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拳教程 此运动就是老年人的仙丹妙药

太极拳教程 此运动就是老年人的仙丹妙药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14 16:1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的好处受很多老年人的喜爱,其养生疗效非常好。太极拳的特点是舒缓,所以也很适合老年人的运动特点。但是正确的打拳姿势才会起到效果,究竟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教程学习一下吧!

  老年人打太极拳的姿势要正确

  太极拳的姿势是非常的重要,只有正确的姿势才能练就好的身体,具体请看如下。

  打太极拳的5个手指动作

  小指:小指始终要放松。凡有从前向后、向下的拳势,应松小指、松肩、坠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后捋。

  无名指:起向前、向上的引领作用。在练太极拳时,有向前、向上的动作,不要全手掌出劲,由无名指引动,无名指在五指中最笨拙,只要它不出劲,其余四指也不会。在推手过程中,运用无名指不容易出败招。

  正确的打拳姿势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关节等部位受损。

  中指:起到向前指方向的作用。只有顺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远。有的说:“意到前方无限远,到底多远,要看练功者的功底而言”。

  食指: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食指如不放松,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难以松弛;腕不松,前臂难以放松,再接下来给坠肘、松肩等要求带来难度。

  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在练太极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

  打太极拳的讲究

打太极拳的讲究

  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定,虽然打太极不会感觉到很累,但是也不能打的时间太长。

  许多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40~60分钟之间,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打拳时间超过60分钟,其间的休息时间过少。这样的运动量对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合适的,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一定注意打拳时间或延长间隔时间。

  运动学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和膝关节、脚关节损伤,这大都与老年人打拳时间过长有关。因此,老年人练习打太极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打拳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另外,老年人打太极拳动作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行拳中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肉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

  所以,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规范处方练习。腿部有损伤的老年人不适合练习太极拳。

  老年人打太极拳要多注意以上几点,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有哪些好处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练习太极拳常见的错误

  第一是急于学多的动作

  造成动作规格练的不扎实,不到位,你动作做的不充分,劲力没展开,效果就不充分,克服这一点的关键在开始学习时不要急于学动作的数量,要求质量,而且始终仅仅抓住规格这个要点,贯穿于练拳的全过程。

  第二是练拳时心不静

  太极拳是身心并练的运动,心静则气顺,前人在说及修养时有话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们在练拳时要偷得半小时闲,抛开一切杂念,专心练拳。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对性情、心境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