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有过心跳失常的表现吗?您知道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吗?今天我们请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于波教授来我们支支招!
下面是本期视频的内容简介:
本期嘉宾介绍:
杨宝峰:男,1957年12月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学位,教授,博士、博士后指导教师,著名药理学专家,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1957年,出生于前郭县乌兰塔拉乡,1974年,在吉林大山林场知青,1976年,被推荐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就读。1985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药理学博士后;1992年回国。
学术兼职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荣誉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于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多次到国外学习、交流,对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工作成绩突出。先后三次受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组邀请,作为嘉宾参加了“健康之路”的直播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于波教授的事迹及其所开展的多种心脏病介入手术被黑龙江省“新闻夜航”等多种有影响的媒体广泛报道。于波教授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安置人工起搏器、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等方面积极进行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工作,仅近8年内就在国际、国内及省内率先开展了近30项介入新疗法,应用不开胸微创的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多种心脏病。
院长擅长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安置人工起搏器、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等方面积极进行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工作,仅近5年内就在国际、国内及省内率先开展了近30项介入新疗法,应用不开胸微创的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多种心脏病。
五招缓解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突发心动过速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你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
1、呼吸憋气法:嘱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2、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3、压迫眼球法: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4、压迫颈动脉窦法:患者处于平卧位,家属帮助压迫一侧颈动脉窦(在甲状腺软骨水平,颈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每次10~20秒,无效时换另一侧。压迫时动作宜轻巧,不宜用力过猛,同时应摸脉搏以监测心率。
5、潜水反射法: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对小婴儿更有效。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湿毛巾或冰水袋敷整个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无效时可每隔3~5分钟再试1次。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