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人在中途”的艺术追求者

“人在中途”的艺术追求者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04 02:27 编辑: 网络 查看:

    读书是很快乐的事情

    林乐伦书画作品

    本报驻湖南记者   吴啸华   谢  兰

    认识林乐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书法家,兼职湖南省衡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但他不仅仅是书法,在绘画、书画理论乃至收藏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作为书画评论家,在当今书画评论界中,林乐伦以“偏激的批评”呈现出深刻的力度。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人格独立,更在追求一种自然率性的人格精神。近10年时间,他出版了两本书法批评专著《走近书法》和《曾熙》,主编出版了《衡阳历代名家书画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南方一个艺术家激情的呐喊;而作为收藏家,他曾担任过湖南省收藏协会衡阳分会会长,一批明清科举考试作弊书收藏在他的家中。

    人生过半, 书画之路不能半途而废

    去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人在中途——林乐伦个人书画展”在衡阳市博物馆进行了持续15天的展览,其创作将民间瓷画天真烂漫的气质完美融入到作品中,展现出文气、雅气、书卷气、灵气,给人一种古朴、率真的感觉。今年50岁的林乐伦,将这次书画展的主题定义为“人在中途”。林乐伦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年过50,可谓人生过半;二是书画之路还很漫长,不能半途而废。

    有趣的是,书画展的《前言——一生书法是天然》,真情、俏皮的文字,出自林乐伦儿子林书传之手。

    一位挚友如此说:“人到中年,人在中途。乐伦潜心书艺三十余载,是本土资深的书法艺术家,又是衡阳书法界的掌门人。按说,论他的成就、名头和影响,早就有足够资格办专场书展了。但他迟迟不肯轻易出手。正像自己做人一样,注重的始终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高贵的品格与丰富的内涵。由是,朋友们望眼欲穿的这场书法盛宴,许多年后才在这样一个多彩的秋天姗姗来迟……不过算来算去,书法总归是他的至爱。只是他低调,不屑于炒作与推销。作为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独特,可谓自成一家。”

    衡阳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城市,自古以来,衡阳文气郁郁,才俊辈出。琼瑶、龙应台、洛夫……等近代名家都出自衡阳。

    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工作于此的林乐伦,自然得益于衡阳渊远流长厚重文化的浸润与洗礼。从小他就对文化艺术有着非同寻常的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几乎到了虔诚的地步。但他明白:学书法是一辈子的事,写不好没关系,慢慢来,若急功近利,耍乖巧,写俗了,则无药可救。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习书法,他就一直追求实践与理论并进,论文《“横平竖直”美学意蕴探微》入选全国首届何绍基书法艺术研讨会,《佛门弟子 禅家书法——浅谈弘一法师其人其书》入选中国首届书法艺术节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狂来轻世界 醉里得真如——浅谈禅宗对怀素及其书法的影响》入选全国首届怀素书法艺术研讨会,同时,他还在《书法研究》、《书法导报》、《东方艺术·书法》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书法理论文章,引起了国内书法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书画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禅宗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

    林乐伦的书法,曾师从衡阳两大名家萧贤讷、蒋卓如先生,取法自然,自成一体。

    林乐伦说:“萧贤讷和蒋卓如两位先生,是我很敬佩的老师。前者与世无争,与人为善,淡泊名利的处世观,以及与古为徒、老实为书的书法观对我的影响很大。蒋卓如是一位有争议的书法家,很多人看不懂他的书法,这是很正常的,若大众都认可了,岂不沦落为大众书法家了吗?”

    林乐伦的画,既有民间工匠的朴实和率真,又有文人画的文气和情趣。形式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青花瓷之神韵。他通过多年对青花瓷的观赏与把玩,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色彩素雅、简逸自然、明净单纯、浓淡有致、意境无穷的玩皮青花小人儿,根深蒂固地浸润到自己那充满艺术的细胞中,想必只要他信手拈来,这些小人儿即使没有面目,也会栩栩如生地与你对话,与你一同嬉戏。

    其书画表达的内容源自禅宗。林乐伦曾总结:如果说书画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那么禅宗,则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

    他最早接触禅宗是1983年,在书店买了铃木大拙著的《禅与心理分析》和阿部正雄的《禅与西方思想》两本书。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禅学从西方返归国内,禅学之风渐渐流行。那时的他可以说迷上了禅宗,又买了大量禅学方面的书,禅宗的理念与心得,便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了他的作品与书画研究中。

    比如,他研究怀素书法:怀素首先是和尚,其次才是书法家,书法只是他业余爱好而已,正如他在《自叙帖》中所写:“经禅之暇,颇好笔翰。”可见,经禅是摆在第一位。怀素正处禅风日盛、世人莫不争相禅悦的唐代,加之南岳是南禅重要弘扬地,怀素经常出入南岳,受南禅“打破偶像,本心即佛”的影响,以一个狂僧的形象,出现在世俗间。所以,林乐伦认为禅意书风是书法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人看完林乐伦的书画展后撰文:“整个展厅的布置没有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压迫感,一幅幅作品都在默默地叙述着自己的故事。清秀,淡雅,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舒适。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应该也就是这样的吧……《梅子熟也》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题跋却是长长的,大意是梅子未熟的时候是酸的,熟了才会甜。作者的那份淡定、内敛可见一斑。”

    一部完整的中国书画史,不能忽视衡阳这一页  

    林乐伦为人正直、友善,他善良与痴厚的本性,即使是在书画之外,亦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好友透露,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其夫人彭丽君贵为班花,而才貌双全的乐伦却居然坐视不见,还屡屡鼓动同窗好友向她求爱。芳心有许的丽君最终没有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放在眼里,主动嫁给远在县里工作的乐伦。所谓近朱者赤,经年的熏陶,丽君竟然也成了书法与鉴赏方面的行家里手。夫妻二人成为圈子里令人称道的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