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德国第三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工业遗产地——关税同盟
(Zolleverein) 煤矿。
那个煤矿为什么用“关税同盟”来命名,我们尚未搞清楚,不过在德国的历史上“关税同盟”的成立确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德意志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地关卡林立,不但形不成统一市场,而且造成政治和军事上的软弱,不断遭受邻国的侵略。歌德曾怀着热切的心情说:“首先德国应该统一而彼此友爱,永远统一以抵御外敌。它应统一,使德国货币的价值在全国都一律,使得我的旅行箱在全境36
个邦都通行无阻,用不着打开检查,..德国境内各邦之间不应再说什么内地外地。此外,德国在度量衡、买卖和贸易以及许多其他不用提的细节方面也都应统一。”
经济学家李斯特1819 年代表5000 名商人和工厂主起草《致德意志联邦议会请愿书》,提出在国内各邦废除关税。他在同年创办的《德意志工商者报》还撰文指出:不在德国各邦人民之间实行自由交往不可能有统一的德国,不建立共同的重商制度不可能有独立的德国[2]。
终于1826 年德意志北部的6 个邦国建立了关税同盟,两年后,南部各邦国也建立了关税同盟,1834 年南北两个关税同盟在普士的领导下合并为全德关税同盟。德意志的广大区域内实现了商品往来的畅通无阻,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50~1866 年间关税同盟地区的工业总产量增加了一倍,特别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本期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处很有特色的煤炭工业遗产地——措伦( Zollern II/ IV).. 煤矿。
措伦煤矿坐落在鲁尔区东部的一个大城市——多特蒙德(Dortmund).. 市,现在是露天煤炭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与中国一般的室内博物馆不同)有大量的露天展品,过去厂区的许多工业建筑都是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也可被看作是展品),这些工业建筑呈现出一种折中主义的非同寻常的建筑风格。由于新翻修的厂房及其办公楼的古典风格得到了展现,使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像工厂,而更像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欧洲大学。目前该地主要以室内展览为主,旅游纪念品开发得比较丰富。这个地方同时还是威斯特法伦(Westphalian).. 工业博物馆(WIM)的总部所在地,WIM旗下有8个这样的工业博物馆。
措伦煤矿建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的时候,恰恰是100年前的1904年开始出煤。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德国一步步超越法国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措伦煤矿的建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当初这个企业的老板和建筑师想创造出一种特别的东西,以使这个煤矿成为一个样板煤矿。后来这里也的确成了样板,很多参观者来这里学习机械运作等等。而今天最吸引人的是这些别具一格的工业建筑,请注意它们的建筑要素,许多小塔呈现出巴洛克风格、一些窗和门的形式是早期哥特式风格,还有些窗户是罗马风格..建筑专业人士来这里还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这一切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自1871年德国统一后虽进入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895~.. 1913年间工业生产约增了1倍),却未完全摆脱统一前的中世纪痕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表现出企业的权力和自豪感,表现出一种德意志精神,也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我们进入了一个好似教堂的建筑(图6),.. 宽大的厅堂空空荡荡,高高的屋顶既给人一种宗教式的向上升腾的感觉,同时又体现了现实人间的一种进取精神。从裸露的梁、柱、龙骨木架可以看到日耳曼桁架式传统建筑结构,由于坚固的木构架承担了这高大建筑的荷重,所以窗子开得大而高,明与暗、深色的砖石与砖石间的白色勾缝及木构架的鲜艳轮廓线形成了一种对比,所以在宗教般的凝重中又让人感到几分明朗和轻快。这是企业向工人发放工资的地方。其实,如果只要满足发放工资的功能,一般的建筑就可以了,但煤矿公司把这里搞得像教堂一样,这就具有了一种象征性,一方面表现了企业的自豪;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公司的权力,在体现对员工的教化这一点上,这里也确实具有教堂的功能。你看彩色大玻璃窗两侧接近屋顶处,镶嵌着一些鼓励人们勤奋工作的诗一样的警句(图5)。D.Soyez教授告诉我们:“这种对工作的强调在那个时代是很典型的,它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此成功。因为工作是一种光荣,干好工作、成为一个可靠的人是一种光荣,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思想设置、生活方式、工作规范等等。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些文字和描述反映了一种控制关系,公司通过控制矿工努力工作从而使公司赚更多的利润。”D.Soyez教授谈了两个方面,其实有人还会说(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那是资产阶级麻痹工人阶级的手段,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甚至还有人会怀疑德国人民奉献和服从的传统会成为法西斯主义滋生的土壤..就看你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和解构了(这也说明了保留这个工业遗产地的必要性)。作为身临其境的人,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协调行动方式、思维方式、感觉方式的整体,它们构成能够确定人的集体行为的角色。”[3]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及战后艰难的统一过程,在协调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体把握上,德国人(起码相对于日本人来说)已大踏步前进了。
有一幅画(见图8)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一看就知道它表现了“矿工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这个主题,因为在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中国,这一类的宣传画可以经常见到。D.Soyez教授同意我们的判断,他说:这个形象象征性地显示了煤炭工人在战后的英雄形象。因为煤炭是战后德国重建的基础,煤炭保障了德国的能源供应。人人都知道煤炭工人的工作是极端艰苦、极端危险的,可是(平均来说)煤炭工人的工资也是所有经济活动中最高的,所以很多人愿意来做这个工作。煤炭工人很自豪,但他们也付出极端艰苦的代价。同时D.Soyez教授还指出这幅海报所显示的另外的内容——煤炭工业困难时期的情况——那时国内的煤炭受到外国廉价石油的威胁,因为20世纪50年代末期、特别是6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石油大量进入到德国市场,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能源。因此,很多煤矿突然之间受到了威胁。在德国煤炭过去一向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部门,提供了30万个工作机会,当时有1000多家煤矿企业。但是当廉价石油威胁突然出现在面前时,煤炭工业的衰落也就开始了。这幅画的另一个含义便是希望人们不要忘了煤矿工人,也希望人们在外国(相对廉价)进口石油的冲击下不要舍弃作为稳定能源供应源的煤。
德国的博物馆很注重观众的体验和参与,我们的镜头追踪记录下了一批小学生在青年教师带领下来这里体验矿工生活的镜头,愿读者也能间接体验到他们的体验(见上页图12~18)。
当满脸煤黑的孩子从“作业区”出来时候,我们感到:采煤企业可能因失去竞争优势而关闭,但劳动神圣的传统将会一代代传下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言的史诗,德国劳动神圣的传统已被凝固在这些形似教堂的神圣建筑中
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五)——德法边界互相呼应的煤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