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食材 > 水产诱食剂研究现状和进展

水产诱食剂研究现状和进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2 11:46 编辑: 网络 查看:

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水产动物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对于鱼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研究发现,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类型与水产动物食性有关。一般来说,肉食和杂食性水产类动物对碱性和中性物质较敏感,而草食性水产动物则对酸性物质较敏感。

    诱食剂的作用机理: 诱食剂主要由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和人工合成香味原料(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配制而成。诱食剂是一种色、香、味统一的结合体。诱食剂的特点是:一般具有鲜艳的色彩,能刺激视觉,引起食欲;散发浓郁的香气,感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刺激嗅觉,诱导动物采食;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能刺激味觉,促进动物采食。色、香、味协同作用,构成饲料诱食剂的基本特征。  

    水产用诱食剂一般都是根据鱼类最喜食的动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通过因子除去试验而逐渐确定下来的。它往往含有二种以上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鱼的摄食刺激有协同作用。诱食剂通过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行为是食物本身性状的信息特征,在水环境中化学信息显得特别重要。在隔光和有流水的特定试验条件下,发现只有化学溶出物的信息特点和水流刺激对水产动物的趋食行为起作用,而在动物完成吞咽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诱食剂就是根据水产动物的这一特点而研制的。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刺激及光的明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水产动物的味蕾几乎遍布身体的各个部位,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水产动物在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时,嗅觉和味觉均立即产生效应并相互配合,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摄取。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散发的气味及口味等方面给水产动物以刺激,促进它们的摄食。

    以下就鱼、虾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作以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生物碱类:

    (一)甜菜碱
     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研究表明,甜菜碱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L的甜菜碱就能引起鱼类的味觉反应。Cars认为,甜菜碱中的甘氨酸型、β一丙氨酸型和甲酯型对鱼虾的诱食作用最强,甜菜碱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使动物摄食量增加,大大缩短其摄食时间。鲤鱼饲料中添加0.3%一1.0%甜菜碱,即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日本用1.2%-2.5%甜菜碱作诱食剂添加在饲料中,发现对所有养殖鱼类的味觉器官都有强烈的刺激,可吸引鱼类吞食,避免饲料沉入池底造成浪费。甜菜碱对罗氏沼虾的嗅觉和味觉具有较好的诱惑力,一般罗氏沼虾摄食时间为1- 1.5h,用甜菜碱后45mni基本摄完。此外,甜莱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使鱼的味觉有感受,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芬兰糖厂用甜菜碱和氨基酸生产的诱食剂饲养大西洋鲑、虹鳟等,均具有较好的诱食性,可大大缩短摄食时间。甜菜碱是目前水产饲料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水产诱食剂,但是过量进食甜菜碱,动物会出现昏迷,运动失调,呼吸异常和外观不整齐等。

    (二)氧化三甲胺(TMAO)

   氧化三甲胺(TMAO)广泛分布于海产硬骨鱼类的肌肉中和软体动物(乌贼)及海生寡毛类动物体内具有特殊的鲜味。近年对氧化三甲胺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在虾类、鱼类及贝类等饵料中添加具有明显的诱食和促长功能。Rorvik等(2000)进行了TMAO对鲫鱼摄食反应试验,结果发现,TMAO组比对照组的咬饵频次平均高出86%。在与谷氨酰胺的对比试验中发现,鲫鱼对含TMAO饵料的咬铒频次要比含谷氨酰胺的饵料高57%。。Rorvik等(1998)研究了TMAO对对虾诱食活性和生长的影响,发现添加TMAO,使对虾饱胃时间由对照组的60min以上下降到20~30min,并使增重提高了23.5%,饵料系数降低14.01%。Agustsson等(2000)在罗氏沼虾饲料中添加TMAO,使采食时间缩短25~50%;饲养150天,罗氏沼虾平均体长增加27.63%,饵料系数降低8%。TMAO还能增强其它氨基酸对鱼的味觉感受,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对比实验表明其功效为甜菜碱和谷氨酰胺的1.75倍。在水产饲料中添加0.1%~0.2%可以获得满意的摄食效果。另外,氧化三甲胺参与海生动物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在海水转淡水养殖中应用,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氧化三甲胺对蛋白起折叠作用,能改善养殖品种肉质,使淡水品种呈海产品风味,提高经济价值。

   (三)硫代甜菜碱(DMPT)

    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 DMPT对鱼类具有引诱摄食和促生长的作用。中岛谦二等(1992)在配合饲料中添加 1 mmol/L DMPT,结果使鲤、鲫等摄食频率提高了0.3~0.6倍。DMPT可促进金鱼、鲤等的咬食行为,对各种海淡水鱼类及长臂虾的生长、摄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四)氨基酸类:单一氨基酸 

    氨基酸对不同鱼类的诱食活性效果完全不同。L一丙氨酸是虹鳟、大西洋鲑电生理反应的有效刺激剂(Haral,1976)。Mearns (1986)认为,L-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食物搜索”活性。Jones (1989)报道,尽管L-胱氨酸没有活性,但L-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对适口性很重要。刘德芳(1993)用浓度10-3~10-9 mol/L的氨基酸对鱼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丙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蛋氨酸、丙氨酸也可增进食欲;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蛋氨酸、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草鱼饲料中添加脱氨酸效果显著,添加精氨酸、蛋氨酸、丙氨酸也有效果。复合氨基酸Rumsey(1986)认为谷胱甘肽(GSH)是鳟、鲑开食的有效诱食剂。在饲料中添加0.5%~1.0%酪蛋白氨基酸胶诱食效果较好。过世东(1996)试验表明,复合氨基酸(g/kg,L-丙氨酸2.85、甘氨酸5.08、 L一组氨酸0.39、L-脯氨酸2.17)可使白仔鳗的摄食量增加10.8%,生长率提高81.8%。伍一军(1996)发现,0.05mol/L的L-丙氨酸对鲤鱼有强烈的诱食效果,而对鲫鱼却无作用。水产养殖中经常将几种氨基酸或氨基酸与核苷酸、三甲胺内酯、荧光物质及其他盐类混合使用,起到协同效应。

    二、核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