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焦老师说,效实刚换了新校长。新校长上任后先抓北大实名推荐资格,并专程赴厦门见焦老师表达校方的心意。
这是九年来破天荒第一遭--北大浙江招生组组长终于见到效实的校长了!
看来效实确实着急了!看来效实的新校长确实下决心了!!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效实有救了!
转摘:
效实中学近年来高考率排名滑落的原因探讨
效实中学近年来高考率排名滑落的原因探讨
一位效实校友兼效实学生家长的心里话
作者:福如东海长流水
本人是八十年代初在市内某首批省重点学校毕业、后在效实中学参加高复班,对二所学校都有深厚的感情,现在本人的孩子在效实中学就读,因此对效实有一定的了解。本文所探讨的问题丝毫没有贬低哪所学校的意思。如有得罪,请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原谅。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效实中学领导和老师的重视。
一、记忆中的效实中学
在市内某首批省重点学校读书时候,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同学对效实中学的高考率高于本校耿耿于怀,认为效实中学是“题海战术+课外补课=死读书”,不重视素质教育,全市中学生运动会、文艺比赛、课外兴趣活动等等都是我们学校遥遥领先。但是自己以2分之差与本科失之交臂以后(当年高考率为不到6%),到效实中学参加高复班,才真正了解了效实中学。在效实复读期间,我领略到效实中学严谨的教学风格。教政治的竹老师(教导处主任)、教数学的尉老师、教语文的冯老师等诸位名师讲课时的风采虽历经20多年仍仿佛历历在目。当时的李庆坤校长威信很高,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格,教师有淘汰制度。在夜自修的时候,各课的老师经常会巡视、解答问题,李校长也会亲自到各教室巡视。效实的学生也有丰富的课余生活,但很多是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的,比如每周在中山礼堂外有学生优秀作文、独特的解题思路上榜,引起大家探讨议论。老师还把有的同学“论证”的定理、“提出”的解题方法以该同学名字命名为“某某某定理”等等。
二、令人伤心、痛心的现实
近年来,效实中学失去了高考率“打遍全市无敌手”的雄风,尤其是一本重点上线率被多所学校赶上(去年曾赶了一把),今年不但镇海中学遥遥领先,而且蛟川书院也超过效实,鄞中文理科上一本率也高过效实。有的网友甚至说:“效实中学竟然沦落到只能拿‘一本上线总量居全大市第一’作为成绩来忽悠全市人民了!”;“效实中学拼不过升学率,就用’素质教育’来安慰自己。”看到这些议论本人很伤心、很痛心。
三、深层次原因探讨
效实中学之所以高考率逐年滑落,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一是校领导兼职较多,难免会分散抓本部的精力。现在效实中学除公办本部外,还直接经营管理民办的宁波外国语学校,分散管理精力;校长还兼任效实中学东钱湖分校(这个所谓的分校实际上是独立学校)的校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校长管理三个不同地点的学校,又不是三头六臂,精力分得过来吗?本部的教学管理工作会不影响吗?想当初李校长为了集中精力办效实,许多表彰会都派别人参加的,甚至把市里的荣誉职务都辞了。建议现任的校领导,以老校长为榜样,一心一意办好效实主业,学生家长和学生会永远感激你的,就象我至今一直感激李校长一样。
二是学生学习“放山羊”、老师上课“走过场”。每天四点半放学准时放学,把学生推向社会和家庭,又不明确指导如何进行课外学习;上完45分种课以后,老师的影子都找不到,学生与老师沟通很少。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情况。部分基础一般的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答疑。而课堂教学上,不细不深。尤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上课时,不重视基础、该讲的不讲,老师把题目亮出来后,就问同学:过不过?只要下面有人喊过,就不再讲下去了。有的同学提出来想听,有的老师居然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混进效实的。搞得很多学生不敢不说过了。而课后,由于效实中学老师没有实行坐班制(待求证),老师的影子都找不到,又没有夜自习,学生没有办法与老师个别交流。部分学生不得不再请家教。
三是不少教师热衷于家教搞创收。效实的一些老师还是继承传统、敬业精神很强,但也有不少老师主要精力并不是花在学校的教学上,而是热衷于扛着效实老师的金子招牌做家教,搞业余创收。许多老师在下班后,家里家教学生门庭若市,双休日更是一天有三场、四场家教,俨然成为一所家庭学校,兼职收入大大超过正职收入。这样的老师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有的老师在双休日公然在民办学校兼职上课。有的因为规定不能对本班学生进行家教,就相互推荐。网上有人说:“效实中学实行双休日不补课、4:50准时下课回家、不实行坐班制,看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时间,实际上是为了老师搞家教提供更多的时间!”。这些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我不赞同,但这些做法客观上确实为老师搞家教开了方便之门。相比之下,镇海中学有严厉的规定,禁止教师做家教和兼职。镇海中学学生夜自修,各课的老师始终在学校,每天9点半以后才回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学上。而李校长在任的时候,效实中学也是不准教师家教的。
