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生理机制来看,当膈肌从吸气开始即行收缩到呼气的完全松弛时,缓慢细长的深吸气使膈肌收缩期占据了呼吸周期的大部分时间,使组织内线粒体的ATP分解为ADP,产生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作为机械能消耗,另一部分转化为能的特殊形式成为经络和脏腑之气(内气),并随血脉行运全身。试验证明,长期采用腹式深呼吸,对于消除肝脏瘀血,改善其功能有显著的作用;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加强心肌营养,也有良好的作用。
三、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神”的调节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在望神中,对精神焕发,目光炯炯,言语宏亮,反应灵敏,称之为“有神”或“得神”;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神”的调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心理上对精神意志的自我调节,避免情感的过分刺激,而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二是在生理上,通过意识活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健脑延脑的目的。
在心理上,太极拳通过以“意”为基础的心志活动来带动形体动作,来达到精神意志的自我控制。太极拳练功前的洗心涤虑,以一念除杂念的要求,就是要以人的意志来抵御外界环境的不良诱惑和克服内部情感的刺激,使思想集中,“以静待动”。
在运动过程中,又须用意志来驱除体内各种干扰,把注意力定向在意静、意动、意境上,同时去感知四肢肌肉关节在完成动作中的时空位置,并对所完成的动作跟原初的愿望进行校正,以保证形体的规范。太极拳运动中这种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个体在知觉和记忆中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和加工,一方面保证了对新的刺激信息作出反应,而出现优势现象,另一方面抑制原有不良信息的传入冲动,改变其原有注意焦点的不良刺激物,从而改善紧张、焦虑、忧郁、烦闷的心理,使紧张的情绪趋于稳定。
因此,练完太极拳后,人会感到心情舒畅,紧张感消失了,躯体放松自如。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科研组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练太极拳,人的大脑便进入以a波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a波功率增加几倍,使人达到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神态清晰,精神集中,记忆力有所恢复和增强。这些变化在大脑的额叶和顶叶部最为明显。这两个部位正是高级神经系统主管意识活动区域的所在,对人体其他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生理上,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正是对不良情绪引起生理反应的良好的自我调节。当今社会中的文明病,主要是大脑过度紧张,肢体过懒闲所致。生活和工作上的紧张,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高度兴奋,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不利正常的生理要求而影响健康。
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的运动特点,能把人的有机体引进一种“松弛反应”状态。这种状态能为中枢神经对机体的机能进行自动调整创造条件,并向高极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良好的信息冲动,抑制原先发出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的活性,减弱或中止其反射活动。
太极拳的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不滞不顿、绵绵不断的运动特点,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广泛扩散,促使胰岛素分泌递质,抑制了丘脑情绪中枢的兴奋性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活动,中止脑垂体不断发出的电化信号和脑垂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激素递质进入血液,从而推动血液循环。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对坚持练太极拳的知识分子的心电图的测试分析表明,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多方面而且明显的。比如改善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症状,以特有的方式促进供血和刺激心肌传导,预防心脏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有效调节人体内脏包括心脏的自律活动等。英国的科学家曾对126位心脏病病人做了试验,让他们打太极拳或做增氧健身运动。英国医学协会的《研究生医学杂志》发表了该项研究报告,宣称这两种运动方式都会使血压降低,但只有太极拳可以使血压大幅度降低。报告表明了打太极拳有助于心脏病病人尽快康复。
精、气、神在人体中的作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太极拳运动所追求的是精、气、神的不断生化,是练精化气、气化成神、神能聚气、气能生精的相辅相成的过程。正是在三者互为因果的不断转化中,加速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培植了人体的生命力,增强了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