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帝国六百年兴衰荣辱(2)

帝国六百年兴衰荣辱(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18 06:52 编辑: 网络 查看:

    古建修缮的第一步是前期勘察设计工作。2001年起,故宫工作人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查找武英殿的历史资料、进行现场勘察、做设计方案。在勘察中,发现大殿的两个大梁以及一根立柱已经严重腐朽。作为故宫大修的“试点”工程,除了古建筑的修缮外,武英殿工程还肩负着另外两重使命:一是在许多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已经失传的前提下,解决古建修缮中最关键的木、瓦、油(颜料)的难题;二是为已经全面启动的故宫大修找出一条科学修缮、使用和管理的道路。

 

    现在故宫古建修缮中心的在职人员有100人左右,这些工匠的平均年龄有四十六七岁,全都是北京人。在这次大修中,这些工匠是绝对主力。有的故宫古建施工队员工是祖孙三代都在这里工作。故宫大修工程的六大主要材料中,砖、琉璃瓦、木材、石材、金箔五种,完全是传统材料,甚至砖、瓦、石、金的生产场地都是历史上的原产地。迄今为止,故宫大修已经使用了56万块青砖、91.4万块琉璃瓦、27万块复釉翻新琉璃瓦、4781立方米木材、84.9万张金箔、48立方米石材。

 

    故宫大修用的苏州"金砖"产自苏州陆墓御窑砖瓦厂,现代金砖制作仍然采用古法,首先要把土料挖出来晾,经过风吹、雨淋、日晒,然后将土埋在土池里一段时间后再挖出来晾,接下来才能制作土坯。烘烤通常要四五十天。制造金砖的整个过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其选料精良、制作精细,“敲之有声,断之密而无孔”。颜色非常均匀,密度达标,是延续明清历史传统的成熟产品。故宫已经和正在使用的苏州金砖数量在4万块左右,相当于重新铺出9个太和殿;其中武英殿建筑群耗用了3600块金砖,“太和”、“中和”和“保和”三大殿耗用1800块金砖。

 

    在此次对武英殿的大修中,琉璃瓦破损或脱釉严重的都被换掉,此次共换掉约30%,主要是前殿和后殿前面的屋顶。所有的琉璃瓦都有单独的样式要求,都是手工加工。瓦胎的土料都是来自门头沟。故宫古建筑中包含大量油饰彩画,其中许多是清朝康乾时期的彩画,这些彩画十分珍贵。但是,现在内檐现存彩画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表层龟裂、起甲、剥离、褪色、污染等病害现象,地仗酥碱、空鼓较严重,有些脱落严重。技术人员借助了一些现代技术,譬如对于局部空鼓和部分起甲的彩画,采取注射渗透加固的方法。

 

     故宫维修过程中,激光雷达技术被应用于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古建筑木构件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物理学性质变异性研究也得到运用。在清洗“水晶宫”故宫灵沼轩时,选择国际先进的喷砂物理方法进行了试验———欧美许多主要古迹清洗保护采用该项技术,如梵蒂冈“天主大教堂”、埃及梅农巨像、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国会山总统像等。

 

     大修后的武英殿成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常年展出馆藏书画,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临本、黄庭坚的《诗送四十九侄》卷、米芾《珊瑚贴》页、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唐寅《钱塘景物图》轴、文徵明《曲港归舟图》轴、傅山草书诗轴、朱耷《弇州山人诗》轴、石涛《云山图》轴等,展览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目前展出的69件书画精品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尤其是“晋唐宋元”部分的12件均是一级甲等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除帝后书画外的历代书画作品45000余件,历代书法作品50000余件,囊括了自两晋到明清近两千年不同时期的优秀佳作,基本能够反映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络。


建福宫花园——乾隆藏宝阁的一场神秘大火

 

    紫禁城内西北隅,有一座清代乾隆初年建成的宫廷花园,因其随建福宫而建,故名“建福宫花园”,又因花园地处内廷西部,亦称为西花园。北京故宫内现存的四座御花园中,建福宫花园是规模较大、年代较早、造园艺术极高、曾经保藏文物珍宝最丰富的一座。

 

  建福宫花园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面积40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8.98平方米。有建筑十余座,且宫室轩馆无所不有,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更配以山石树木,秀丽典雅,集宫、殿、楼、阁、斋、堂、亭、轩于一体,是乾隆皇帝参照江南私家园林营建的宫中之园,也是紫禁城内空间变化最丰富的院落。这组建筑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一组依南北轴线依次排列为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静怡轩、慧曜楼,以三组院落连为一体,前部紧凑,后部疏朗,风格各异而错落有序,布局不失皇宫建筑的严谨。西一组呈以延春阁为中的向心布局,阁北有敬胜斋相伴,南有叠石相依,西有碧琳馆、妙莲华室、凝晖堂,东与静怡轩相邻,多体现乾隆朝宫廷花园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特点。由于乾隆皇帝的钟爱,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肇建宁寿宫花园时,更将建福宫花园作为蓝图之一。

 

  建福宫花园建成后,乾隆皇帝对他着意经营的花园十分得意,将他自己收藏的古物珍玩和各地进贡、大臣们奉献的精品珍宝都收存在这里,成了清宫内收藏珍宝最多的地方。乾隆去世后,继承其位的嘉庆皇帝为了防止其珍宝流失,下令将这些珍宝玩物全部封存,装满了建福宫一带的许多殿堂和库房。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对建福宫和花园是这样描述的:“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这是当年乾隆最心爱的珍玩。”除此之外,一些楼阁中平时还供奉了许多金佛、金塔及各种精美的金玉法器和藏文经版以及清代九位皇帝的画像、行乐图和名人字画、古玩文物等等,连溥仪大婚时候的全部礼品也都存放在这里。建福宫究竟有多少珍宝,原来无人统计过。


   1923年6月27日夜里,一股浓烟突然从建福宫花园中升起,随即大火熊熊蔓延,整整烧了一昼夜,直到第二天才被扑灭。静怡轩、延春阁、敬胜斋及中正殿等皆焚于火,这座瑰丽的皇家花园连同无数文物珍宝化为灰烬,只剩下了不能燃烧的石砌台基和太湖石,损失之大无可估量。仅据西花园失火后逊位清皇室内务府开具的一张清单上说:此次共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几万册。经过火场遗址的一番清理,人们在瓦砾中拣拾出被火熔化的金银珍宝、佛像经版等,共装了508个大麻袋,残伤玉器43箱。一些商人靠承包清运焦土垃圾,又从中筛选出不少金银财宝,发了大财。人们从故宫500多年的历史档案中看到皇宫失火多次,都有原因可查,独独这一场无名大火查不出原因来。后来人们从许多迹象中,查出了这样一个线索,认为是“太监偷盗放火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