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office恋情 > 家乡年味好 亲情最是浓(2)

家乡年味好 亲情最是浓(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11 02:4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河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谚语:“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它是中原民间千百年来的过年“指南”。

  有了规矩,就要守规矩,这样才算是认认真真地把年过踏实了。例如除夕贴春联门神,一定要用面粉现熬浆糊,这样贴出来的效果才格外“瓷实”。全家齐上阵,先一点点用刮刀、抹布等将去年的“旧符”清除掉,再把刷上浆糊的“新桃”整整齐齐地贴上。大门、小门、影壁、房梁,该贴的地方一定要贴到,满头大汗换来的是对这个年、这个家满满当当的红彤彤的祝福。

  传承了千百年的过年老规矩,有着浓浓的情感贯穿其中。“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让亲情的问候不因距离和忙碌而隔断;“过年不记仇”的讲究让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大数据的统计显示,河南是春运旅客流入最多的省份之一。春节正是一场精神“返乡”,具有独特的仪式感,这是艰辛的旅程,也是心灵的旅程。在网约打车、线上外卖、大型商超已经进入到四线、五线城市的当下,那些绵延了千百年的习俗规矩,仍是让人们拥抱春节的理由,需要我们悉心守护。


  四川:舌尖年味 亲情之味

  浙江在线2月3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 我的故乡在四川简阳的一个小镇。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从杭州出发,奔赴千里之外,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四川人的年味里离不开食物。不管在外生活多少年,基因里对麻辣的嗜好都年复一年地指引着川人在特定的时间赶回特定的地方,好像一定要在盆地的怀抱里涮一两锅黄喉、毛肚,吃一两口夫妻肺片,喝一两杯郎酒、五粮液,这一年才没白白辜负。

  除夕的晚餐大过天,四川人称“团年饭”。除夕当天全家团聚,设荤牲酒醴,杀鸡炖膀,还要祭拜天地祖先。

  今年的团年饭,全家在祖父家吃。一年365天,家里8人难得聚齐,气氛自然热闹温馨。听祖母说,早在腊月初,不少食材都已准备完毕。

  麻辣香肠和腊肉是四川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菜。餐桌上的这两样“干货”是祖父母自己买来肉加麻辣调料做的,早早就用松柏枝烟熏过,色泽金黄,闻之甚香。

  莴笋和蒜苗做小炒,清爽可口。蔬菜都是祖父母在小镇边的自留地里种出来的。

  四川人的团年饭里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肥肠鱼是我家团年饭的硬菜,郫县豆瓣酱、辣椒酱、五香、八角、泡菜打底,能把人香晕。肥肠是母亲半个月前从市场买回来的。她把食材洗净后又用清水煮熟,放在冰箱等待烹饪。

  “大冬天里洗肥肠可是个力气活,要顺着肌理,在自来水里一遍一遍冲。”团年饭桌上,祖母告诉家人,为了让家人吃上干净的食物,母亲洗肥肠时手都被冻得通红。劳动成果得到夸赞,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都是为了大家吃得开心。”

  除夕夜里,有被美食填满的胃,也有被家人温暖的心。

  今天我又离开家乡,开始新一年在异乡工作与生活的旅程。出发前,母亲往我手里塞了一大包酥肉,那是仔排裹着面粉过油锅炸出的一种四川美食,煮汤鲜美无比。母亲说:“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吃完了打电话,再给你寄。”

  我怕眼泪掉下来,只轻轻“嗯”了一声作为回应。我知道自己手里拿着的,是家人沉沉的爱。

63.png

  甘肃庆阳:刘海涛一大家拜过年后合影。

  甘肃:重温礼俗 守护乡愁

  浙江在线2月3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1983公里,这是刘海涛与老家的距离。在广东省中山市打拼多年的他,春节前就与几位同样在外省闯荡的本家兄弟约好,今年大家都回老家过年。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那座建在黄土塬上的小村落,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故乡。

  几乎同时,刘家兄弟分别从杭州、西安、许昌、兰州等地返乡,乘坐飞机、火车、大巴或自驾赶回村子。在梁峁沟壑交错、川台河谷相间的黄土高原上,有他们共同的乡愁。春节最重要的,是给一年或多年未见的爷奶、爹娘、叔婶们拜个年。而西北人的拜年,至今还保留着向长辈跪拜行礼的传统。

  除夕傍晚,刘海涛与本家兄弟等全族男女老少相聚在一家,开始拜年。

  可别小看这一跪一拜,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如跪拜只是男性跪,女性可接受晚辈的跪拜,但不需要自己行礼。又如跪拜礼节,刘家如今还保留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先作揖,双手合十,上至眉,下至膝,随后一躬到底跪下,双手双膝和头着地,毕恭毕敬,至虔至诚。家中男子需按长幼辈分,一一向长辈跪拜行礼。跪拜的方位也讲究,长辈们一般朝南坐于正厅前,拜年的人正对门厅或灶头的方位叩拜两次。

  刘海涛的儿子琪琪才5岁,同样也要加入家族的跪拜仪式。除夕这晚,琪琪和另外一个小孩子站在叔辈、兄长的后面,有模有样地学着作揖跪拜。刘海涛告诉记者,曾经有亲戚提议以后拜年不磕头行礼,却遭到家族老少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跪拜这个传统仪式,有着子女们的感恩之心,丢不得,特别是对于如今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回家给长辈们一一行礼磕头,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份感恩,更是他们千言万语难以形容的牵挂与祝福。

  在宁县,每到一家拜年,不管是否逢上饭点,女主人都会备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蒸肉、炖肉、羊肉、米糕,再来上一碗臊子面泼上辣油,饮上一杯自酿的酒,西北人的豪爽与传统,全在舌尖上荡漾。

  正月初三,刘海涛带着儿子开车去舅舅家拜年。当汽车行驶在新修的大道上,看到马莲河畔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新建农民房,他心中很是感慨。他告诉记者,之前去舅舅家拜年要沿着马莲河走上几个小时山路,如今路修好了开车不到20分钟。舅舅家所在村子准备建成景区,发展旅游业,曾经的穷山沟大变样。传统习俗的不变与村庄的变,汇聚成刘海涛心底越来越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