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生活常识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2)

学术 科研 第一站(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17 17:0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各个年龄段所制订的钙的需要量为:
  1、由于母乳喂养与牛乳喂养婴儿钙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55~60%,而牛乳喂养的,不论是普通牛乳或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单用牛乳喂养的婴儿必须补充钙。由于配方乳,将钙的含量提高到比人乳高一倍,因此不论是人乳还是配方乳中,所能利用的钙都能达到150~200mg/日。6到12个月的婴儿需要钙400~600mg/日,这与美国和我国所定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400~600mg相同。
  2、1~10岁儿童每天补充800mg钙是足够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对6~10岁儿童摄取钙超过800mg,可能更能加速骨骼的生长。此外,缺乏钙还能延迟牙齿珐琅质的成长和加速龋齿的生成。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对这一年龄段儿童每日应供给800~1200mg的钙。这比我国RDA的800mg要高。
  3、青少年在性发育成熟期前,每日需要补充钙400mg左右,在性发育期每日需要钙400~500mg。在这时,小肠对钙的吸收良好,吸收率约有40%。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发生在成年20岁以后一直到30多岁。这一峰值对人体钙的营养以及骨骼与牙齿的健康非常关键。如果峰值高,则在老年时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最近的研究证明,如果这时每天补充钙1200mg或更多,则可以使钙在骨骼中沉积更多,使骨密度峰值升得更高,这时钙的阈值为1200~1500mg/日。因此对20岁以后到30多岁的青年人,骨密度成长到峰值时,可以补充钙到1200~1500mg。
  4.50岁以上骨骼中的钙输出大于输入,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对钙的摄取应该提高到1000mg。妇女在这时会发生停经,这时体内的雌激素开始降低,其中的17β-雌二醇能加速钙的丢失。妇女的更年期需要持续6~10年。在这时非常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如果服用雌激素或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则钙的剂量可以用到1000mg,如果不用激素,则钙需要1500mg。老年男性每日需补钙1000mg。
  5、怀孕与哺乳的妇女胎儿骨骼的生长,尤其是怀孕后期,需要一共从母体摄取30克钙。哺乳期间,每天需从母乳中输送200~300mg的钙给婴儿。因此孕妇与乳母每日需要钙1200~1500mg。
如何补钙:
钙是支持生命的重要元素,像吃盐一样,人一生中的各阶段都要不断地补钙,但千万别因此被拐进“死胡同”。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其实我们身边含钙量高的食品比比皆是。天然食物中牛奶每百克含钙100~120毫克,每袋市售牛奶中含钙约为240~280毫克,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钙源。日本1995年的一项研究提示,牛奶对人类骨骼有“镇静”作用,可减低骨钙丢失。如果一个儿童每天喝500毫升奶,就可以补充600毫克钙,再辅以含钙丰富的蔬菜、豆制品、面包等,基本上可以达到摄钙标准。
  豆类尤其是大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鱼虾蟹类,禽蛋肉类,榛子、花生、芝麻等干果,海带、木耳、香菇等均不失为钙的良好来源。豆腐在点卤过程中加入一些电解质,使蛋白沉淀,如南豆腐中加石膏即硫酸钙,北豆腐加的卤水即是含镁的盐,对骨质也是有益的。
  作为钙剂产品,厂家应该在说明中标示每个包装(片、袋、丸、瓶)中钙的含量,有些钙剂每片(袋)含钙量22~25毫克,这对于更年期妇女或成人补钙就不太适宜,因为若每天补充500毫克钙,就需服用10~20片,这么大把地吃药片一般人较难接受。对于说明中不标示钙含量的产品最好不予选用。
  有些钙剂经过加工特别是锻烧后,生成氧化钙,碱性增大,服用后对食道及胃肠道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呕吐、胃疼等不良反应,一般最好不要选用。
  天然来源的生物钙如牡蛎壳等,来源于海洋。由于海洋污染问题,所以有报道这类钙剂存在铅镉等元素污染。专家建议对这类产品应进行重金属监测,并在产品说明中加以标示。
  钙的补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钙剂的选择上要考虑价格性能比。专家特别指出,价格高的产品不一定质量好,吸收好。比较我国市场上的一些钙剂的价格,按每天补充相同钙量计算,不同钙剂价格相差10倍甚至20倍之多。
  专家建议,钙剂的补充可分早晚各1次,或早中晚各1次,一般可在进食时补充。晚上睡前服用可防止夜间血钙浓度下降引起的抽筋,而且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有较好的效果。贫血病人补钙与补铁的时间最好隔开,钙对铁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样铁对钙的吸收也不利。含磷的可乐饮料、酒精以及富含植酸、鞣酸的食物(如麦麸、菠菜等)会降低钙的吸收。维生素C对钙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饮用橙汁等有利于钙的吸收。维生素D不仅是钙被机体吸收的载体,而且钙只有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被骨骼利用。
