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拳教程 做此项运动能强身健体治慢病

太极拳教程 做此项运动能强身健体治慢病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7 14:4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近几年,太极拳在医疗方向也有很好的发展,而今又被中医认可。很多病人在吃药的同时,还在坚持着练习太极拳教学,太极拳无处不再散发着魅力,太极拳的好处从中医角度上看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学习太极拳教程吧!

  从中医角度看太极拳的治病疗效

  太极拳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之一,而今又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根据《易经》而来的。 “太极”指万物的原始,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互为基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不断运动则变化万千。太极拳的起源及创始者至今尚待考证,就文献及传说而言,众说纷纭。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而后社会依次出现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但笔者更偏向于张三丰真人创拳,后由武当太极传与河南陈氏的说法。

  所以在民国时期,中央武术馆已经将太极等全部划归与武当门,而今武当门的掌门又是太极拳宗师孙禄堂先生。

  太极拳是一种意,气,形密切结合的运动,以意导气,以气导力,融汇武术、内丹于一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太极拳重意,使神气内敛而不外发,精气内敛而不外散。精神专注,排除杂念,将神收敛于内,而不被他事分神。

  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气机自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

  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太极拳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以丹田为核心,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

  气会流通与全身,然后又回归于丹田,所以肌肉等四肢都会得到锻炼。

  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营养脏腑的功效。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太极拳,根据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学说创造的锻炼方法和动作要领,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意气为君骨肉臣”;三调整:调心、调气、调身;九要领:静、聚、贯、顺、沉、畅、松、正、整。

  在练习时要做到心神安静,内外放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形合一,意气相依。还要长期锻炼,持之以恒,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可使思维敏捷,语言流利。

  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瘀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

  二、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

  眼神贯注动作,动作圆活连贯,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

  可见,太极拳对于“护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是有必要经常练习的。

  三、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

  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补肺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肺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