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太极拳运动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中和并清理低密度脂蛋白,以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血管腔的通畅。同时,拳势运动能推动骨骼肌、胸腔、腹腔作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能及时补充营养,排除废物,维护身体健康。
此外,练太极拳时,胸廊的放松扩大,使心肌外围压力减少,收缩差增大,排血量增多,组织器官得到的氧分增多。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强度适中、动静平衡的有氧运动,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改善脂质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
国内专家认为,对于处于第2、3期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中的一些自然、放松的动作,如“云手”、“野马分鬃”、“左右揽雀尾”、“倒卷肱”等。
而要避免下肢独立,左、右蹬脚等难度较大的动作。这样就能防止心脏和动静脉以及数量众多的毛细血管的阻塞,从而防止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所以,太极拳被人们誉为“心血管的保护神”。
四、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练太极拳时要求“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以腰为轴”,全身上下,肌肉关节,四肢百骸都要参加活动,使脊柱得到充分的锻炼。
其次太极拳各个动作要走弧线,前后连贯,圆转曲折,全身上下都有或大或小,若明若暗的圆动作在和谐地进行,能使肌肉骨骼和韧带同时得到适当而均匀的活动。
因此,坚持练太极拳能促进肌肉坚实,关节灵活,周围软组织和韧带保持旺盛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延缓老年人体能和肌肉功能减退,保持关节灵活性,预防脊柱畸形、驼背、弯腰、骨质疏松,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虚实分明,步法稳健。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身体的重量由腿结合虚实的转换交替负担,这样,下肢骨骼相对受力的时间较长,加上“三合”技术的要求,骨骼正常受力,久而久之,骨骼强壮有力,大大提高了对骨骼系统的锻炼作用。
所以,太极拳运动用多弧形动作锻炼机体,也都是腰部走弧形或圆的外在表现,符合人体骨骼运动的规律。武术界有“太极腰、八卦步”之说,可见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
如“闪通臂”转“搬拦捶”,当腰脚向后转,同时左手上转到左额前、右手转到右腰前,都在右腰前腰,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对增强骨骼、肌肉运动系统有良好的效果。
练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 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
结语: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时间不能太长,练习太极拳能加快血液循环,因为人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时间的练习,血液循环太快,心脏会承受不住压力,会导致心脏跳动加快,因此,我们练习太极拳最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