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要注意减少钙的损耗:食物应保鲜贮存,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钙的流失;菜不宜切得过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调时间不要太长;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当先用热水浸泡以溶去草酸。
补钙注意事项:
1)补钙剂的颗粒要能分散,与食物混合或饭后服用者吸收较好;分次比集中服用的效果好。在有胃酸的条件下,碳酸钙也可以被吸收。胃酸缺乏者,有机酸钙,如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水溶性制剂比较容易吸收。
  2)补钙计划是一长期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有研究证实:在受试的双胞胎儿童和青少年中,一名补钙,另一名不服钙剂;在一两年内,双胞胎中补钙者的骨密度增加大于另一名未补钙的相应对照者,但停止补钙两年后,补钙者与对照者的骨密度没有大的差别。说明骨骼是不断再建的,骨骼中的钙也是不断更新的,坚持膳食中的钙营养对维持骨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3)应注意补钙的安全性问题,目前认为每日钙元素总量不要超过2000毫克。
  4)补钙剂应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的推荐供给量为每日10微克(400国际单位),不可过量。
  5)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运动和晒太阳。运动员的骨密度大于静坐较多的人群;同一个人上臂优势侧的骨密度也大于另一侧,说明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多运动还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摔跤几率和骨折发病率。多晒太阳可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如何选择钙剂: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动物与人体试验,对各个年龄段如: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60岁以上老人等试验对象的研究证明,不论是哪一类钙,无机钙还是有机钙。如果实验对象在钙的营养正常情况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钙的营养情况不良,则吸收率可能达到75~85%。并没有哪种钙制剂的吸收率特别高。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是补钙,是各种钙制剂中的钙元素而不是制剂本身,制剂本身仅作为钙的载体。这是一个数学与化学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学问。
  因此选用钙制剂,首先要看钙在制剂中占多少百分比。如:您要补充600mg的钙,用碳酸钙只要1500mg,枸橼酸钙就需要2717mg,乳酸钙需要4615mg,葡萄糖酸钙需要6667mg,各种氨基酸钙也在5000mg以上。市面上有的钙制剂,其分子式比葡萄糖酸钙还复杂,要摄取600mg需要10~15克制剂,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有的公司宣称他们的钙制剂在骨骼中沉积率很高,这里有一个体内对钙沉积的阈值问题。一般体内钙的阈值是1000~1500mg,钙的摄取再多,钙的阈值也不会升高,因此也不会沉积更多的钙。此外,还有两种钙制剂要特别注意。一种是活性钙,这是由近海的牡蛎、蚌、贝等的壳经过高温活化后,磨细而成。这种沿海软体动物吸附能力很强,能将近海的污染物,铅、汞等重金属吸附。因此这种活性钙中有重金属,pH值又很高,偏碱,服后胃肠会有反应。用家畜动物的骨骼磨粉制成的钙制剂,由于重金属尤其是铅容易沉积在骨骼中,因此服后也会受重金属污染。这两种钙制剂,尤其是活性钙是应该被淘汰的。
  影响钙制剂吸收的各种因素影响钙吸收最主要的因素是体内的1,25-二羟维生素D。这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与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再合成维生素D3,再在肝脏,尤其是肾脏中经羟化反应而生成的。它能促进钙在小肠甚至在结肠中的吸收。如果人体缺乏1,25-二羟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有10%。如果补充了维生素D,并在肝脏与肾脏合成了1,25-二羟维生素D,钙的吸收率会增加到60~75%。
  由此可见,促进钙的吸收,钙制剂的不同类型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体内1,25-二羟维生素D含量是否丰富。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肾脏病患者,由于缺乏1,25-二羟维生素D,很容易导致钙的吸收不良与缺乏,以至发生骨折。老年妇女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可以影响钙的吸收与缺乏。此外,生长激素与甲状旁腺激素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人不活动,例如长期卧床休息、瘫痪的病人,宇航员长期在失重的情况下容易缺钙,以至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影响钙在体内的平衡,最主要的不是钙的消化吸收率,不是钙从粪便中排出多少。这在各种不同的钙制剂中区别只有25%。钙最主要的丢失是在尿中,一般有50%。如果膳食中食盐含量很高而且吃大量动物蛋白质,则钙从尿中的丢失就多。食物如菠菜、油菜,其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会影响膳食中钙的吸收。食物中的纤维素一般不会影响,但小麦的麸皮则会影响钙的吸收。膳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磷酸、镁、咖啡因的食品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与排泄。治疗胃病所用的抗酸药,若含有大量的铝会增加钙的排泄与影响钙在骨骼中的沉积。
钙补得越多越好吗?
