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

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3-31 19:5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有许多习练太极拳的人认为太极拳就是盘架子和推手,所以他们就通过盘架子和推手来使自己为太极高手,这些人倾一生之精力专注此道,结果和人动手打架时只能望拳兴叹,岂不知太极拳不但要练外更着重于修内,要做到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需要正确的练习方法和老师的系统指导,道家的思想贯穿了太极文化的始末,也可以说太极拳的雏形是道家修炼的工具,在慢长的演变过程中,经过历代先贤祖师的完善成了道士们修炼内功强身健体和防止外辱的两用拳种。太极拳一度成了道家修炼成仙的重要组成部分,杜育万《太极正宗》中有诗为证【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宴,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人拳术,渡成神仙】这说明太极拳不但是有很高的技击技术同时也是人们修心养性参悟道学的好功法。现在很多人把流行很广的“太极操”误认为是太极拳使许多人对太极拳产生了误解,公园里有许多练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是以健身为主,对实战没有兴趣的,所以许多年轻人都误以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还是练一练少林或其它的刚猛的拳种好,殊不知太极拳就是很好的拳种,它不但能技击而且性命双修,还包容了很多拳种的技法。真正的太极功夫存在于各个流派的少数人之中因为这需要习练着有很好的悟性和能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太极拳的技艺高超,理论深奥,因此得传于各派的极少数传人。师父常讲“拳成兵器就,何须练刀剑”

1.要.通过盘架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松柔化,松,柔是辨证的,松柔是相关联的,只有松,柔才能活,只有柔活才能练出富有弹性的柔劲来。2..要;内练出精..气..神合一,外练手..眼..身..步各法。最后达到内外合一浑圆一体。3.要.练习推手如..活步..定步..乱踩花等来巩固听劲·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腿法等。4.要.让老师拆招.安“手”安“眼”讲远近,分高低来得到散手的技术要求,掌握理论结合实际.

太极拳虽然讲究沾..连..粘..随但并非一定要沾着对手打,在实战中千变万化,对手岂能让你粘住,所以高手过招输赢只在一招半式之间。也不一定非粘着才能打,要知道拳打一寸不为近,拳打八尺不为远的道理。

对积揉成钢的理解,积揉成钢理论本身不错,问题是出在理解不同上,(有的人积了一辈子柔到头来不知刚出自何处,而且弄得手无缚鸡之力。难道说这不是误区吗?大家应该清楚太极拳的起落是有序的,是历代祖师先贤经验的积累,王宗岳拳论有忽高忽低忽隐忽现之说。我们当地很多的太极名家人过七十行拳还是有规有矩认真传拳)其实柔不是让你软,真正的柔是极其富有弹性的,当然松也不能散掉,要把好尺度,(捧捋挤按就是刚柔相济)有了好弹性才能有瞬间的钢劲。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太极拳的弹簧劲。(有人认为练太极拳就是不用气,不用力,求大松大柔,结果练了一辈子到头来练成一套“稀松平常太极拳”来,根本不能用于实战,太极拳并非不用力而是不用过分之力,要说一些好懂的,少说一些玄的)。太极拳是很讲究内气运转的(这是须要老师面传口授的),太极拳松是对的,但是松是有尺度的,松是为了气血通顺,达到“气通力自重”的效果,但松并非散丢,有松就有紧,有柔就有钢,外松内运劲,外视安舒内如翻江倒海,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所以练拳时要刚柔相济。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相符相承的。

还有的人认为练太极拳要自然呼吸其实不然,太极拳的呼吸是分功夫层次的一般初学盘架子时是自然呼吸,随着功夫的长进就要加大肺活量,做逆腹式呼吸来配合裆跨的圆转和动作的蓄发开合,蓄时吸呼时发,小腹吸时收缩,呼时突出,以外动来带动内转,用动作意念来促进内动,。道家练气法有诀【元气清温浊气凉,神仙留下健身方。必须开裆收下气,站立还要膝盖藏。衮肩束肋缵脑筋,开跨下腰最为良。炁从口入非自口,却从嘴角入小肠。炁从鼻出不是出,鼻送五脏入膀胱。吸气之时不用力,出气之时贵身强,更有口诀真妙法,似闭不闭张不张。】又有武当太极拳诀【捧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丹田转动把气引,力达四稍气血匀。强身健体是根本,化引拿发也要真。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自然成】可见内家拳对内功的要求是何等的重要。

有很多人练太极拳时认为自己把虚实分的很清,岂不知太极拳的虚实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掺擦,虚实分在瞬间,盘架子时阴阳混转来得到阴阳互补,道行常运身,拳魂领外形。从而做到中正平圆。刚柔相济,轻灵柔活。立而不定,站而不煞。上用八法劲,下走五行功。

太极拳并不是一味的以静制动,亦能以动制静,殊不知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的道理,结合以上功法和正确的习练方法练出太极独有的灵性线来也叫“临界线”就是灵..通..变。就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太极拳有诀曰【赵堡三合一,拳好练成稀。身桩要下扎,张弛须适度。练拳要有绳,内外须化一,用劲要园转,环环须相扣。运气要自然,劲匀力需顺。捻手要变化,式出无形处。疾毒要不觉,拳任自然行。练拳柔若蛇,推手活似龙。散打出手快,进退活步行,五行相生克,阴阳互依存。不动如山岳,动如狸猫行。身形微一动,打人不见形。出手似缠绵,变拳似钢钉。交手掌变拳,踢踹钩挂蹬。交手心要狠,出锤如山崩。腿脚打七分,距短拳速行。对准发落点,拳脚不落空。小法虽易学,灵通道方成。等………….】也可说是太极技击之精髓。人们常说“太极十年不出门”非也,任何功夫都是根据习练着的自身条件而论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是复杂,但也并非十年。个人认为,仅供同好指正。

作者;温县 牛春江 0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