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养生的误区有哪些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养生的误区有哪些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29 05:4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是现代人养生理想的运动,太极拳的好处数不胜数,因此有很多人盲目的沉醉在太极拳养生中,但是往往会进入一些误区。小编今天为您讲解一下太极养生有哪些误区,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养生的几个误区

  练传统太极拳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养生、长寿,然后追求防身等作用,但是真正的太极拳实践并没有普及,很多人练习太极拳都有些错误。

  由于没有得到正确指导,众多太极拳练习者虽然时间、精力投入不少,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如此以来,有些人甚至开始怀疑前辈们留下的经典记述和心得是否正确,这是很不应该的。

  练习太极拳者应该尽量避免走入以下几个常见误区

  练功与舞拳套

  许多传统太极拳爱好者其实不是在练功,而是在舞拳套。聊起太极拳,他们会告诉你,无论是83式、56式还是108式、24式自己都会,甚至陈、杨、武、吴、孙各式也都会;说到八卦掌,也是老八掌、新套路都会,尹、程、梁、史等不同派别的架子都知道。

  很多人练太极拳有很长时间了,在比赛中也拿过金牌,但是若讨教他什么是内劲,却没有准确的答案,这说明比没有学到真正的太极拳。

  对这样的爱好者,王芗斋说的很到位:“往往几十年纯功,而终为门外汉。”就连很多名家也承认自己走过弯路。

  当代著名八卦掌大师刘静儒曾说:“我练习八卦掌40余年,前30年走了不少弯路,近10年才对八卦掌有了一些真正的领悟和认识,取得了点进步和成就。

  我体会并认识到只有真正的气沉丹田,六合归一,练出八卦掌的内劲,再通过练功掌握八卦掌的技击特点和变化,才算是太极拳,否则,尽管练得很活很美,得过多少块金牌,或者自己感觉功夫已经上身,也只能属于皮毛,不能算是太极拳。”

其实练太极拳追求的是大道至简

  其实练太极拳追求的是大道至简,崇尚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只要舒舒服服的把日常生活中感受的融入到功法中即可。

  气沉丹田、水中漂木、曲腿趟泥、三心空洞等等,不皆是如此吗?太极拳追求的,是用平平常常的方法,把不平常的功夫练出来,认为这才是高明的。

  在练功进程中,太极拳做的是为道日损的减法。当把身上的拙力全部去掉,就至于无为了。无为之后方能无不为。

  内劲与力量

  在武侠小说中,对于内力的描述神乎其神,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些都不过是作者的主观臆断和想象而已。其实内劲和力量根本不是一回事。

  笔者是八卦掌尹派传承,与一位早入行的八卦掌同门因偶然机缘建立了联系,但一直没有见面。他是专业武术队出身,跟名家练了20多年八卦掌。他在电话中说自己练起八卦掌来虎虎生风,简直吓死人。

  听了此话,笔者不禁为之惋惜。为什么呢?真正掌握内力的传统太极拳人,身体极为绵软,外表是绝对不显力的。尤其是在高级阶段行功时,动作轻缓,气息柔顺。

  在行功过程中抱神以静,可以把身体的拙力排除到不剩一丝一毫,把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又如何会吓人呢?看来,内家功夫确实像武术家荣华丰老师说的那样:“四海堂内武一片,只是高师太少见。中高低来无人判,有段无实误少年。”

  八卦掌《转掌歌诀》中“先师掌法传至今,世人鲜有得其真”的说法,也正是表达的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