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自驾游 > 天台山文化的五个“同” 与四明山、普陀山同根同源

天台山文化的五个“同” 与四明山、普陀山同根同源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16 09:4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银板坑两市界碑

▲筋竹岭两市界碑

   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天台山有广中狭三义。广义天台山是指天台山脉,包括支脉四明山,入海余脉舟山群岛。中义天台山是指台州,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故唐代起,台州士人即以天台名州,成为郡望。狭义天台山是指天台县内诸山之总称。本文所称天台山文化,即是广天台山文化。故称天台山文化广论。天台山、四明山、普陀山“三山文化”其实有“五同”。即“境同区、山同脉、人同根、文同源、俗同风”。下面分而述之。

  境同区

  境同区是指台州、宁波、绍兴等地理环境同属于“海滨之民”的文化区。人类是在各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和形成了五彩纷呈、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而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社会制度三个环境是影响一个区域文化生成的最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构建了文化的地理环境。浙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负山枕海”,因而明代人文地理学之祖王士性(浙江临海人)在其人文地理学名著《广志绎》中,将浙江划分为“泽国”、“山谷”、“海滨”三个文化区:“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衢、严、处丘陵阻险,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王士性《广志绎》中的浙江三个文化区划分中,将宁波、绍兴、台州、温州划分为同属一个“连山大海”文化区的滨海之民。这是王士性的慧眼独具。此为境同区。

  山同脉

  天台山自东晋起就与支脉四明山相提并论。东晋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唐李善注引孔灵符《会稽记》:“此山旧名五县之余地。五县:余姚、鄞、句章、剡、始宁。”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第四》指出:在中国,有27座全国一流名山最适合道教炼丹。其中就列了大小天台山,四望(明)山、括苍山、盖竹山等山的山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台晓望》诗:“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又《早望海霞边》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明黄宗羲《四明山志》卷一《名胜》云:四明山因“中峰最高上有四穴,若开户牖,以通日月之光,故号四明。司马子微(承祯)曰:‘第九四明山洞,名曰丹山赤水天,真人刁道林治之。’其初总名天台山。故孔灵符《会稽记》云:‘天台山旧居五县之余地。五县者,余姚、鄞、剡、(天)台、宁(海)也!’”清宋定业《四明山志序》云:“四明山初总属于天台!自晋谢遗尘启四明山九题之目,唐陆鲁望(龟蒙)、皮袭美(日休),有依题倡和之诗……于是四明山遂与台荡鼎峙为东南名山之冠。”

  《大清一统志》卷224载:“四明山,山由天台山发脉,向东北一百三十里,涌为二百八十峯。中有三十六峰,周围八百余里。绵亘府之奉化、慈溪、鄞县,绍兴之余姚、上虞、嵊县,台州之宁海诸境。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曰四明山。”

  《浙江通志》卷一载:“四明山在鄞县西南百五十里,由天台山发脉,东北涌为二百八十峰,中三十六峰,周回八百余里。绵亘鄞、奉、慈三邑,及绍兴之余姚、上虞、嵊县,台之宁海诸境。上有石窗,四面玲珑,望之如牖,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曰四明。”

  上述历朝记载均指明四明山为天台山支脉。中国当代两大历史地理学家之一的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主编的《浙江古今地名词典》“天台山”条:“系仙霞岭向东北延伸的分支,西南——东北走向。南接大盘山与括苍山,西连四明山,向东北入海为舟山群岛。”可见天台山、四明山、舟山群岛实为山同脉。

  人同根

  据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发现,在海侵时期,浙东天台山、四明山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即是嵊州小黄山遗址,距今近九千多年。后随着海退,人类亦往河谷居住。一支向东迁徙,成为河姆渡文化遗址;一支向南迁徙,这就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

  先秦时期,宁绍台均属百越民族中的于越(越王勾践改称大越),战国后期,楚国败越,于越子裔向南撤退,逐步融入东瓯、闽越族群之中。秦汉以降,同属于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从会稽郡析置临海郡。唐代又从越州析置明州,因四明山而得名。因而三地之民同属一个根——于越。

  文同源

  天台山文化是以宗教文化(佛教、道教)为主体,于隋唐达到鼎盛的名山文化;四明山文化则是以儒家文化(浙东学派)为主体的名人文化,尤以王阳明心学,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的浙东史学为代表。舟山群岛则以普陀山观音信仰为主体的佛教文化。在天台山、四明山、普陀山“三山文化”中,均以天台山文化为源头。王阳明汲取天台宗“无情有性”与道教南宗张伯端“性命双修”学说,创立了“致良知”的心学。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理论源于北宋天台县令郑至道的“四民皆本”论。普陀山的观音信仰与道场,更是源于佛教天台宗的法华信仰,观音道场更是日本天台宗高僧慧萼所创建。故三山文化均同源。

  民同俗

  天台山、四明山、普陀山三山地相邻、境向接,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古谚,但风俗地理学看,这亦是根据王士性的划分,三地又可再划分成“泽国”、“山谷”、“海滨”三个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区。宁波与绍兴的宁绍平原、台州的温黄平原为“泽国之民”;临海、天台、仙居、新昌嵊州、上虞、奉化、余姚山区为“山谷之民”;台州湾与三门湾、乐清湾的椒江、路桥、温岭、玉环,杭州湾的宁波、慈溪、镇海以及舟山群岛为“海滨之民。”

  “泽国”、“山谷”、“海滨”三个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区,从而形成了“稻作”、“樵采”、“海作”三种相对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三民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