和内劲。
第二部. 意气混元行太极。主练意、气、体和听化劲。
第三部. 活桩混元沉太极。主练桩步沉劲和发于根。
第四步. 缠丝混元旋太极。主练缠丝劲和混元圈。
第五步. 整体混元合太极。主练整体劲和混元体。
第六步. 弹性混元崩太极。主练刚柔弹黄劲和惊炸劲。
第七步. 虚灵混元返太极。主练虚无虚空虚灵。
第八步. 一粒混元养太极。主练还丹结丹养丹。
三. 懂养能成功。练拳不懂养,百炼功不长。即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会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
首先要懂养什么?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内养津心血,外养筋骨肉;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全体;在内养性养德,养后天,返先天;养先天,化后天。养是多方面的,包罗万象,贯穿始终。
其次要如何懂养?修心养性,修身养拳,全凭心意用功。心为一身之主,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生,活动太过则损三宝、伤先天。所以会练懂养,一在心、二在中、三逆运。首在心,即清净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敬诚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行,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二德中,即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则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则其中和之道而养之。行中和元气,养浩然之气。三逆运,即逆运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阳所伤。如;后天识神当道,心思乱用,则先天元神受损;逆运者收心求静,抑制后天妄动,而养先天。如;后天之精满则溢,若损耗过度,则先天元精受损;逆运者练精化气,使精液上升练为气血还原于身则为养。如;心为离火,肾为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若心肾不交,久之会伤;逆运者意守丹田,使神下行,气沉足底,引火归源,以水济火,心肾相交则为养。如;人习惯用后天拙力,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而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逆运者以先天混元气发动肢体运动,劲由内换,力从人借,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修炼太极拳功,不懂逆运自理,就不会练,不会养。
第三要怎样为养,怎样练会伤?如;静练为养,快练为伤;放松为养,紧张为伤;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中和为养,心存打人练为伤;敛神聚齐练为养,片面发劲练为伤;练拳似休息为养,疲劳身心练会伤;练拳似行气为养,奴气练会伤;推手善柔化放松者为养,顶力相抗不善运化者会伤。会练懂养即可祛病延年,使精气神三宝亏者复原,圆者更圆;又能增长功力,使自己混元太极的气能、电能、磁能不断增强,形成威慑力,出神入化,功夫攀入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