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高校推广太极拳运动对策的探究

高校推广太极拳运动对策的探究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6 11:47 编辑: 网络 查看:

  高校推广太极拳运动对策的探究            【字体: 】

高校推广太极拳运动对策的探究

作者:功夫小子    文章来源:中国应气功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2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与访谈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从太极拳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提出教改建议。

1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武术之一的太极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但在青少年当中开展效果的情况不尽理想。主观上,青少年对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和技击技巧缺乏了解,只是片面了解太极拳的保健价值,认为太极拳是卫生拳或老年人练习的保健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客观上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学生一般只是依葫芦画瓢匆匆学习太极拳套路,学完就忘,很难起到健身的效果。同时在太极拳教学中缺乏有效途径,使学员在太极拳复杂的运动路线中领会和体悟太极拳技术要领和技击理论。
因此针对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本文从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提出适合高校太极拳发展的建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体育分院2008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检素国内外有关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相关专著及论文的研究成果;阅读与本论文有的社会学、心理学、高校教学等学科论著,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
通过与高校体育教师和广大高校学生进行面谈,了解高校太极拳开展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获得高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从太极拳教学内容上的调整
3.1.1从太极拳教学的流派上进行调整
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上大多数教授的是简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在对太极拳各个流派的分析中,薛安日老师在《太极拳运动362问》中说道:“陈氏太极拳较刚劲,蓄发相变、快慢相兼的特征较为明显,近于其他武术形式,相对运动量会大些,较适合青少年的口味。”。笔者通过调查学生课前观看简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和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视频,发现200位学生中近90%的同学更喜欢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见表2)。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推广陈氏太极拳在形式和风格上更适合青年学生。
3.1.2加强太极拳理论教学
由于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和技击原理,有别于常人自然状态和用力方法,因此能否引导太极拳学习者对太极拳拳理和技击技巧有正确的认识,对太极拳教学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如果太极拳“后发制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技击原理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体会,有利于学习者正确认识和了解太极拳,消除各种误解,树立学习太极拳信心和目标。因此第一节课在讲述太极拳理论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环境,通过特定方式(如两人弓步相对,双手互握对方的前臂,一人加力慢推,教师稳住重心,手臂放松引进,使对方手臂找不到着力点的情况下,腰带动手臂,一引一推,可轻松破坏对方的平衡)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力推未关的门而失去身体平衡),教师在学生本体感觉和视觉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太极拳“引进落空”、“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等拳理和太极拳要求意志集中、身体中正,自然放松、太极拳画圆、快与慢转化的技击原理。使学生对太极拳理论在身体本体感觉、视觉和理论上有整体的了解,将直接纠正学生长期以来对太极拳的误解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2从太极拳教学的内容上进行调整
太极拳运动包括桩功、套路和太极推手,因此教学内容应当从这三方面得以体现,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太极拳运动精髓。桩功以太极拳混元功为主,每次上课练习前,进行练习,可长可短,视学生练习的情况循序渐进,重点使学生领会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头正颈直、虚领顶劲、舌顶上腭、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使学生学习意识集中,体会太极拳“心静体松”特点,明确太极拳内外兼修,调理身心的保健价值和效果,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身心准备。
在太极拳基本功练习中以云手练习缠丝劲,这些经典的太极拳动作有利于学生体会太极拳圆、柔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太极拳技术动作的理解和运用。
在套路教学上采用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虽然教学和技术动作的难度加大,但教学内容减少近半,套路练习时间快则一分钟,慢则3分钟,更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熟练程度和成就感。
4 结论与建议
(l)重视太极拳的理论教学,建议通过各种辅助措施使学生在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基础上理解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对太极拳技击技巧、健身价值和观赏性形成正确的认识;
(2)在太极拳教学风格上采用更受青少年喜欢的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并济陈氏太极拳;
(3)在教学内容上教授桩功、套路和推手,使学生全面了解的太极拳“体用结合”的意义;
(4)在套路教学中体现少而精,采用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适当减少教学压力;
(5)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念动训练、定位教学法、招式拆解法和多媒体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意念、视觉、本体感觉,提高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标签:高校 推广 太极 太极拳 运动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和式太极拳发展浅探

  • 下一篇文章: 洪均生先生的太极拳“双重”新解-蒋家骏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