四是社团活动过滥、分散学习精力,中学大学错位。社团活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但是需要有分寸,尤其在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任务是为进入高一级学校作准备,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没有联系的社团活动确实属于“不务正业”。《钱江晚报》梁建伟记者报道:“社团文化这些只有在大学里才红火的“玩意”,这些在其他重高被称作“不务正业”的东西,在这里很流行。学校团委对近20个社团有规定,每个社团每学期必须搞一次面向全校或社会的活动,平时的常规活动保证一个月1到2次。学校每年对社团审核,达不到要求的注销。”学校和学生的大量精力耗费到无助于教学的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成果,是对素质教育的曲解。这些“花花点子”与“百年效实”的校训、校风匹配吗?不同教学层次有不同的重点,高中的重点就是为进入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活动能力,但最终不能进入好大学,无疑是本末颠倒,是中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的错位。如果这种错位的东西作为“素质教育”特色的话,那我建议效实中学应该回到70年代去,组织学生半个学期读书,半个学期学工、学农、学军去吧,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生存能力岂不是更强了?当然这是一个说法绝对了一点。但我真实的想法是:每个学校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但应该围绕基础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何况,随着高考试题出题质量的提高,很多试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素质教育的成果。很多市内很多高考成绩很突出的中学,并不见得素质教育一定差,如镇海中学学生一般都有很多体育爱好,尤其是篮球在镇中氛围很广,镇中也出现过很多体育健才。素质教育应该是可衡量的、可检验的,最终应该反映在教学成果上,而不能成为高考率逐年走低的“挡箭牌”和“遮羞布”!
五是部分教师疏于管理引导,缺乏对学生了解,学生恋爱成风。《钱江晚报》梁建伟记者报道中有这样的一个事例:有个大学教授孩子在效实上学,教授说:有一天凌晨两点,他起来上厕所,发现书房的灯竟然亮着,进去一看,儿子在上网玩游戏!“我很惊讶,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迷上游戏了。”教授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还是教授的大学校友呢,“我儿子近段时间表现怎么样?”“不错啊,有进步!”教授更惊讶了,班主任竟然对自己孩子的动态一点都不了解,“我开始怀疑,老师对学生是不是管得太松了?”
这类事情我问过不少效实学生(许多是担任班干部的):班主任老师是否向你了解同学的情况?他们均回答是从来没有。老师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如何做好学生工作?中学生还不是成年(到高三才18周岁),需要引导,需要管,合理的管理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据我所知,效实中学不少男女学生“恋爱”成风,甚至以没有“对象”为耻,一些学生因此成绩滑坡。但许多班主任老师对此不闻不问,也不做个别的疏导引导工作,听之任之。我周围有许多同事的子女在效实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后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
四、结束语
效实高考率逐年下滑,作为校友我脸上无光,作为家长心急如焚,这种状况不改变,效实中学明年、后年都不可能打“翻身仗”,甚至永无出头之日,百年名校可能沦落为二流学校,这绝非危言耸听!我衷心希望效实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看到这篇文章(不认同我的观点可以批判),静下心来,进行反思和扬弃,践行校训,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争取早日重振效实雄风!
(作者:福如东海长流水,首发东方热线的本人博客,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