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连江的风土人情(二)

连江的风土人情(二)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26 15:3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七、岁时节俗

新春佳节

新春佳节是境内最大的传统节日。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开始,节日气氛渐浓,至“除夕”大团圆之夜进入高潮,正月初一后为休闲娱乐时间,到正月十五日闹“元宵”止春节结束。

一、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民间传说灶君是一家主宰,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天向玉皇察奏一家善恶,因此二十四晚应各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产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

二、除夕

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临水夫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一天。其中鱼(与余谐音)、蛋(俗称“太平”)和年糕(与高谐音)三碗必不可少,寓意“富足有余”、“岁岁太平”、“年年高升”。烧供后,合家团聚欢宴,享天伦之乐。长辈亦于此时给儿孙“压岁钱”;有的成年晚辈也给长辈拜年钱。晚餐后家家都要蒸“隔年饭”,储满水,备办凌晨供奉天地的素菜及翌晨素食早餐(因正月初一不能操刀)。然后按各自兴趣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旧俗还有“烧火炮”之举,民谣有“郑堂烧火炮,除死没大灾”之说,后已革除。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近年城市“烟花鞭炮”开禁,过年放鞭炮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多是晚12时正开始放鞭炮烟花,有的人家择当日吉时才开始放鞭炮,多持续至天朦朦亮为止。

三、春节

春节古称“履端”(一年的头一天),今谓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为县内民众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初三开始,家家产户都陆续进行洗刷除尘,俗称“筅堂”,把室内外及家具洗刷得干干净净,迎接佳节。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各家正厅摆放香案,供以“岁饭甑”、“筐斗”、酒、果、茶等。早起先吃米时(意为时运好),早餐多数吃素,或全日吃素。也有吃寿面、年糕(意纳福添寿)。午晚吃大米干饭和丰盛酒肴。商店、作坊初一起停业3天。连俗初一忌操刀、扫地、倒水、讨债和登门访友、探亲。凡事找好兆头。讲吉利话,一般互不串门。60年代起,除讨债外诸禁忌逐渐淡化。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发,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米时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按今俗,压岁钱多在年三十晚给小孩子)。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大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

连江城关,还有“供过良辰”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夜,江南村潭下、东南街梯云宫(原址建国路中段)、东北街兴贤宫(原址816东路东段)等处,门前都挂有大红灯,上书“供过良辰”四大字,下面燃烧柴塔,烧到灰尽,附近居民都拣一块木炭回去留念。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此举相传系元大帅按戢闽中,连江是日纳款,以供其过,后沿为俗。我县沿海疍民还有登岸沿家唱诗贺年讨糯风俗,取一年吉祥之兆,新中国成立后已淡化无此俗。

四、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上元张灯自十四至十八日,明知县钱九思又增十九、二十两日,是县内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娘家要给新嫁女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是时,街坊、商店、民居、庙宇普遍张灯结彩,庆贺节日。部分乡村在这一日还成群结队到新婚家庭“看新人”。有舞龙、舞狮习惯的地方,龙灯队、狮队沿街欢舞,沿途商店、居民各自用鞭炮迎接,男女老幼纷纷上街观赏,热闹非凡,一派升平景象。有些乡村常借元宵佳节之际,搞抬佛游神活动,俗称“出游”,各家都要出资献物,连日累夜,劳民伤财。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舞龙灯、舞狮、文艺踩街、诵诗、猜谜或球类竞赛等活动,节日内容丰富。

近年,正月十五舞龙灯,舞狮民俗活动文化再度兴旺,城乡均有举行。黄岐半岛及大、小埕等地在上元节还举行游海神活动和踩街灯活动。并有与马祖渔民进行海上联欢,放焰火活动。

其他传统节日

一、拗九节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葡萄干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家中如有年龄逢九者(逢年岁末的九为明九,年龄能被九整除的为暗九),就向不同姓九家各乞一汤匙“拗九粥”,食以过九,解放后已少见。但亲戚中还有送九之俗。两家幸免为“暗九”或“明九”相逢者不送。

二、上巳节

三月初三日谓“上巳”(魏以前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为三月初三日),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莱,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是日人家以嫩艾叶拌糍加馅作粿吃,俗谓“菠菠糕”。

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传说是敬祀畲族祖先盘瓠,也有传说是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反抗封建压迫的事迹。每年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

三、清明节

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祭扫时间,乡村与城郊不同。多数乡村皆以清明日祭扫;城关及城郊在“清明”至“谷雨”之间任择一日均可。祭品十盘中必有光饼、贝螺、黄豆三盘,祭毕以贝螺、黄豆、饭粒撒于墓顶,一任鸟雀啄食。清明祭扫是饮水思源之举,许多华侨、台胞常常远渡重洋,回乡祭扫。机关单位、学校亦于此时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四、立夏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棵”,祀神明、供祖先、馈亲戚,亦煮“锅边糊”,意在庆祝春夏丰收,祈祝夏秋好收成。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午节,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传说旧时把粽抛入江中,以祭祀爱国志士屈原,后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除全家老少都吃外,还用于馈赠亲友;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书内容各有涵意,如贴大门有“振襟歌正气,寄慨读离骚”之句,乃缅怀文天祥、屈原两爱国忠臣,解放后已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藏以疗病,乡村是日常上山采集各种草药,据传午时采的最有效,过午后所制者稍差;六是龙舟竞渡,格外热闹,差不多万人空巷。初一至初五日,敖江两岸观者如云。连俗龙舟比赛每年在四月初一即开放龙船鼓,请民间诗人唱诗,内容多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并在龙舟下水之先延请道士祭禳,以庇佑划船吉利。有的家长还把男童衣、裤放在龙首,待祭禳后取下,祈求小孩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龙舟竞渡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对比赛方法进行改进,并加强组织领导,注意安全。由连江民间组织的“龙舟队”还多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

