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作为一门别具风格的拳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青睐,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带刚、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而贯穿其中的就是太极拳的弧线运动了。太极拳中处处走弧,阴阳变化,玄之又玄。
然而为何非要走弧线,直来直往岂不是更为快捷、直接?实际上,太极拳中所走之“弧”,分为大弧和小弧,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画大圈和小圈。外形上的变动,即出拳走弧、步伐走弧、转腰走跨等算是大弧;而内在的或是大形之下的,如手的顺逆缠丝、丹田内转就是小弧。顺逆螺旋缠丝、丹田内转的独特之处是大家所共睹目的,这种小弧线运动可以拿关节、制人于寸处。但说到身体也同时走大弧,好处也是不胜枚举。例如用铁锹铲土,如果直接去铲,即将其垂直于地,用再大的劲也不见得能铲出多少土,而换一种方式,斜着从一旁弧线深入,则可以不费力的铲出很多土。以上是说弧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好处,应用在拳中同样好处甚多。
出拳时基本用拳面或拳背,假如拳不动,手臂上下、左右移动时,会相对运动,实际上就是带动了身体的小弧运动。如金刚捣碓,提臂提膝时,拳心向上不变,而向上运动时,手臂就会自然逆缠,拳也相对顺缠。所以说太极拳中走弧线运动,特别是周身走弧线会有更强的技击效果。但是武术都讲究“攻”、“守”两字。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便我遵循太极拳的弧线运动规则,如果遇到一高手,也不见得能敌过对方。这时走弧就转化为保己防守之术了,正如狂暴的风雪能吹倒、压断刚强的杨树,却敌不过婀娜多姿的柳树。当敌方向我出拳时,我可以走弧,改变对方力的方向,如此、即便不能反败为胜,也可以让自己少受些伤害。
自然界是个无穷而未知的力量,夜幕中的流星转瞬即逝,而按着轨道运行的行星却可以永葆青春。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这些看不见的磁环绕在地球上,做着弧线运动,当我们练拳时必定要练“意”,如果将“意”与这些大自然之力结合起来,即出拳、用意都顺着磁场走弧线,则成效会更大。
1从着力点来说,直拳是将全身之力集于一点,发力快、猛。而太极拳中走弧,自然慢却稳,同时打前顾后,慢的同时就是在准备着下一击该如何发力或是这拳发出后,是否有成效,随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如斜行一式,斜行摔后,左手变勾向前伸出,成拦后心之势,右手顺缠合于左臂旁成打前心之势,发力点为两处,将对方困于我身体的大弧之中。又如新架一路第二金刚捣碓之后,十字手向右画弧是一解拿法,同时铲右腿成迎门靠之势时,进入对方的身体中,整个身体向右走弧,为一肩靠法,右手逆缠小擒拿可抓对方腿或手,继而亮翅摔变为白鹤亮翅式,只是身体的几个弧线运动,便可周身打人,着力点众多,浑身上下都是太极。
古语有云:“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走弧线运动其实就是在权衡对方的实力,以便及时作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