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拳教学视频 武当太极13式教学

太极拳教学视频 武当太极13式教学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6 21:5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我们看到现在很对人都在练习太极,太极的健身效果被人们认可。刚接触太极的人可以先从简单的招式学起,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武当太极拳13式的教学视频,其中有动作分解讲解以及初学太极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

  练太极要因人而异

  太极拳的招式有很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初次练习太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练习的方法和强度。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比如初学者,站桩或某一个架式,持续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然后再慢慢加量,但始终以练完功不要混身疲惫为好。对成年人采用从缓慢入手的方式,动作以松柔圆活,静动结合为主。对小孩子则可以从本性着手,先动后静的原则,从快入手,等能沉下气来,能稳住身体时,再求缓慢松柔。

  很多小孩练了太极拳以后,饭量增大,体质增强,身体发育比同龄的都要快一些。上课时也比以前有定力,坐得住。通过形神兼备的练习,视力也有所提高。

  练习大体分八步走

  陈家沟太极拳经过几百年的传习,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体系。陈志强认为,大体经过:无极桩、缠丝劲、套路、采气桩、运气功、器械、推手、太极散手等,只求健身养生的话,前几个步骤就可以了。

  练习首先从无极桩开始,无极桩重在调息、放松、入静,要求精神内敛、意念集中、尾闾中正,气沉丹田行于足下;第二步练习缠丝劲,要求运裆走劲,周身上下无处不缠丝,既疏通了经络,又提高了擒拿和化解水平;第三步熟练套路,将每个动作练到位,前裆、后裆均要打开,还要合得住,这样下盘沉稳,上身才能松活;第四步采气桩的练习,通过吐纳来增加内气的饱满充盈;第五步练习丹田各个角度的转动,催动内气达于四梢,通于身体各个部位;第六步熟练器械增加难度,达到器械与身体的高度协调;第七步进行五种推手训练,将八门五步熟练运用;第八步太极散手阶段,从最初的有招法向无招法阶段发展,最后达到周身上下无处不是手的高级阶段。

太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太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完的,因此学习太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

  在动作方面要做到膝不过脚尖,脚下五指要抓地,身体是下实上虚,变化时眼随手走,还要注意开步、运劲、发力的方向,做到形神合一,上下一致,呼吸与动作要高度协调,练太极拳时要求精神内敛集中,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练太极拳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天坚持不懈,就能慢慢体会到,精气神以及身体各方面的变化,从根本上底子里改变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使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机体能量增强,每天打上几趟,神清气爽,一天精力充沛。

  所以要做到拳架姿势准确到位,不到位,不仅难出功夫,相对健身效果也会差一点。

  太极拳十三势歌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 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 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的十三势歌包括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

    枉费工夫贻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