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打开思路,文字便生花(2)

打开思路,文字便生花(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01 16:15 编辑: 网络 查看:

2 、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这个方面笔者是这样做的:①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中积累素材。比如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课间很多的趣事等。②指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从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要注意收集家庭成员间发生的种种事情。③从社会生活中积累,每天留意一下新闻或读读报,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 ④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教科书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⑤从优秀的作文中积累,让学生阅读和积累一些优秀的作文资源有助于学生语感的训练,教师要协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片段有计划地让学生朗读,积累,模仿,写作。鼓励学生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在每半期应该进行一次评估和比赛,使学生长期保持这种习惯。

3.、培养学生拟写作提纲的习惯,让学生写作“胸有成竹”。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拟写作提纲和修改提纲,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形成了习惯。写提纲不作统一的要求,只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鼓励写有个性的提纲,但要在提纲中反映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以便于快速行文。

4.、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长期以来作文的评改存在“耗时大,功效低”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修改学生自己作文,在批判,评价,修订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这个方面笔者的做法是“学生自改 ---- 学生互改 ---- 小组评改 ---- 教师加意见---- 师生撰写作文心得”。

方法三:“教师,你别只是观看学生写”

1、写作前教师应该先“下一下水” 。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淀相当的文学基本功。教师要敢于对学生说:“咱们比比谁写得好,怎么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率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比学生更好。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前列主动收集作文教学的相关的前沿信息,加以归纳、综合、整理,使之适应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还应该多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作的文章,教师应该先“下一下水”,这样才知道“水”的深浅,不要老站在岸上呼来喝去,怨这怨那。

2.、教师应努力营造写作的氛围,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作文题目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是否有话可说;作文课是否一定要在连续的两节课内完成;可否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时进行写作实践等。

3、教师要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如: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结构创新的方法,以及审题、选材、立意、剪材、拟提纲、修改等方法。相对来讲,农村学生的写作理论系统性会稍差一点,这同办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比较匾乏有关,要克服这一点就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归纳工作,并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贯输写作知识。

 

方法四:“归来吧,个性作文”

1、砸破选材的框子。引导学生冲破“好人好事”的框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多元”的。生活中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有“大江东去”的雄浑,也有“踏月吹萧”的清幽,“小桥流水”的怡然。同理,写作也可以把思路发散开去,写出自己积极的、消极的心态,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只要能反映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2、引导学生书写平凡的生活。提醒学生注意发现平凡生活的闪光点。如:青松的四季长青是平凡的,然而可以写一写它的傲骨;小草的漫山遍野是平凡的,可以写一写小草生命力的顽强;蚂蚁的成群结队是平凡的,可以写一写它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蜜蜂的采花酿蜜是平凡的,可以写一写劳动的光荣; “一技之长”未必都是吹拉弹唱才高雅,摸鱼捉虾、溜冰爬树也是有特殊的乐趣的;“零花钱”未必都要捐给希望工程才有价值,有人写用它买游戏机上当受骗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起码它给了别人一个警戒……认识了平凡生活的真正价值,我们才能写出不平凡的文章。

3、少拖一点“尾巴”。“拖尾巴”也是学生在立意上常说的花样。跳绳就跳绳,结尾偏要来一句“成功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放风筝就放风筝,后头偏要加一段“我的理想就像风筝在蓝天上飞翔”,甚至连一只鹅和一只狗打斗嬉闹,也要在结尾处大发感慨:“只有勇敢,才能取得胜利。”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拖出一条尾巴,都要牵扯一点哲理。似乎只有这样,文章才立意高深,才不同凡响。大家想想,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他刚刚步入我们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对生活的认识何其朦胧,他哪有那么多高深的哲理?我们教师又何必让他们故作高深?让他们作成人状?真正有个性的立意,绝不是鹦鹉学百的机械模仿,也不是东施效颦的变相抄袭。它常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它常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它是思想的纵横驰骋,它是心灵的自由翱翔。只有松开立意的钳子,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有个性的文章才会不断涌现。

    学生的心灵是澄澈的,学生的感受是鲜明而多彩的,正因为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不可轻视。然而,初中学生的生活积淀毕竟很有限,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思想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要它们散发出耀眼的光,必须掌握他们的心理,掌握一把开启他们心智的钥匙。假以时日,农村学生也必定能写出许许多多鲜活动人的文字,或许他们就是未来的赵树理,未来的孙犁。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2)《语文教学与研究》 晓苏主编 2001年春秋专号

(3)《初中语文教学通讯》 刘国正等编 2004年第4期

(4)《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

(5)中学语文资源网   曹永斌《研究性写作浅说》;王晓《如何切实提高农村

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史旭芳《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学校 曾木全 (电:13672311070  2869980)(邮:526122)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后一篇:给贫困生的一封信

评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后一篇 >给贫困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