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秦光荣: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2)

秦光荣: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1-27 17:09 编辑: 网络 查看:

  第三,城市的人文之湖滇池受到严重污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一座城市的灵气,在昆明人的眼里,形成于7000多万年前的滇池不仅仅是一个湖泊、一道自然风景,而是昆明的母亲湖、人文之湖,它承载着滇池流域人类发展厚重的历史文化,被世人称为高原明珠,是昆明最独特的名片之一。长期以来,滇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较好的保护,历史上多次泄水得田、围海造田,致使水乡泽国不复存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大修水利,数万人用西山上的石头筑起高高的防波堤,从滇池身上强行剥离了几十平方公里的水面,导致湖面和水体迅速变小。同时,多年来的乱砍滥伐致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导致水系干涸,降低了环境的承载力;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给滇池流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水质下降。一个被污染的滇池不仅减弱了昆明的生态文化力,也给城市的形象和其他各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四,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如果说空间形态是城市骨架的话,城市的街区和建筑就是城市的血肉,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昆明古城建筑特色鲜明,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从目前一些仅存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看,比如东西寺塔等古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即便是后来复制的金马碧鸡坊,也成为这座城市精神的标志和符号。就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建的许多建筑,也是风格迥异、十分独特;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城里还保存着整条街的中式古典建筑以及完整的法式建筑、俄式建筑、越式建筑等等。但是,目前的昆明正面临着严重的城市特色危机、个性危机,“千城一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城市建设中,古老的有传统特色的标志性的建筑被毁灭,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被单调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同时,新规划建筑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缺乏文化意识、缺乏民族特色、缺乏人文特色、缺乏美学观念,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水泥森林”,几乎看不到具有特色风貌的建筑和街区,也看不到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地标性建筑,而且城中村多而乱,许多“老昆明”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

  第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反映的是服务功能和水平,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反思昆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容量缺乏科学、超前的意识,服务功能缺乏国际视野,导致昆明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不足以支撑城市快速、大规模的发展,给市民工作、生活、出行带来不方便,也给境外旅游者带来不方便。比如:道路、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缺乏统筹,造成反复开挖建设,城内一些道路维护不到位等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城市综合交通建设对汽车的发展预测不足,城市道路长度、密度增量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忽视了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和非机动车、步行交通系统的提升,恶化了城市交通环境;一些新区建设中,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长期跟不上,一些公共设施项目被随意调整和挤占等等。另外,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但排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使得城市污水不能完全地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这是造成滇池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第六,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一个管理有序、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特质与文化元素。近年来,昆明在城市的管理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从昆明的发展现状来看,城市管理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突出表现为:在管理观念上重建设轻管理,在管理内容上重表象轻内涵,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经验轻科学,在管理效应上重近期轻长远。具体表现为:交通秩序混乱,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脏乱差,城市绿地严重不足,城市缺乏绿化、静化、亮化、美化的美感,人性化服务也不够,市民难以感受到城市的人文关怀等等,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主要是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