一碗高钙麦片、一杯250cc高钙奶粉冲泡的牛奶、一杯优酪乳、二片全麦面包、一颗苹果,真是健康的早餐啊。有丰富的蛋白质、高纤,更重要的是高钙,还可以补骨本。但是,小心啊,凡事过与不及都不好,少钙不行,那钙太多了呢?也不是件好事。
  天然的钙最好,其实不见得一定要吃标榜高钙的食物,天然食物中就富含钙质,成人正常饮食,一天喝一到两杯250cc的鲜奶,钙质就已足够了。
  非洲的居民没有钱吃鲜奶等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却没有骨质疏松的问题;美国人一天到晚吃钙片,食物中更添加许多钙质,为何还有骨松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非洲人运动充足,钙质不必吃多,但吸收利用率佳的关系。
  人工钙与天然钙有差外,许多食物都富含天然钙质,不爱喝牛奶的人,可以吃黑芝麻,一天三匙,钙质就足够了。 吃天然钙质,多运动,才是存骨本的不二法门。一直想要加钙的你,是否应该再慎重考虑一下呢? 不少人怕老了以后骨质疏松,年纪轻轻就在补骨本,吃高钙的食物已经成了流行趋势,少钙,就落伍了。
  但是,摄取过量的钙,会造成高血钙症,身体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会造成体液流失,体重减轻,胃口差,便秘和倦怠等症状,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据医学报告指出,一个25岁以上的成人,一天只要600毫克的钙就足够了。不运动 吃再多也没用 很多人少钙大半的因素是不爱运动,女性爱美,不喜欢晒太阳,较难产生可以帮助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3,导致钙质吸收利用不佳,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吃再多的钙可能也没用。钙质摄取过多,通常会随着尿液排出,但是如果代谢机能有问题,可能会有高血钙的顾虑,的确要小心。
现在高钙饮食的问题在于,许多人一味追求的是营养强化物,也就是增添加钙质的食物,而非从天然钙质含量高的食物中摄取钙质,市面上许多标榜高钙的食品,多半是添加钙质的结果。
  钙质添加物的多为蛋壳或牡蛎壳合成,这些也是钙片的原料之一。人工合成的钙质较会产生摄取过量的问题,因为在合成过程中,会提高吸收利用率。天然的钙质就不易被过度吸收,因为在吃天然食物的过程中,同时摄取其他的营养素,具有平衡调节的作用。
此外,国外有研究也发现化为锭剂的钙质,容易有副作用,例如增加罹患肾结石的机率等。  
补钙的误区:
误区之一: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宣传全民缺钙,人们补钙跟着广告走。而实际上,目前我国居民每日摄钙量为400毫克,营养学会公布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毫克,摄钙水平确实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摄钙量地区差异很大,并非人人缺钙。
  误区之二:在商场、药店通过仪器的简单测试就能确定是否缺钙。事实上,这些场所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人体钙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并不准确。
  误区之三:必须通过吃钙保健品才能迅速补钙。
  误区之四:补钙产品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
  误区之五:老年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老年人来说,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需要从改善膳食结构和服用补钙剂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
  误区之六:强调儿童也必须通过服用钙保健品补钙。实际上,儿童补钙也应以食补为主。
  误区之七:补钙首选含维生素D的产品。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慎服大量添加维生素D的补钙剂,服用过量会产生积蕴中毒现象。
  针对以上误区,中消协郑重警示广大消费者,应加强对广告宣传的理性思考,平和地看待补钙广告,勿听信某些钙保健品的夸大宣传。提倡合理地改进膳食结构,尽量从天然食品中获取钙,通过食补增加钙摄入量。补钙最好最经济安全的途径是食物,尤其是增加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牛奶含钙量很高,每100毫升含100毫克钙左右。且吸收率高,还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婴儿和老年人应同时补充VD,以利钙的吸收。
  虾皮(991毫克钙/100克)、坚果类(花生284毫克钙/100克)、黑芝麻(780毫克钙/100克)等含钙也很高。大豆含钙量为191毫克/100克,故豆制品含钙丰富,而且大豆蛋白不会引起尿钙排出增加,大豆类黄酮还有防治骨质疏松作用。西蓝花菜、甘蓝菜(128毫克/100克)等绿色蔬菜含钙丰富且草酸含量少,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