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美丽最大的敌人。
不知不觉2015年就将离我们远去,传播美丽的化妆品行业也走过了喧嚣与落寞并存的一年。你还记得那些爆炸性的新闻和令人瞩目的行业大事件么?品观网()特别梳理了2015年化妆品行业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以点带面,以期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15年,在教训中总结经验,在趋势中发现未来。
事件1
互联网+风靡化妆品行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互联网+”概念风靡各行业,当然也包括我们所处的化妆品行业。
零售端的反应最为迅速,4月15日,娇兰佳人宣布即日起实现微信支付功能。4月20日,屈臣氏中国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对外宣布:即日起,屈臣氏2000家中国门店正式开通微信支付功能。
随后各大零售终端开始了对于O2O以及互联网+店新模式的探索。
入选理由:“互联网+”作为社会的年度关键词同样影响着化妆品行业,高度互联网化的今天无论是品牌还是零售都要与互联网连接。中国化妆品行业对于“互联网+”的探索虽然还不够深入,但是意义深远。
评析: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革命给全渠道带来的变革,现在我们的零售企业单纯的接入移动支付或许还不足以称之为“互联网+”,但是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所有消费者的接入点会全部数据化、智能化,通过云端的数据化运用,我们有机会更加准确地找到用户的需求,找到资源的对接点,互联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事件2
外资:欧莱雅步入温和增长“新常态”
3月31日,欧莱雅中国发布财报:2014年欧莱雅在中国共实现销售143亿元,较上年增长7.7%。此前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两位数增长局面被打破。
入选理由:世界第一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以来,凭借创新基因、强大的研发力和完整的品牌矩阵,以及全渠道的营销在中国取得了连续13年的两位数增长。2014年增幅首度跌破两位数,预示着欧莱雅中国将进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
评析:对于这份成绩,欧莱雅强调是整个市场都在放缓,这也得到了凯度调研数据的证实“中国快消品市场去年全年增幅仅为5.4%,温和增长将成新常态。”
然而抛弃大环境的原因,本土品牌的兴起也成为外资渐弱的重要原因。凯度2014年数据显示,在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56%,而在3年前这一数据还不足50%。
除了欧莱雅,4月,另一外资巨头资生堂发布财报显示,2014财年,公司在中国市场共实现营收1148亿日元(约合59.9亿人民币),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下跌4.8%,系全球表现最为疲软的区域市场。随后资生堂更换主帅、LOGO、柜台、代言人以及一系列市场政策以期重组中国市场。
反观中国本土方面。3月18日,上海家化发布财报显示,2014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53.35亿元,同比增长19.38%;净利润8.98亿元,同比增长12.22%。
虽然家化的优秀成绩只是个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土品牌的崛起给过往强势的外资势力所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中外势力的争夺将会愈加激烈。
事件3
零售:娇兰佳人千亿零售蓝图发布
2015年5月28日,本土第一大化妆品零售连锁——娇兰佳人在其建立十周年生日之际发布了公司下一个十年的战略蓝图:娇兰佳人要实现10000家的目标,与此同时,以婷美小屋、植物日记和minilab发展单品牌专卖店20000家,达到千亿销售规模。
入选理由:作为中国本土化妆品零售连锁的旗帜娇兰佳人在过去的十年开出了1000家店,确立自己本土化妆品连锁的霸主地位。娇兰佳人的发展历程是整个本土化妆品连锁业态的缩影,未来十年值得期待。
评析:以娇兰佳人为首的本土连锁、特别是百强连锁正在受到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越来多得重视,品牌的百强直供政策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个渠道正在朝着独立化的趋势发展。
事件4
进口品:政策开放 化妆品市场迎转折
5月25日,财政部关税司发布通知,从6月1日起降低部分日用品进口关税,其中,护肤品进口税率从5%调低至2%。随后,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爱茉莉太平洋等在华外资企业纷纷表示将发布调价声明。
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6月17日,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根据协定,过渡期后,中国与韩澳两国均至少有90%的产品可实现零关税。
入选理由:关税下调、政策的开放对于中国化妆品行业来说影响巨大,价格的调整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贸易自由化环境的改善对于中国化妆品产业水平的促进和提升。
评析:关税的下调以及自贸协定的开放,对中国本土化妆品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关税下调的降价只是表象,然而外资品牌借关税下调所作出的战略调整才是最终目的,意在以降价吸引消费,抢占市场、争夺消费者。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将会促使更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事实上,在中韩自贸协定签订之前韩国最大的化妆品企业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就迫不及待得相继向中国市场引入了IOPE(艾诺碧)和吕两大高端品牌。
信息的便捷传递令当今时代下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加高。面对外资品牌为了争夺市场所祭出的降价策略,品牌策略,本土品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事件5
渠道:日化市场的零供新博弈
2015年6月,蓝月亮品牌遭人人乐、家乐福、大润发等KA超级卖场全国性集体下架,相应的商超导购也被清走,蓝月亮掀起了日化品牌的渠道革命。
入选理由:品牌与渠道的关系可谓唇齿相依,特别是此前格外倚重现代渠道的蓝月亮和威露士对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作出调整,震惊行业。