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心得 > 邯郸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述评

邯郸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述评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8 11:41 编辑: 网络 查看:

  新华社河北邯郸9月28日新华社记者王俊璞王民杨世尧

  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暨2006年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25日至28日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成语典故之都的邯郸举行。参与组织工作的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说:“这是太极文化的一次立体展示。”

  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太极拳界人士汇聚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进行历时4天的比赛、交流,这将在太极拳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康戈武介绍,太极拳清初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问世;后来陈氏拳械的外姓传人、邯郸永年的杨露禅在北京传授“绵拳”架引起关注,同为永年人的武禹襄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经其外甥李亦畬编定为《太极拳谱》。杨氏拳架与武氏理论,为太极拳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使永年拥有了独特的资源。

  永年已9次举办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本届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一次由政府与民间共同组织,形成合力,并纳入邯郸“文化兴市”规划,使得活动内容更丰富,水平更高。

  《2006年中国邯郸·永年太极拳文化展》首次亮相,使得交流大会由技术层面提高到文化层面。展览中,可以看到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倡导太极拳的谈话、题词;最多的是图片,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练拳的瞬间,有杨式和武式太极拳众多名家个人照片或合影,有各代传人在海内外辅导学员的情景,还有历届交流大会和各种比赛的场面;以太极拳为专题的书法、绘画、摄影、工艺美术等作品占了较大比例。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一套反映简化太极拳每个动作的剪纸,不仅美观异常,竟然还体现了技术要领,如“沉肩坠肘”、“敛臂收胯”、“塌腕”等。这一展览,从不同角度形象、全面地将杨式和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与现状呈现给人们。

  如果说,展览更多地反映了太极文化的广度,那么,这届大会太极拳发展论坛应征的论文则是太极文化深度的体现。邯郸市副市长辛宝山的《邯郸太极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马来西亚雪隆武术总会副会长林秋雅女士的《为了太极拳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做》……仅从题目即可看出,许多人对太极拳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上海体院教授郭志禹的《简化太极拳锻炼价值的研究》,以大量科研数据证明了简化太极拳宝贵的锻炼价值。显然,这会给推广太极拳锦上添花。

  在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之时,也是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逝世70周年。据康戈武介绍,杨露禅之孙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出版,其中的拳架动作照被称为“杨澄甫定型架”。中国武术队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表演的集体太极拳就是以“杨澄甫定型架”为标准的,而这一“定型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编简化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后来走向世界,杨式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功不可没。

  而当众多简化太极拳习练者不满足于“简化”,要寻根溯源时,学练杨式太极拳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使得传统与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使邯郸永年的人气越来越旺。

  康戈武向记者透露,邯郸市正在努力建设“太极城”,无疑将使太极文化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也将推动太极拳在全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