六、七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天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是日,父母还要送给新嫁女儿水果七件、九重粿—甑,女儿用以分馈夫家亲戚及邻居。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渐稀。

七、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是民间祭祖的日期,各家任择一日各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旧时七月节有办“施食”,信仰佛教的举行“普渡众生”仪式,摆祀品,烧纸马,放焰火,彻夜喧哗,铺张浪费。50~70年代中期办施食普渡的陋习基本已废,只剩祭祀祖先的习俗仍沿袭。80年代后期以来有些地方又有施食普渡活动,不少祠堂也多在“七月半”期间祭祖。

八、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进花饼,小孩子在中秋夜,以托着装饼的木盘在街道或乡间游走,俗称“行”饼。八月十五晚,家家产户设宴欢聚一堂。入夜全家围坐庭院、天台或屋外,品尝月饼,欣赏皓月。文化人常在此夜赏月吟诗。

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登高望远,心胸开阔,以祈平安。城郊外之覆釜、玉华、云居、宝华、玉泉、荷山、石门、狮山及琯头青芝山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有的还带酒带菜在山上品尝,福州十邑“登高”之俗,连江最盛,青芝、云居等名山当日登高者均有万人以上。

重阳又称重九,九为阳数之极限,而农历九月初九,日月并应,古人以为“宜于长久”,我省定重九日为“老人节”,是颇有深意的。重阳佳节,丹桂飘香,日丽风清,老人们往往邀朋呼友,烹宴高会,饮菊花酒,赋感怀诗,制彩袋盛茱萸系臂,以示祛除邪崇,益寿延年。这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十、冬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冬至前一天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全家围在一起搓米齐丸(糯米和白米混合磨成),俗称“搓搓丸”。有的用米齐捏成各种益鸟、益兽、稻草堆等,敬祀祖先和神明,有的还将米齐丸粘贴在门上,以招祥纳吉。
 八、生产习俗

(一)农事习俗

一、鞭春

旧俗“立春”前一日,知县与典史均朝服,坐彩舆迎春于东郊,盛设仪仗。全署书吏、隶皂皆翻披黑羔马褂,手拈花枝,鼓乐前导,至演武厅坐定,礼房吏导拜芒神,行三叩首礼:复导至厅,典史献爵,请知县升宴席,典史旁坐相陪。儿童扮五谷神、田翁、田婆,书吏、隶皂叩贺毕,回舆至官署二门前,知县下舆,执春棒,礼房吏引至春牛处鞭春,三绕毕,又诣芒神前,礼毕。全县春耕开始,此俗,民国时巳废。

二、开田头

春耕插秧须择好日子,避火星,怕秧苗旱干。每年都有一户当先开田头,然后可以不择日播插。此俗解放后已少见,只有山区少数农产还沿袭。

三、祭新米

县内旧俗早稻丰收后,须先用新米祭祀天地,新麦收成时,也有煮“麦饭”供天地,意谓好年成全赖天地保佑。此俗解放后已逐渐淡化消失。

四、牛节

农历四月八日为牛节。农民对耕牛十分爱护,规定牛节这一天牛不能下地劳动,不能打、骂,中午或晚上还要煮米粥或黄酒炖泥鳅给牛进补,以提高体力,担负繁重的耕作。

五、祈雨

多在农历七八月发生旱情之时,乡民先自行延巫设醮,求祷不应时,则舁其土神,各挈竹竿,竿缀蓝白色布,群集县公署,邀集全城文武官员,徒步拈香,乡众随之,鸣锣伐鼓,先祷于城隍,以次金钟潭。或有乡民自赴深山大泽,请“龙”来降雨。时知县辍刑名,禁屠宰,即不勤民事之官,值此时亦不敢拂民意,此举解放后已废。

(二)渔家习俗

一、造船

渔业生产造船为首要,船行海中若龙,船的许多部位均以龙的相应部位命名。造船须择吉日,定龙骨、铺底、钉简枕、安龙目等,船主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新船下水,还要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船头、船尾、前后“水仙门”都要贴上红对联,并设宴招待船匠并送“红包”、献“太平面”。新中国成立后,新船下水多披彩放鞭炮,其他习俗逐渐简化。

