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上(3)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上(3)

来源:网络转载 2013-07-07 02:54 编辑: 网络 查看:

    藁本是伞形科植物藁木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为中医常用的祛风散寒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痹痛等。其富含挥发油,气浓香,味苦而辛。明《本草汇言》中载:“藁本,…… 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故治风头痛,寒气犯脑以连齿痛。”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述及香草时,不仅提到了杜衡、泽兰,也提到了藁本。 

    9、桂

    桂出自五件草药袋中。

    桂分两种:一种是肉桂,属樟科,在做香料使用时,主要取其树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桂皮;一种是桂花,也叫木犀,属木犀科,在做香料使用时,主要取其花香。这两种香料在我国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香料。

    墓中草药袋中的是肉桂,其不仅气味芳香,而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载:“箘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这里的箘桂即为肉桂的一种。因《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充分的了解了肉桂的药用价值,并和花椒一样,取其芬芳与药性,将之泡入酒中,制成芳香的药酒,从而衍生出一个专用成语“桂酒椒浆”,作为祭祀迎宾时的高级香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中也有:“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应劭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除了置于酒中,肉桂的芳香之气更是被文人士大夫们所喜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晋灼曰:“桂华似殿名,次下言‘桂华冯冯翼翼,承天之则’,言树此香草以絜齐其芳气,乃达于宫殿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汉书·扬雄传上》:“翍桂椒,郁栘杨,香芬茀以穷隆兮,击薄栌而将荣。师古曰:‘言桂椒香气乃击薄栌及屋翼也。’”文中言及桂树,无不是香冲殿霄。

    10、香料分析小结

    以上提到的九种香料植物并不是墓中香料的全部,其实还有很多香草没有探明明确的称谓,但其基本已经可以概括墓中香料的全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中药未必都是香料,但香料基本上都是中药。它们除了具有芳香的气味,还有着不同程度与类型的药性,在芳香人体与环境的同时,也能起到除病保健的作用,这是用香习俗在中国起源早,并得到广泛喜爱与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从一号墓出土香料看,西汉初期贵族所使用的香料都为国产的香草,基本都比较常见,并无名贵香药。这些香草风干后缝于香囊中佩戴尚可,用于焚烧的话,烧出来的烟并不会很香。而可供焚烧的香料,如乳香、沉香、檀香、郁金香、苏合香等,多为热带产物,不产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后世的名贵香料主要靠从西域和南海进口。汉武帝时期,在通西域、平南越之后,才打通陆上的丝绸之路,开辟了南方的海上交通。中国这时候才和世界取得较为广泛的联系,香料贸易也从这时起才提到日程上来,而中国与西域与南海比较深入的贸易往来是从东汉才开始的。辛追死于汉文帝十五年左右(公元前165年),自然是享受不到对外贸易的好处的。

    从辛追墓中香囊与香炉中所存香料来看,是直接采自植物,称为天然香料。随着东汉香料品种的增多,人们已开始研究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并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于是出现了“香方”的概念,即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合香”。从天然香料演进到合成香料,这是用香方式的一个重要发展。东汉时期《汉建宁宫中香》的香方就显示了东汉的这一用香的进步: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白芷四两、乳香一两、檀香四两、生结香四两、甘松五两、茅香一斤、沉香二两、苏合油二两、枣五两

研为细末,炼蜜和匀,窖月余作丸,或饼爇之。

 

载于《南都学坛》2009年1期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梦幻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艺术

后一篇: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梦幻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艺术

    后一篇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