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物中的女性飘飘若仙子下凡,如春风拂柳般的珊珊走来,她们的妆容与服装,她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不仅展示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艳美动人,也间接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时尚变迁。
唐代绘彩“春花”女佣
堪比“易容术”的化妆术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对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女子来说更是如此。今天的化妆术可以称得上登峰造极,已经抵达卸妆前后判若两人的境地,但在唐代的妆容面前,恐怕也要自愧不如。唐人的化妆术之神奇,之神鬼莫辨,会让人想起“易容术”。
据唐代的《教坊记》记载,汴州有一位50多岁的歌舞明星庞三娘,本来已年老色衰,脸上满是皱纹,但是当她在脸上贴上薄薄的轻纱,再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上,却能返老还童,延长艺术生命。有一次,有客来请,她未施粉黛,来客问:“老婆子,庞三娘子在哪里?”她说:“庞三娘子是我外甥女,现在暂不在家,请柬我先留下,你明天来吧,不会有什么问题。”第二天,那人如约而至,庞三娘子已经化好妆,光彩照人,来人竟然一点都没有认出来。
唐代双凤双狮花鸟纹铜镜
故事中的化妆术或许稍嫌夸张,不过唐代女性对于涂脂抹粉的热衷,确实远胜今人。唐代的花蕊夫人有诗云:“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当是唐代女子的日常写照。她们的化妆程序可要比今人要繁琐得多,简单来说就有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等七道工序。
敷铅粉是先打上一层粉底,然后在面颊或者两腮抹上鲜红的胭脂,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画眉是一项技术活,眉形纷繁复杂,玄宗在四川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就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梢眉、逐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十种。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圆如桂叶的阔眉和细长如弯月的细眉两种。
镊子的功能用于修眉,用镊子夹除眉部杂毛,修改眉型(或脸部其他部位细毛),另一种是夹花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钿是贴在眉间额前的装饰,通常是金箔、纸等物剪成的各色花形,简单如小圆点,复杂如梅花、牛角等形。面靥是于面颊酒窝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贴花钿、点面靥今人多不识,但在古代却盛行一时,如果不知道它们,也就读不懂“翠钿金篦入镜来”“满面纵横花靥”等诗句。
描斜红是在脸颊两边,太阳穴部位画上形似月牙的艳红。在唐墓出土的女俑脸上可以见到这种装饰。涂唇脂,也就是今天的涂口红,只不过唐朝人更为花样迭出,晚唐时点唇的名目就达到了17种之多。
对于唐代女子来说,面部这块小天地似乎仍然不足以满足她们的爱美需求。她们高耸的发髻是面部的延伸,是另一块装饰的舞台。唐代女子的发髻样式有数十种之多,常见的如双环望仙髻、倭堕髻、堕马髻等等。发髻上常插梳篦,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满头行小梳。”说的就是这种唐代女子的插梳之风。
唐代双鸾衔绶纹铜镜
唐朝女性的“三件套”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除了妆容,那些或优雅俊俏,或端庄干练,或艳丽华贵的唐代女性形象,多是由服装所营造出来的。唐代的女性服装已经脱离上下连属的深衣系统,由襦或衫、裙、帔帛共同塑造着唐代女性的身形。
襦是一种长不过膝的短衣。衣袖有宽有窄,一般而言,下级阶层的妇女袖口较窄,方便农作,贵族阶层为了体现优雅的仪态,则是方便的窄袖与华丽飘逸的宽袖并存。贵族的襦衣华丽鲜艳,多有绣饰,一如晚唐温庭筠词中所述“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襦衣之美,可见一斑。上身短衣除了襦之外,还有更为轻盈的衫,其中最具唐代特色的是坦胸窄袖衫,领口低至胸部,方干《赠美子》“粉胸半掩疑暗雪”,描写的正是身着坦胸衫的女性。
唐代黄釉女佣。初唐条纹裙通常用多幅布帛拼制而成,流行了相当长时间。
裙,也叫裳。唐代流行的裙式大多为高腰或束胸,下摆成圆弧形,贴臀、宽摆、齐地。从壁画中可以发现,唐代女子由于裙摆宽,行动不便,在行走劳作时甚至会将裙摆提高,用丝带固定于臀部下方。
在唐代的绘画中,无论是挥扇的侍女还是等候觐见的仕女,在她们的肩部都会飘荡着一块长条形的长巾,这块长巾就是帔帛。它长而宽,使用轻薄的面料,展开搭于后背,两端置于胸前,或在臂间顺势下垂,双手或持物或藏于帔下。
上身的襦或衫、下身的长裙以及点缀的帔帛,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丰富着本就极为华美的大唐衣冠。襦、衫紧身窄小,强调了身段。裙高腰束胸,宽摆齐地,显露出人体的曲线,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帔帛用轻薄的面料,不同的色彩,随意披搭,以动育静,像一缕飘扬的烟雾,增添了飞动的效果,缓和了紧身上襦、高腰长裙带来的挺拔,又恣意挥洒着女性柔丽轻盈的身姿,似乎是在不经意中烘托了体态的娇柔与婀娜。
除了主流的三件套外,由于大唐的开放与包容,女子也常常身着胡服与男装。唐代女子最为常见的胡服形象,是身着波斯服的妇女,她们上传窄袖翻领紧身长袍,头戴胡帽,下穿细纹紧口长裤,足穿高腰小靴,有的还在腰间佩有蹀躞带。唐代女子男装这一现象的流行,与唐代女性地位较高有直接关系。胡服与男装拓宽了唐代女子对于服饰的选择空间,不得不说,她们的开放与大胆,较之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人真的以胖为美吗?
以往各种著作的叙述中,有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即唐代女子“以胖为美”“袒胸露肌”。虽然也是来自于对绘画、陶俑的观察,以及相信了玄宗皇帝喜爱的杨贵妃身材肥胖的传说。一些著作选择肥胖的女性形象反复印刷,还在影视作品中渲染,不断强化了人们的印象。其实这不仅来自于现代和历史的距离感,也来自人们对历史解释的主观偏颇,误导了人们对唐代女性形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