二、张网

渔网安装由网师或老渔民主持,并选择吉日良辰,  以大公鸡为活祭品,安放于鱼袋(即囊网)中部,以3把秤支撑,寓渔利大获。鸣炮后由主持人提浮子网,依次进行浮子、沉子的安装,整个过程禁高声呼叫和跨越网具,若公鸡叫,则祝好兆头,若公鸡被鱼网压死,则表明吉日好时辰。渔网安装完毕后传入“网寮”,等待出海。

三、出海

县内历史上,渔船出海,船主、船老大要到海神庙(妈祖庙或文武太平王庙)烧香,请来香火供在船仓神龛中。渔民身带海神香火袋,祈求平安。出海时,桅杆顶挂红色三角旗、船尾旗杆挂海神旗(后改红旗或国旗),并鸣炮与岸上家人道别,家人鸣炮欢送,以祈发海。琯头一带“连家船”出海尤为慎重,凡逢二、三、四、八日均忌出海(避俗语有三无二、不三不四、有七无八)。新中国成立后,出海习俗有所简化,道别仪式只有每年的头一次出海才能,唯场面比前更为热闹。

四、大王船

县内旧俗有大王船出海。据传缘起筱埕。每年十二月初一,就开始造木质官船2艘,长4.5米,宽1.6米,船上画龙雕凤,船仓塑文武太平王神像,两旁塑有“保卫相”、“文武案”、“巡部”、“中锋”:船头塑有“喝浪大神”、“头锭”、“二锭”、“三锭”、中舵”;船尾有用纸剪制的“正副舵手”、“罗盘长”等三十余尊及兵卒144人。各立其位,各司其职,船上彩旗飘扬。到正月初五早上,把船上应备之工具及生活用品备全,其中必有一对晒干大龙虾和一对大银鱼,象征海况良好。及夜,乡人抬着文武太平王的銮驾,众人簇拥着大王船,放航于海上。让人接回。传说大王船异常“灵验”,那乡接回必五谷丰登,海汛大发。因此,每年正月初五,都有许多乡村派大批人员到海上争接大王船,上至福州、馆头,下至黄岐、北菱及台湾岛,都曾接过。民国37年(1948年),黄岐为接大王船,派数十名村民,并雇一排荷枪实弹的军队,随带水炮数十枚,于正月初四就来筱埕,武装强接。还有一年,台湾接回的大王船,第二年又航于海上,返回筱埕,此船一直存放在筱埕大王庙内,新中国成立后才毁。2005年11月,黄岐文武太平王宫(设在妈祖庙内)又组织了一次“文武太平王”民俗文化活动,放两艘小型大王船到海上。

五、庆丰收

外海渔船到达渔场。首获丰收要进行庆丰收宴会(俗称“做福”),并在船中举行祭海神仪式;内海渔船庆丰收则在海神庙中开展,大的庆祝活动多放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进行游灯迎神,并连续游行几天。新中国成立后,庆丰收习俗仍然保留。合作化后多为渔民集体聚餐庆祝,破除迷信色彩和繁文缛节。

附:渔家禁忌

过去在渔业生产中,不可预见灾害较多,因而沿海渔民平时常有说吉利话和禁忌习俗,以祈求平安。如忌说:“翻”、“疆”、“倒”等字,意怕船在海中遇难。忌女人上船、跨网。称呼老年人不叫“依伯”(伯与掰谐音,意怕渔网破),要叫“依担”(意即鱼货成担,有发海之兆)。连家具、食具、船具等名称也往往与普通人家说法不一。如:器具损坏忌说“破”、“碎”,要说“开花”、“发财”,汤匙称为“舢板”。筷子叫做“柴只”,草席称作“科尼”,不说“鱼丸”(九与完谐音)说鱼米齐吃全鱼不能翻转等等。

(三)工商习俗

一、工匠

旧俗对工匠、木匠、泥匠、衣匠等非常尊重,尤其婚嫁喜庆、建房造墓,所请各匠均要啦先商邀,开工选择黄道吉日,东家均要赏给“红包”,称作“花彩”,工间要热情招待,尊称师傅,防止匠师暗中作怪。此俗相沿至今。

二、投师

旧时投师学艺多订有“艺本”,规定三年出师,师傅供食者无工资,不得中途逃艺,否则须还伙食费。出师后应留在师傅身边跟班2~3年,方准独立。多数师徒关系较为密切,有的情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者有之。

三、开店

旧时商店开业须择吉日,放鞭炮庆祝,当天以优惠价招揽生意,服务亦尤为谦恭周到,有的还备烟、茶款待顾客。商界还常用哨语(暗语)作内部沟通,如1~10的数字,咸鱼店分别用“天、下、平、口、龙、子、门、不、贝、开”;米商分别用“台、式、川、律、位、陆、柒、拐、文、合”;百货苏广店用“上、共、大、占、仁、术、玄、挂、缘、拾”替代。还有把4说成“苏”,把7说成“脚底”,把15说成“月光”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哨语只偶而听见,年轻人多不使用。

80年代以来,私人商业勃起,开张志喜比过击更为热闹,亲戚朋友除燃放鞭炮庆贺外,还赠送“财源广进”、  “生意兴隆”等匾框以祝发达,有的还大办酒宴,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商店的招牌除用传统品牌、名号外,含意日渐广泛,并制作精巧的商业广告以推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