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转载]老子《道德经》动画版全集

[转载]老子《道德经》动画版全集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3-10 14:4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转载]老子《道德经》动画版全集 (2014-08-18 12:33:48)

标签: 转载 分类: 修身修炼

原文地址:老子《道德经》动画版全集作者:-魏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朗诵版 上

 

 

 孔子、老子原来为佛教铺路(宣化上人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老子、孔子都是菩萨应化,儒释道三而一,一而三!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

  孔子是中国空前绝后的大圣人,是先知先觉者,他有相当的来历。孔子为什么生在中国?本来孔子前生是佛教里边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而中国的老子——道教的祖师,就是佛教老迦叶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颜回呢,就是佛教里头的明月儒童化身。

  为什么迦叶祖师化身成老子?为什么水月童子化身做为孔子?为什么明月儒童化身成颜回?这就是因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缘到了中国,所以这一班佛教的菩萨就争先恐后地到中国,为的就是给佛教开路。他们把佛教的马路先修好了,那么等佛教传到中国,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传到中国时,一般人也没有学道教,也没有学儒教;那么佛教虽然高深,也没有人懂,也没有人接受,是很费力的。于是老迦叶也不辞辛苦,先到中国化身做老子。怎么叫老子呢?因为他一出生头发也白了,胡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经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到中国来,不断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说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这么开了两条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后佛教传到中国,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
中国的儒教就譬如小学的学生刚刚入学门,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那么以后就升到中学,中国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学的课程。中学读完了,就要读大学,那么佛教的课程就是大学的课程,所以儒、释、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学是为中学预备的,中学是为大学预备的,大学是为所有想要深造学问的老百姓而预备的,所以有小学、中学、大学。佛教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学。

  虽然这所大学在这儿,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进大学,还有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认识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么,也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虽有小学也有中学,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进得小学;所有该读中学程度的学生,也不一定完全会进中学,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中国来讲,儒教是小学的课程,其它的宗教可以说都是中学的课程,而佛教是包罗万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学。那么其中不认字的人、不能进大学、不能进中学、不能进小学的人还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
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当的智能,智能渊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时候有麟吐玉书的祥瑞之相。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学习了生脱死的法,可是虽然有这个志气,还没有真正下决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岁时,才下了决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岁的时候,他一切的怀疑、疑惑、迷惑都断了,所以说不惑。不惑就是不动心了,也就是孟子说他四十不动心一样的道理。什么事情不动心?财、色、名、食、睡不动心了。财,他也不贪,适可而止;色,他也不贪;名,他也不贪;食,好东西他也不贪;睡,也不贪睡觉。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能现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岁,真正得到宿命通了。这个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学是什么;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过去生是怎么回事。
  六十而耳顺,等到六十岁时,他有耳顺的功夫了。耳顺,在一般世俗人所讲,可以说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说千里眼、顺风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从心所欲,等到七十岁了,他得到了漏尽通。得到漏尽通,那么这时他的工作完成了。他为了把佛教的路给铺好,所以要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又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又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把佛教的路给开了一半。

  格物,什么叫格物?我们一般老学究、老读书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欲革去,革除你的习气毛病,你的妄想。这物欲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东西,这些都是一个欲,都要革除去。你能革除物欲,然后你的智能才能开朗,才能现前,所以要致知。致知又要诚意;你诚意了,然后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后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诚,心也不能正,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身修,然后家也齐、国也治,这就是孔子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可以说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的意义。

道教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无,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的这个神是好清净的,可是人这个心就不老实,像只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说心马意猿猴,心像匹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实的。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人这个心是好清净的,可是欲念在那儿牵着它,叫它不清净。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等到这个寂无所寂了,欲岂能生?你清净到极点,澄清到极点了,自然就没有欲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清净。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这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出世法,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赞叹孔子,无论是他的学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会人士也好,都说他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博学多能,学的也多,能力也广。

 

本文转载自新浪“顶礼南师”的博客,原文标题为《孔子与老子的来历(宣化上人开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2014百名软兵高手教学活动! --灵活方便 健身防身

后一篇:[转载]《中华医药》“艾”到深处病自消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2014百名软兵高手教学活动! --灵活方便 健身防身

    后一篇 >[转载]《中华医药》“艾”到深处病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