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陈式太极拳的一点体会 --金盛鑫
出于对陈式太极拳热爱,去年8月份我来到陈家沟。有幸得到陈家沟功夫馆馆长,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张福旺老师的虚心指导。
十几天来经过张老师不厌其烦,悉心指点,我的拳架外形基本规范,要领也一一记在心里。对太极拳的体悟又加深了一层。今天,张老师让我写点练拳体会,不胜惶恐,不敢延误。说一点体会,请教于方家。
学太极拳是需要师傅直接传授的。可是,明师有限、机缘有限,有些人就没有师傅或者暂时还没遇上师傅,但是也要学呀,我们得练哪,怎么练?我认为: 第一,首先,在思想上要尊重太极拳理论。不要企图自己来演绎出一套理论,或者根据几个要点来找出太极拳的诀窍,这是徒劳的。有句话流传很广,叫做“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很多人真的以为,找到这一句话就能很快掌握太极拳了,这是天真的愿望。中国的太极拳,博大精深,理精法密哲理性很强,内涵极其丰富。怎么能够用一句话就传明白的。这个著名的话,其实说的是不明白时说多少都是没有用的,到明白时,往往一句话就点醒了。万卷书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一句话才是有用的。
第二,要有一个认识的主线。如果没有,我建议以陈鑫《太极图说》等几篇著名的、被称为老论的经典文章为基准。经典文章说的是大的方向,大的要求,按照这样的方向、要求,去找具体实现的练习办法,这样能大概保证你大的方向不错。对老论中没有的东西,由于你鉴别力不足,暂时先不要学。有了主线,就有了基本的鉴别标准。
第三,从网上找资料、看视频,首选的是对你本门前辈中著名的功夫好的师傅的学习。这就需要了解一些拳史和历史人物。遇到这样的人写的书、遇到对他的传人,就要重视,就要多学。而有一些所谓大师,从来也没有赢过谁,一点技击也不敢讲,他自己还没练上功夫,怎么能从他的书里学到有用的东西。
第四,按前辈书上写的方法练习,一定要按部就班,就像写字,先学笔画,再学整字,不要跳着学,不要练那些自己都不知道什么道理的东西。这里常见的毛病是不安心练基本的功夫,急于求成,浅尝辄止,反而浪费时间,没有效果。
第五,建议大家,看不同的书,练相同的道理。先弄懂为什么练这个,然后再练,千万别盲目练。因为有的练法可能会有副作用,甚至练错了会伤害身体。常常看到有些人练了20年太极拳,一搭手浑身僵硬。20年的时光荒废了,虽然身体练的好了,说太极功夫还是差得远了。
第六,太极拳是要练内的,练内是需要放松的,练内是需要一个人自己静下来练的。现在视频很多,有的人跟着视频学拳,好像有师傅一样,其实这是不行的,跟着光盘学,学得再好也只是学了外形,要多看宗师的书,理解书中讲述的道理,然后自己去细心体会。脱离了自己静静的体会,脱离了放松这个基本道路,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太极拳,这是我的忠告。同理,即便没有老师,你知道静静的、松松的体会身体里面的感觉,很多太极功夫会自己来找你的。
我师傅(张老师教我武术的)经常讲“先上心、后上身”,经过这些年的习练,我对这两个“上”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讲出来请教于方家。
先说上身,是指太极功夫上身,我认为太极功夫是一点点练到身上的,一个道理用身体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小的功夫上身了,无数个小的功夫上身了,就形成了人们一般说的功夫,所有功夫都是一点点、一层层练出来的。不认真去练这些无数的小功夫,就不可能成就大功夫。任何功夫都是分层的,就像上学一样,从一年级开始,一课一课的学习,一年级的功课都练到身上了,才能练二年级的课程。聪明的人可以学得快一些,但是不能跳过去,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对后来的东西影响大。一些理论说练太极拳主要练习放松,学会放松,以后引拿发等各个阶段水到渠成,放松这一关练不好,以后练啥啥别扭,如果形成习惯,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太极劲。前几天看到群上有一练家子说:“放不松就听不清,听不清就化不开,化不开就拿不起,拿不起就发不出”,放松、听清、化开、拿起、发出,各个大的阶段都是由许许多多小的功夫组成,一个一个学会这些小功夫,不断上身就是我们练习太极拳实际上每天进行的内容。
再说“上心”,是指在思想认识方面掌握太极的道理。其实,上心是在上身前面的事。虽然不是说先把拳理全掌握了才能练拳,但是任何一个小的功夫都是一个太极拳理的表现,上心就是从自己的心里真正理解了这条拳理。比方说双重问题是太极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双重的表现可以有很多类型,在很多地方表现出来。任何一个练家都不可能专门去研究理论上双重的所有表现,而任何一个练家都必须从师傅的教导中一点点理解什么是双重。懂一点就有一点功夫上身,懂的多了,功夫就上身多了。有人说太极拳是“太难拳”,也有人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太极拳绝不是傻练能练好的。过去练武术时,我们信奉“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平日就是苦练。