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免费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青春小说,小说网各类小说下载(2)

免费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青春小说,小说网各类小说下载(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10-05 09:1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注:南宋诗人叶绍翁,长期隐居于钱塘西湖。一日,正值江南二月,云淡风轻,春光明媚,景色宜人,遂萌访友之念。绍翁乘兴而来,沿途观赏花卉,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不久,抵于友人之所,轻叩柴扉,久而无人应门。绍翁自觉扫兴,但不愿如此败兴而归,便赋诗一首,自我解嘲,聊以**。

笔者把叶绍翁的诗趣译如下:

主人怜惜鞋的硬底损伤青苔,

小扣蓬门久久地不打开;

可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一支红杏伸出围墙的外边来。

由于“红杏”“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通常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并且暗指这种出轨是事出有因的,“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嘛。

再看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意思是:

。。。。。。

围墙里有秋千围墙外有小道

围墙内,佳人正在荡着秋千,

她爽朗、动听的笑声发出了。

围墙外的行人已经听到,

忍不住去想象佳人的欢閙。

墙里笑声渐渐地听不到,

行人惘然若失。觉得自己的

多情被佳人的无情所气恼。

由此可见,智商高情商不高的苏轼写婉约词,也透露了他被“无情”所恼。

再请看唐·吴融《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笔者把它翻译成现代诗:

一枝红艳艳的杏花伸出墙头,

昭示着春天蓬勃生机的气侯,

可是墙外有一个过路人,

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

笔者认为,吴融《途中见杏花》这首诗应该是“红杏出墙”最早的出处,但是他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能是由于他写的是“一枝红艳出墙头”,而没有写“一枝红杏出墙头”的缘故。吴融是由于避免与题目《途中见杏花》中的“杏”、“重字”而采取的下策,非常可惜,吴融人失去了一个名扬天下的机会。此外,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应该“重字”的地方,必须“重字”,李商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苏东坡别具慧眼,他早就发现吴融的《途中见杏花》这首诗,不同凡响,他的“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就是由吴融《途中见杏花》这首诗的“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化用过来的。

下面再看北宋魏夫人的《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魏夫人是北宋丞相曾布之妻,在词史上颇负盛名。朱熹曾把她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词林记事》)。

这首词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溪中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在溪中嬉水。“楼台影动”,表明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因此楼台的影子在晃动。溪中山光楼影,添上“鸳鸯起”,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

三四两句,写两岸景色,当然也离不开“溪”字。这条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人烟并不稠密,环境自然是幽静的。读了此句,也就知道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可见意脉的连贯,针线的绵密。这句是写实,下一句便虚了,在章法上叫做虚实相生,与前两句动静相应,(笔者按:“楼台影动鸳鸯起”是“动”,“溪山掩映斜阳里”是“静”。)恰相对称。

请读者注意第四句“出墙红杏花”的生花妙笔: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这境界多么生动优美。在文学史上,人们都欣赏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上句固然是他的首创,而下句,魏夫人的“出墙红杏花”,大约比他早一个世纪就写出来了。此句的妙处在于一个“出”字。此词以这个“出”字形容红杏花的形象,富有勃勃生机,意味似更隽永。

词的下阙,“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意思是:在溪水边上,有一道长堤,堤下路边长着一排杨柳。魏夫人是经常(早晚)从这里走过的。从全篇的意思了看,她来到这里,多半是由于盼望外出的丈夫早日归来。(笔者按:请读者注意“出墙红杏花”,这里“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原意:是盼望外出的丈夫早日归来,与现在的用法,大相径庭)。结尾两句说明她在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三见柳絮飞”是实语,与上面所举的史实大致相符;然下句“离人犹未归”,这一个“犹”字,便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自然如行云流水;而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亦隐然流于言外。

可见,在叶绍翁之前,把杏花和墙搭在一起的,已有人在,老叶只是拾了别人的牙慧而已。但是由于叶绍翁的运气好,所以在这方面他后来居上,捷足先登,比魏夫人和吴融更加名扬天下了。

此外,还有金·元好问《杏花杂诗》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宋·张良臣《偶题》: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把杏花和墙搭在一起,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综上所述,可见古往今来在赤县神州,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喜欢把千姿百态的杏花,与代表男女相隔的墙挂靠一起,还总喜欢让杏花在墙头上顾盼生姿,使“红杏出墙”引申和联想为不守妇道和“拉郎配”。但是,笔者总是认为杏花是善良的,无辜的,它不应该受到如此的污蔑,不应该被戴上这样的“帽子”。笔者为此涂鸦一首,题为《为杏花翻案》,是一首现代诗(搞笑诗),不揣冒昧,献丑如下:

为杏花翻案

(搞笑诗)

元杂剧《墙头马上》

现代小说《红杏出墙》

宋诗《游园不值》等等

他们一搭一档

排成一队队、一行行

匪匪翼翼、沸沸扬扬

你,好美丽的

一朵杏花

被他们败坏了名望

你,好端端的

一位美女

被他们诬陷成

不守妇道的女郎

苏轼为你发表了感想

在《蝶恋花》中将春景

描写得也有些感伤

但“花褪残红青杏小”

既写了新生、也写了衰亡

为何单单写你,是因为

他对你有偏爱和希望

时间穿越到了盛唐

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

热心的牧童,遥指

在开满杏花的村庄

又使你身价兴旺

用你大名的酒楼、旅游

遍及了神州的村镇城乡

现在谁再敢污蔑你

我就会说他没有教养

“小楼**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对你就很欣赏

我也喜欢看你的模样

你的花形与花王梅花相仿

你与女英雄花木兰同一“纲”

靓丽的春装,落落大方

颜色变化与美女一样

既能品尝,又能供欣赏

我更喜欢你,沁人的花香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