练太极这样就不行了,不按拳理去练,就不是在练太极,练多少遍都是在走岔道。为什么学太极拳要有明白的人教,因为太极的拳理是需要师傅讲给你听的,太极劲的感觉是需要师傅与你搭上手你才能感觉到的。一些人不重视拳理,这是他们学拳进步慢甚至不再进步的重要原因。太极拳深邃的理论是非常独特的,是中华民族先辈伟大的创造,绝不要以为自己是现代人,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就可以望文生义地解释太极拳。太极拳的道理是上心后才上身,上身后才真正懂得,再练一个阶段又发现原来的认识还是比较浅,还有更深的内容。现在,为了普及,很多门内人把上辈传下来的秘诀公布在网上,而对秘诀的理解却不那么简单,很多秘诀是需要掌握了这个道理(也就是用身体能做出来)的人来解才能明白的。
所以说:练好太极拳没有一个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有10几年太极功夫的人当师傅,是很难将功夫练上身的。在和张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深深的感觉到他为人谦和淳朴,他练得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架端正,功力深厚,人品和拳艺都非常好,真正是一个文化高,功夫好的明师。当时暗下决心回家定要勤悟苦练。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我也感觉到练习陈式太极拳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为练习太极拳功夫,一是要明理,二是要得法,三是要用功。 明理即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读一些近现代太极拳明家著作,对太极拳的提高有很大的实用性。得法即要有正确的方法,所谓无法不成道就是这个道理,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练出真功夫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气沉丹田,什么是气沉丹田?也就是自身能量的凝聚。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正确的方法。比方说人的身体是一桶水,意念是一个球儿,气沉丹田是这样一种情况是球的比重与水相同或稍大于水,稍用意一按或不用意就能缓慢地沉入水里。用意念使其缓慢而均匀地下沉才是正确的方法。还有得气是什么感觉,我们现在还没有气感,只是练完拳手指发麻、手掌发热,拳家们称之为 “八触”现象,即身体某些部位会出现冷、热、麻、胀、酸、涩、动、跳等感觉。目前都没有,一旦练到此时如果没有人指导,练功的人就会偏差。所以练功必须要有老师的亲自指导,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同时主要的是防止出偏。
关于练什么拳好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哪派太极拳,只要是真功夫就好。所以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不是选哪一种拳的问题,而是要向真正懂得 太极拳的高手明家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不懈,做到持之以恒,
太极拳的养生问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太极拳是养生与技击并重的一种拳法,它的每招每势都对身形、意念、穴位等有严格的要求,既可攻防技击,又有 促进气血运行,打通经脉之功效,所以太极拳还有很好的强身健体效果。有的朋友说,我练太极拳不为什么功夫,只为锻炼身体,我认为,强身健体和练习功夫一样,都要向真正的太极拳明家学习,真正的太极拳有强身健体功效,否则就不好说了,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绝对不会比真正的太极拳效果更好。
太极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和其它武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既可以实战防身,也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可以 修身养性,提高人的意志和思想品德。学练太极拳要求不能好高鹜远,急于求成,放弃胜负观念,放平心态,否则都将炼不上功夫。有些人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性格有了改善,心智有了提高,为人变得友善,所以很多人又称太极拳是一种修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冷兵器时代早已结束。武术的作用已大不如从前重要,学练功 夫的人也越来越少,失传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今天的人练武术,也不象前人那样作为一种与自然斗争和谋生的手段,而是更多地倾向它的健身功能,衷心地希望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